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毛姆东方情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层面上看,当时的时代是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人们的精神是空虚的,而大量东方思想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空虚;从家庭层面上看,由于他从小寄人篱下,父母早亡,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萌生了对东方的向往;从自身层面上看,他对叔本华、王尔德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景仰,进一步坚定了他对东方思想的追随。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王尔德是东方化的崇拜,在其生活实践,学创作及艺思想诸方面,都受到了东方化的深刻影响,本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东方化对王尔德的影响;一、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的东方色彩;二、学创作瑕艺观中东方哲学观念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是毛姆小说中探索人性的多元化、为自由而呐喊的典范之作,毛姆通过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两种不同的人生信仰,思特里克兰德为艺术与现代文明决绝,拉里最终在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中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展示了毛姆不同时期的哲学思考。毛姆一方面受西方追求个体自由的哲学的影响寻求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深受通过自我修行来达到解脱的东方哲学观的影响,反映了毛姆对东西方哲学的学习感悟,也表现了毛姆精神探索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
摆脱枷锁 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 (1874 - 196 5年 )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 ,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 ,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1874-1965年)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1854—1900)是19世纪末英国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他坚持艺术与道德的分离,认为"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必须能愉悦读者。在1891年《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书中,王尔德哲理与唯美的糅合呼应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本文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探求作品中的快乐至上、悖论、理性主义、自我陶醉和时髦癖等倾向。从历史的角度,本文考察了王尔德对唯美哲学的继承与发展,论证了法国颓废派、德国古典哲学和东方的道教等对其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消融《道林·格雷的画像》及王尔德自身的争议性,从哲学与美学的辩证关系入手,阐明王尔德的人生观、审美观和道德观是如何在其艺术思想和写作中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曾接触到叔本华哲学,并对此有相当的了解.十六七岁时,奥尼尔结识了一个叫约瑟夫·甘尼的人,甘尼藏术颇丰,且多是较现代的著作,经他允许,奥尼尔可以在他家里自由阅览.小奥尼尔在甘尼家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书籍,叔本华哲学也在其中.“早上三点,甘尼从城里回家时会发现,尤金正在研读王尔德、叔本华、左拉或德·莫泊桑的著作.”1928年(周年《哥》剧上演),奥尼尔在为本杰明·德·卡瑟利斯的《诅咒!祈应祷文之否定》作序时,写道:“如果这一体系有任何价值的话,它可追溯至叔本华和尼采.”道丽丝·M·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在对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相当熟悉的情况下,奥尼尔才有可能在别人的著作中辨认出二者的哲学思想来.据此,道丽丝  相似文献   

8.
叔本华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西方哲学美学流派中影响极为深广的两支。本文拟通过叔本华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理论上的相似以至暗合之处,来表明叔本华哲学无疑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着深刻的宏观上的影响,并试说明这种宏观影响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叔本华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西方哲学美学流派中影响极为深广的两支。本文拟通过叔本华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理论上的相似以至暗合之处,来表明叔本华哲学无疑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着深刻的宏观上的影响,并试说明这种宏观影响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说《人性的枷锁》是以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写就的,作品体现了毛姆的人生观,其中他对女性的看法尤其值得一提。作者在总结梳理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人性的枷锁》进行探讨,即主要从叔氏哲学中女性观和性爱观,以及叔氏悲观主义人生观,对小说中的五位女性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意境"和"境界"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重要概念,两者没有实质性差别。他的意境说始则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后有怀疑,故其内涵有变化。其中王氏提出的"无我之境",从意境的整体性、创作过程以及以往词作实践来看,实际是不存在的。王氏自己曾两度扬弃"无我之境"的旧说,值得人们体会和深察。  相似文献   

12.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英国现代作家。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叉口上,其小说创作体现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征,对于东方文明的描绘是毛姆书中的亮点之一。在西方殖民者统治下,东方民众生活表面上似乎生活在西方人的阴影之下。但是,那些在西方文化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西方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东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渗透之后所导致的结果有两种:一是被东方文明所异化,另一种是借助东方文明以寻求精神解脱。毛姆小说中所呈现的东方文明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思想,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悲剧意识的增强产生了重要影响。哈代对裘德、淑和艾拉白拉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刻画,深受叔本华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人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和欲望,而意志又具有悲剧性,所以人生是痛苦的。哈代小说创作后期,由于受叔本华悲剧思想的影响,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对裘德、淑和小时光老人悲剧形象的刻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本是文史哲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观,以此视角考察李白的诗文创作观可以发现,他在文学观上提倡清新自然、风骨兴寄之美,是一位以复古为革新者;他具有大历史观的思维倾向,一面多方汲取历史营养,一面将历史主观化;他的诗化哲学思维,又赋予了他深刻超迈的生命哲思意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一贯蔑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传统,反对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的创作方式,其代表作《道 林·格雷的画像》在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曾风靡一时,标志着王尔德写作生涯的转折.该小说无论是从叙事还是从哲理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念,融入了他对生活、艺术、道德的诸多看法,是王尔德的一次重要的美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刘瑶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6-109
毛姆一生游历甚广,著作颇丰,他曾来中国游历并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中国形象。毛姆一方面试图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及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却始终无法摆脱欧洲人对中国根深蒂固的认识,社会原因与个人原因相交织导致了其笔下中国形象的复杂矛盾及变化。本文旨在从形象学的角度阐明毛姆笔下复杂矛盾且不断变化的中国形象,且分析这种形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冯道的人生之道是儒释道三种思想的有机结合,儒家的入世济民思想是其人生之道的主干,佛教和道教思想是其人生之道的基础。佛教的禅定训练、随缘渡众的主张令冯道身心健康、智慧出众、以救民为己任。道教的乐观通达和圆融使冯道对人生世事持乐观的态度,以高超的应世技巧,与时变化,保身救民。正是依靠人生之道的支持,冯道才能在乱世长为将相,既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又能以各种方式救济民众,保存文化。  相似文献   

18.
叔本华将康德的“自在之物”原创性地置换为他自己的“意志” ,这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啻又一次哥白尼革命 ,德国哲学由此而走上了一条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不过 ,这一革命的完成并非轻而易举 :叔本华必须证明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在被说成是“意志”之后如何是可知的。本文梳理和评论了叔本华研究者对“意志”之可知性的怀疑、批评和修正 ,并展示了叔本华自己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武断和犹豫 ,最后试图说明 ,问题之关键不是学术性的 ,而是在学术性之后所隐藏的思想动机和历史意图。本文所涉及的论争可能对认识中国哲学史上理学与心学之争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形而上学的层面讲,叔本华的哲学是悲观主义的.他认为意志作为人类的本质,是痛苦的来源,按照他的理论进行推导,这种本质上的痛苦是不能解除的.从普通生活的层面讲,叔本华的哲学是达观主义的.他避开本质上的痛苦,阐述了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满足欲望,在艺术中提升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某种表面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第一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是东方历史的转折点。苏俄主动放弃沙皇奴役东方各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加紧对东方各国的压迫,为“东方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西方形势的彼长此消,向共产国际提出了转变策略的要求,共产国际“四大”是“东方战略”上升为主要战略的标志。远东是重点,中国是主角。对东方各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东方战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