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锡伯族舞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民间故事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古代锡伯人的社会生活、信仰习俗和文学想象力以及民族心理特质。锡伯族民间故事同其他兄弟民族民间故事,有着许多联系和相似。在语言运用上,因为使用锡伯语,所以保留着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3.
锡伯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文章分别就锡伯族的生产生活、社会公德、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文体活动、宗教节日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锡伯族文化和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以至于世界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锡伯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锡伯族与其它民族专业和业余研究人员,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从事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根据笔者手中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将近十五年来锡伯族研究现状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锡伯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锡伯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上的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锡伯族与其它民族专业和业余研究人员,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从事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根据笔者手中掌握的资料,将近15年来锡伯族研究现状简要描述如下。 一、组织与活动 1980年以来,为开展锡…  相似文献   

6.
锡伯族教育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锡伯族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人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办学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广大锡伯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锡伯族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地发展,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认真研究锡伯族教育,回顾历史,分析现状,了解和掌握锡伯族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推动锡伯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有清一代近300年,满语满文被定为"国语"、"清文",表现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清政府通过法律将满语满文定为代表国家的语言文字加以推广,但实际奏效不大,只是在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之中推  相似文献   

8.
锡伯族女子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伯族女子教育探析葛丰交孔淑瑞顾梅林锡伯族妇女教育是我国妇女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统计数字和研究材料表明,解放40多年来,锡伯族妇女教育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有些指标在全国56个民族中位居较领先的地位。因此,认真研究锡伯族的妇女教育,回顾历史,分析现...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  相似文献   

10.
阿尔及亚一位名叫巴迪斯的改革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培养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了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还有人说:“女童是明天的太阳.”.妇女教育关系到每个家庭乃至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女性会成为妻子和母亲,假如她们缺乏应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素质,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其子女的教育,而新生一代能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妇女教育或妇女受教育程度,不但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直接影响妇女能否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责的一个主要因素.从根本上说,只有提高妇女教育水  相似文献   

11.
刘超建 《华章》2007,(11):57
通过对锡伯族西迁的时代、客观及主观原因的分析,论述了锡伯族在清朝统治时期,被迫进行了本族历史上的第三次迁徙.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民,承担起了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重任,并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同时也反映了清统治者对锡伯族的民族压迫.  相似文献   

12.
锡伯族教育现状及特点葛丰交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锡伯族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人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办学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建国以...  相似文献   

13.
新疆锡伯族教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锡伯族教育概述何坚韧锡伯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18世纪中叶以前,锡伯族生活在东北地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抽调东北的锡伯族八旗官兵1020人,连同眷属共计3275人,移驻新疆的伊犁地区。从那时候起,这部分锡伯族及其后代就...  相似文献   

14.
近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中,司甫希贤以“才具明敏,办事练达”而功勋卓著,他的功绩是多方面的,尤其在锡伯族文化教育建设方面,是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是锡伯族近代教育的奠基者,锡伯族教育集中进行双语教学开始于司甫希贤,发展于司甫希贤,他的善举不仅为锡伯族的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更为整个伊犁河谷各民族的教育培养了师资力量,同时多批外派留学生回国后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宝贵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金树仁统治新疆时期,他虽主观上主张改革新疆的旧现状,但因为时弊积重难返,无力“扭转乾坤”,终于无功而终;另外,他本人还结党营私,纵容亲信,横征暴敛,贪污成风。致使他统治后期,不但社会矛盾丝毫未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恶化,招致哈密等地反金斗争迭起。到1933年4月12日,金树仁腐败政府在一片反金浪潮中覆灭,开始了长达十一年零五个月之久的盛世才军阀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16.
在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神话、民间传说颇有民族特色。锡伯族的神话主要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相比较而言,自然神话的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而且往往与民间传说交织在一起;而锡伯族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新疆锡伯族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中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彭谦 《神州学人》2001,(3):33-33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共有 172847人(据 1990年统计),主要聚居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塔城地区,其余的散居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等地。 “锡伯”为本民族自称,满文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译名。清代将海拉尔迤南室韦山一带称为锡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因此得名。关于锡伯族源,有认为居住在嫩江、松花江、绰尔河一带的鲜卑人是今天锡伯族的先民。也有认为是来源于匈奴或室韦,或女真。 清朝…  相似文献   

19.
伊犁辛亥革命中的锡伯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政府为了巩固其腐朽的统治,实行所谓的“新政”,1907年11月,伊犁将军长庚从北洋陆军中征调一营官兵,改编为“伊犁陆军模范营”;1908年1月,又从南洋鄂军各协标营内挑选四百名官兵,并在黄陂、孝感两县招募二百名新兵,由陆军四十一标二营管带杨缵绪任统带,出防伊犁.”南北二洋军”组成了伊犁新军混成协.鄂军人新,带来了大批民主革命的仁人志士,惠远城成为当时伊犁地区的革命中心.将军署于1910年3月,在惠远城北大街,创办了汉、满、蒙、维四种文字的《伊犁白话报》.冯特民当主编.他利用《伊犁白话报》阵地,宣传革命思想,颇受新满营(均为锡伯族)、锡伯营群众的欢迎,均来函报馆表示支持《伊犁白话报》的爱国行动.《伊犁白话报》在伊犁起义的前夕,做了大量的启蒙工作,为伊犁起义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辛亥年11月19日晚,伊犁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杨缵绪为总指挥.经过一夜战斗,  相似文献   

20.
锡伯族民间故事表现出民族的继承性,内化成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内部的传承中又带有流变。在历史变迁下,与各个民族的交流,又势必带入新的文化印记,这种融合从外部又渗透到内部,表现在历史文化、风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方方面面。继承性和融合性都是对族群认同的表现方式,从纵横时空中去发掘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