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公民对所在社区认同度和归属感不强、公民参与的配套性机制不健全、社区组织呈现不良发展趋势等问题导致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出现种种困境.针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现状,应从价值观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目的、存在的实际问题予以认识,进而从制度、意识、组织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2.
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应当重视和吸纳的关键性要素。目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存在总体参与率较低、参与不平衡,非政治性参与为主要内容,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等不足。为了优化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和谐和人的现代化的目标,应通过注重内容和形式、提升参与效能感、完善制度化环境和科学定位社区组织的角色等途径,有效促进公民社区参与,推动社区"内生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成为当前大势所趋。公民,是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公民参与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进行的关键。然而,纵观目前实践现状,公民的终身教育意识还十分淡薄,参与形式属于政府倡导式被动参与,参与率低,参与方式形式化、非常规化,参与成员年龄结构不平衡等,影响和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推介师队伍的构建,可以成为公民与社区教育之间的纽带,引导公民有效参与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教育向深层次、内涵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9,(1):130-13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形式越发受到人们关注。但是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相关参与制度不足,公民对于社区自治组织认同度较低,参与热情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针对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政府引导是行不通的,还必须通过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健全公民参与制度,实现公民参与组织化,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社区治理中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形式,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在理论上是科学有效的,不过在实行过程中却存在着制度、组织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城市社区的发展水平与公民的参与度严重失调。通过保障法律权利、提高公民参与度和参与热情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期待能够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城市管理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和阻碍公民参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民参与意识薄弱,政府信息公开不能满足公民参与需要,运动式城市管理不利于公民的参与;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率不断攀高,公民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导致他们的参与在法制意识、能力、组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建立法律机制、完善培训组织、建立公民参与的应急机制、培养公民意识等方式,给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杜威的公民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威的理想是要建立民主的共同体,这种民主的完成,需要有交流能力和改造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主要通过做公民的方式,一方面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参与社区生活。通过合作性交流,这种地方性的民主生活可以扩大全国乃至全球。  相似文献   

9.
政府和社会组织是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管理和参与主体。在居民需求与教育改革的双重驱动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推动社区教育管理创新、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社区教育视角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应该首先明晰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教育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政府培育管理与社会组织自主发展之间的合作力度,适时建立区域社会组织间的关系网络,以持久培养"公民意识"作为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有序行政参与,对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提高公民的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能力、保障和谐行政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行政参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落后、特殊的行政文化、人口文化素质低和对公民行政参与的不正确认识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行政制度参与途径不够健全和完善,非制度化参与缺乏规范引导、创新行政文化、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力度不够等,需要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1.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各级地方积极进行社区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但与此同时,社区治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社区治理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社区自治运行缺乏资金及支配自主性;缺乏有意义的市民参与;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或公共服务不到位;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薄弱。在借鉴其它地区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广东省在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的过程中,试图构建"以多级政府协调合作,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圈层合作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治理活动的内在要求,参与是治理概念的应有之义,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参与的实质是赋权。我国许多城市社区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和推动社区参与,从而使社区更好的发展。通过对成都市成华区和深圳市盐田区在此方面的实践的比较.对社区参与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源于社会治理的社区治理,在广泛吸纳社会民间组织及个人参与其中的同时,并不反对治理过程中有部分资源来自政府。香港社区的业主立案法团治理模式选择了自治为主、行政为辅;而内地社区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选择了行政为主、自治为辅。但社区的发展更多来自其内生动力,内地社区可在借鉴香港法团模式的基础上推广适度自治模式,选择的路径包括放大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鼓励更多居民参与、推行官民共治、加大民间对社区的经济投入、大力培育业委会及其他民间组织等。  相似文献   

14.
旰飞 《学科教育》2013,(6):52-57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它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区自治已经在我省广泛实施,但是,居民对于社区事务参与不足始终是困扰社区自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宁市的社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现状,并且从参与式治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治理是在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和挑战下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不仅客观上压迫、促使民族国家构建富有弹性、回应性和创新性的地方治理模式 ,而且全球化提出的公共问题也决定了当代地方治理的目标和行动方向。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是全球化时代地方治理的内在要求 ,是其本质特征的反映 ,同时 ,地方治理为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提供了制度安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的缺失是我国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基于网络公共领域理论,对北京市三环新城社区公民网络参与的运行机制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治理各方都有建立一个便捷、有效的沟通平台的需求,这一平台是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网络社区,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社区精英的倡导与发起,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认同与回应。在网络公共领域上,社区治理主体能够平等沟通,就社区公共事务的解决,应理性协商,达成共识,进而催化了社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治理与善治的理论范式从引入中国之初就被寄予过高的价值期待,治理范式下的公民参与启动了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科层制和现代民主体制的理论反思及实践层面的探索,但现实中的公民参与却面临着挑战。由此我们不能单纯从理论上对治理范式下的公民参与寄予过高的价值期待,更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在实践中发生着的需要进一步检验证实的过程看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将其置于“社会控制——社会自主”的分析框架下进行考察,可清楚显示中国社区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关系的失衡;由此,也可明确突破社区参与“瓶颈”的方向与路径:通过公民社会的建立与社区建设的双向建构,在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博弈与互动中,重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最终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而达“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