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晚安,母亲》是美国现代戏剧作家玛莎诺曼的代表作。该剧1983年在百老汇上映,即刻轰动全美,随后还获得了包括1983年普利策戏剧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该剧剧情非常简单:美国南部乡村的一个傍晚,杰西告诉母亲希尔马她要用父亲的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随后的90分钟里,母女俩就要不要自杀不断争论。杰西努力安排自己自杀后母亲的生活、母亲满怀深情地劝阻女儿,却无法阻止女儿的做法。最终母亲所有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一声刺耳的枪声宣告了杰西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到十九号房间》的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知识女性。她渴望自由,追求真实的自我,最后在十九号房间以自杀的形式结束追求自我的旅程。根据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中的观点,苏珊的悲剧是由社会和媒体所推崇的"女性的奥秘"所造成的。它强调女性真正的成就感来源于她们所扮演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是通过女性对自我的抛弃来实现的。苏珊的悲剧也引发对女性如何摆脱"女性的奥秘"的禁锢,找到自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普拉斯借助诗歌中的人格面具,以"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女性角色书写自我,揭示女性在当代社会里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情感关系。普拉斯诗歌中自我的分裂与其看重自己人际关系的质量大有关联,普拉斯与父亲、母亲、丈夫以及子女等形成了矛盾纠结的关系。普拉斯的诗歌渗透着时代的精神危机。自我不是独立存在的,自我属于社会性的。在得不到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爱以及朋友的关心时,就丧失了关联自我。独立自我使普拉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到秦姨,我便对她没有好感。她的长相和气质都充满了小市民味道。这和去世母亲的气质相去甚远。母亲生前是美院的教授,喜欢披苏格兰的大披肩。后来,她的许多女学生全喜欢披肩。可惜红颜薄命,母亲在我15岁那年突然离世。父亲在一年之后  相似文献   

5.
我的诗     
自我诞生起,就一直欣赏着两种迥然不同风格的诗——父亲的诗和母亲的诗。父亲的诗很严谨很讲究是格律诗。母亲的诗很温柔很细致是散文诗。我爱母亲的散文诗也爱父亲的格律诗。但父母亲都不是诗  相似文献   

6.
丹尼斯·吴于1981年8月29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他的父亲曾经是驻韩美国军人,母亲是韩国人。他还曾跟随父亲在日本和德国生活过。现在他的家在"可口可乐的故乡"美国亚特兰大。融合了西方性感与东方典雅气质  相似文献   

7.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见到秦姨我便没有好感。 她的长相和气质都充满了小市民的味道。这和我那已去世的母亲的气质相去甚远,母亲生前是美院的教授,喜欢苏格兰的大披肩,后来,她的许多女学生全喜欢披肩。可惜红颜薄命,母亲在我15岁那年突然离世,父亲在一年之后娶了秦姨,这让我非常意外。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见到秦姨我便没有好感。她的长相她的气质都充满了小市民味道。这和去世母亲的气质相去甚远,母亲生前是美院的教授,喜欢披苏格兰的大披肩,后来,她的许多女学生全喜欢围披肩,而她的男学生,无一例外全喜欢她暗恋她。可惜红颜薄命,母亲在我十五岁那年突然离世,父亲一年之后娶了秦姨,这让我非常意外。  相似文献   

10.
阮娟 《成才之路》2010,(1):72-72
多丽丝·莱辛的《第十九号房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职业女性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如何迷失自我,找寻自我,最终自杀的故事。女主人公苏珊的心路历程是作为女性自我审视,自我确认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极其困惑,痛苦和孤独的。故事的结局是必然的,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精神解脱,更表达了她对社会的一种强烈控诉。  相似文献   

11.
80后母亲是80后年轻女性与"母亲"这一传统角色相结合的复合型角色,针对这一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分析了她们面临的社会角色与母亲角色、自我角色与母亲角色、时代角色与传统角色等多重冲突,并从矛盾的统一性出发,提出了协调这些角色冲突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智力来自母亲情感来自父亲孩子的智力来自母亲、情感来自父亲,这一最新研究结果将挑战传统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男性更具逻辑推理能力,而女性较具直觉和情感。但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却发现,母亲基因在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父亲基因是影响孩子情感和性格的...  相似文献   

13.
母亲守门员效应是在父亲教养投入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母亲的教养态度与行为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体现了母亲对于父亲教养投入的核心作用。随着母亲守门概念将母亲对父亲的积极影响纳入其框架下,母亲守门员效应也不再限于"关门效应",其"开门效应"也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接受。家庭系统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效应进行了解释,并对今后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未来研究需关注母亲守门态度与行为的分化、母亲守门员效应的作用机制、母亲守门员效应的情境特殊性以及追踪研究设计的使用等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4.
第一部分阅读(5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1分)父亲(徐钟佩)⑴父亲在我16岁时逝世。在这16年中,我听见父母交谈的话,不到100句,我也没见过父亲迈进母亲的房门。⑵我相信父亲是至死爱母亲的,但自我出生以来,母亲却板起脸,掷还了父亲对她全心的爱。父亲必然曾为此伤心过。可是我们却从未听他说出过一次怨言,也没有看见他掉过一滴眼泪。  相似文献   

15.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16.
三个字     
<正>在家中,母亲永远比父亲更唠叨。母亲说过的那一堆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是有时换了种说法而已。而时常在远方的父亲不懂得说那些"抒情"话语,在他那里,有些话、有些字眼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所以,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那三个字:"我想你。"这三个字,电话里父亲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这三个字,也是父亲电话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小时候,每次给父亲打电话时,我最喜欢听到这三个字——只要父亲说完这三个字以后,我不知怎么的,就会觉得  相似文献   

17.
张轶 《考试周刊》2014,(14):17-19
《晚安,妈妈》是美国戏剧中不多见的哲理性剧作,讲述女主角对生命抉择的悲凉场景。女儿不顾母亲的劝阻,决然地用父亲的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四十岁的生命。以往的文学评论都是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男权、女权等角度出发,分析剧本中的母女关系、自杀的主题、女权的缺失、男权的象征地位等。本文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即"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角度出发,超越其悲观主义基调严重的"生存意志论",即人生就是痛苦,人必有一死。人生旅程固然有痛苦,活着固然有痛苦,然而快乐和意义远远大于痛苦。所以,人们要超越"叔本华",不要像女儿杰西死亡,爱着却选择了死亡,也不要像妈妈塞尔玛,活着却没有爱。应该活着且爱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于挑战和奋斗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真正活出生命的激情、生活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 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  相似文献   

19.
一、个案一般资料 王某,男,17岁,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精神状态:焦虑、无望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失眠、有自杀倾向.身体状态:头疼,但身体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验结果:SAS标准分为51分,SDS标准分为52分. 二、自我陈述 主述:自言自己是个坏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活着还不如死了好,近三个月来常有自杀念头但又缺乏胆量和勇气,为此感到痛苦.两岁时父母离婚,母亲重建家庭,不愿要他;一直跟着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无固定工作,脾气暴躁,常酗酒后打他和奶奶.最疼爱他的是奶奶,父亲从不过问他的生活,看着不顺眼就动手打.  相似文献   

20.
开心八爪鱼     
再来一个音乐会上,一个节目完毕后,观众大呼:"再来一个!"孩子问母亲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回答:"这就是表示欢迎。"过了几天,父亲从美国回来,母亲带孩子到机场迎接。孩子见了父亲,立刻大叫:"再来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