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利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衡郴永大湘南示范区吸引投资、承接转移产业的内部优S(strength)和劣势w(weakness),以及外部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threat)。根据调研数据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使衡郴永大湘南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上合理有序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智能物联网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从价值网嵌入这一崭新的视角,以湘南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智能物流网络为例,提出了四种区域智能物流网络高效协同的创新模式,揭示了区域基础物流设施对接、产业园区共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物流网络运营机理,并最终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物流企业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的发展瓶颈以及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智能物流网络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A3):194-195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安徽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并从安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为安徽的崛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湘南三市自2011年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意识不强,产品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该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测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不仅可以评价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还可以分析影响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因素,从而为相关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期为2010~2015年,通过从产业、科技及经济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效应等三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最强与效应弱地区的差距较大,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将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分为5 个类型,最后对各类型的具体承接效应及影响承接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速度的加快,郴州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商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缺口严重,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加强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所需人才总量;强化校企合作,开展合作办学,优化承接产业转移所需专业技能人才结构;促进商贸专业群集约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所需人才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教育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示范区高职教育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面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实现该区域持续发展关键。研究发现该地区资源和劳动力丰富,资本和技术创新不足,短期内应大力基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适当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长期促进要素禀赋升级,进而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9.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而产业承接力建设是成功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产业承接力内涵出发,设计出了包含4个层次,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中部六个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较弱,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强。因此,皖江城市带必须从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四大能力方面采取措施培育其产业承接力。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离不开高职教育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职教育提升服务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要充分了解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打造产学研基地,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参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生态红线是立体的,包括水、大气、声环境及固体废物控制红线,还包括人文生态红线。湘南承接产业转移不等于承接工业和招商引资、不是承接企业转移。直接目的是培育和发展本地产业。实质是承接要素和生产能力转移,其根本是产业与技术提升。基本模式是葡萄式和孵化式新型承接园区、集团化承接、差异化承接、资源深加工承接。贯彻项目编组理论和孵化式承接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地方产业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是密切互动的。皖江示范区必须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承接产业转移离不开地方高校知识、人才、技术等智力支持,地方高校应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改革,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参与示范区的承接产业转移建设项目,服务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创新,在地方产业转移升级中承担相应职责,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皖江示范区自建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承接方式,通过一系列产业承接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与发展相互融合的道路。但皖江示范区在产业协调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聚有待加强、产业联动尚未充分发挥等。通过实地调研,计算皖江示范区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基于产业趋同和产业联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特别是安徽崛起的重大战略.皖江城市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诸多优势条件,但同时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也将面临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克服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处理承接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化自然、劳动力、科教等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起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5.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面临许多困境。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统筹兼顾,把握好眼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等各方面关系,因地制宜,同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支点。如何更好地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台湾宏基施正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微笑曲线"理论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形象地揭示了"技术、品牌、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获得更多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各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皖江城市带开发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皖江城市带主要开发区应在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集约度、企业发展、产业集聚、人力资本等方面与示范区全面耦合,迅速提升皖江城市带开发区建设水平,把开发区建设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陕南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因此,必须从产业生态学角度研究有效的承接对策,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认为,陕南应提前做好生态规划,加大生态型招商宣传力度,争取成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应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注重培育生态型产业集群,同时要强化环境问责,落实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产业梯度是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有效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加速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基础上,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法分析中部六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得到各省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在中部六省产业承接的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应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中部六省错位发展,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的根本是制度转移和制度承接,制度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关键的因素,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实质是制度创新过程,产业转移承接实质是制度承接.该文从制度创新视角,考察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制度创新的制约因素和制度供给现状,并针对现有制度缺陷和制度缺失提出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方案,试图为广西乃至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