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导语 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是中考作文第一关,同时也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文体、字数等。下面,就请江老师为大家讲一讲,在中考作文中如何过好第一关——令你的作文符合题意。  相似文献   

2.
陈兴禄 《语文知识》2001,(12):30-31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命题,它的题意往往比较明确,审题的障碍比较小。但是写作上同样需要有一个审题过程。话题的题意和要求理解错误,就会导致作文的失误。话题作文由于有其明显的命题特点,考生明确这些特点,认真摸清话题题意,把握写作要求,这对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全命题式、半命题(话题作文归入半命题式)、不命题(由作得自己命题,如材料作文),尽管它们有交叉的关系,但在审题立意的方法上本是一致的。06年全国卷Ⅰ一改几年前的话题作文为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作文题表现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不同作文题型,准确把握命题意图,明确作文主题,选定作文体裁,确定写作范围,选定写作角度等,使写作切合题意,否则偏离题意的作文,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4.
【技法指导】 审题关键在于精准——“定靶心,命中十环”作文之时,我们只有多角读思考,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文题命意,确定好写作的方向。只有这样,方能“得东风面”让考场作文“花丛中笑”那么,如何审清文题,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大家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审清形式,敲定体裁。  相似文献   

5.
二月的抒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有这样两句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南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胚作文。”现在命题作文少了.话题作文成了学生们练习写作的重要方式,究竟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好话题作文.笔者就此做了一些溥浅的探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要使文章符合题意,精心审题是第一步。审题,就是仔细地分析、理解和领会题目的意思,是作文的第一关。这一关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审题准,就能写出符合题意的好文章;审题不准,写作时就很容易跑题。"要作文,先审题",此话一点不假。那么,怎样审题才不至于偏题呢?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较快地把握话题作文写作规律,进入创作氛围,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个性鲜明而又合乎题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学情 教情 目标 1.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本节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于以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开启创造闸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2.千篇一律、千文一面是当前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以求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乃是本节教学的又一目标。3.高一语文新教材《写作、口语交际》如何教,如何把抽象的书本理论变成生动的学习活动,如何将想、说、写和谐结合,乃是本节教学的目标之三。  相似文献   

9.
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全国卷(共三套)、湖北卷、山东卷采用了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即只给出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不给话题或者命题,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学生作文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题意(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的把握,我们称这种命题形式为"题意作文"。不难看出,这种命题形式融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点,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作文的综合水平。作为一种新的、正在发展的作文命题形式,务必引起师生高度重视。——编者  相似文献   

10.
审题五法     
审题是作文的首要环节,审好题是写作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文时要认真对题目、要求等要素中的每一个字词仔细推敲、体会,要正确把握题意,要准确理解作文题目对作文所作的限制与赋予作文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对作文命题意图的全面领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怎样才能审好题呢芽笔者归纳以下五法:一、题眼分析法“题眼”指文题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那又如何去抓呢芽一是,如果文题是一个句子,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爱家乡的小河》,“爱”是动词,也是本题的题眼…  相似文献   

11.
一、审清题意,明确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要想写好一篇作文,首先就要仔细分析作文题目,弄清题意及要求,明确写作内容及范围等。审题有以下几种简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成为作文活动的动情者和引导者、作文活动的参与者和激趣者.同时也是作文活动的欣赏者和交流者。在作文的准备、写作和评改等活动中。引导学生注重积累素材。注重交流合作,从而调动写作激情,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考点说明]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是对作文审题提出的基本能力要求。“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窗口,主题的眼睛,是文章内容最精炼、鲜明、艺术的概括与提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反映了文章的精神实质,包含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范围、读者对象、主题、体裁乃至表现方法等丰富的信息內涵。所以,审题是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准确无误地把握命题内容。高考作文命题文字多少逐年都有变化,但其基本内容不外乎标题词语或文字、图表材料以及有关写作要求等。对这些内容,我们必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价直接影响作文写作,甚至某种程度上指挥作文写作,这是没有疑义的。目前各地中、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都不完全相同,而且几乎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这反映了作文评价尚处于一个不定的“动态”状况之中,尤其伴随新课标的实施,探索、研究作文的评价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就中考作文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一、内容与题意中考作文中的“内容与题意”实际上是过“审题关”,凡命题作文都必须过这一关(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不存在这一问题)。它要求全面审视文题,准确把握题目所要求的写作范围和所需针对的最本质的核心含义或中心点,据此叙事议理,或抒…  相似文献   

15.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8):137-137
平常心,是处于常态的心理。本来用不着怎么强调,但有鉴于平常心会失去,所以又有言说的必要。由于作文多是命题写作,且题意往往蕴于题中,只要不是理解能力太差,大都可以把握到的。照那个题意写去就是了,犯不着为了一些过高的要求而苦思冥想,弄得不好,就可能偏题以至离题。有不少偏离题意的作文,并非理解能力不够,而是题意的挖掘不当。作文中照题意去写,也不见得就是只能发挥题中应有之义。审题立意常联在一起说,其实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李徵 《中学时代》2024,(2):39-41
<正>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里,第一个要求就是切合题意。切合题意,是写作一篇作文的基础,其他的要求如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可以说,切合题意,是高中生作文写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连题意都不切合,学生的作文就失去了意义。对高中生而言,写作切合题意非常重要,但又非常棘手。因此,本论文就此问题探讨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展现方式之一,是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展现的重要渠道。它是建立在听、说、读基础之上又四者互为关联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而把握题意、确立表达旨意,是写作教学难点中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作为写作教学秘籍,与大家交流。首先,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写作类型对症下药。作文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给材料作文,一类是命题半命题作文。一、给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种重视思维的高级智能活动。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提供的一则作文材料,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如何读出材料的多角度含义,成为写好新材料作文的重要因素。一、阅卷现场:"题意"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芮学锋 《考试周刊》2012,(62):66-66
如何审题、发散思维、切准题意、联系已有知识、把握写作重点是当下中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处理这些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