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特点是解构、强调微观多元去中心化及差异、及回归历史等。它对建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有一定价值,包括强调对教育话语和文本的解构;宏观到微观中心到边缘总体到差异;强调“根状茎”思维和“游牧”思想;引入历史之维——考古学和谱系学;一种游戏性的姿态;注重对自身研究实践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2.
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重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在物理学、数学、还是在历史学、哲学领域,都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他们把人类客观知识体系的建构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历史使命,他们在摒弃个人主观臆断的同时,尽力把人类的理性思维与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一种有别于宗教、政治、伦理的知识体系,并形成了一种以客观精神为主旨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建构,更体现出当代学术视阈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历史性转向。  相似文献   

3.
将思想考古学这一方法论引入心理学,会带给学界审视和理解心理学视角的深刻转换.以思想考古学方法论为镜,通过对心理学概念系统、基本命题、逻辑推理、话语方式等进行"考古"分析,描述和解构其已有的话语形态,从中会发现和建构新的话语实践.心理学文化品性的揭示与凸显,为心理学中人的形象回归和对心理学科学的理性辩护与重新解读提供了逻辑前提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后结构主义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主要思潮,它以消解形而上学传统为中心议题,其解构策略是以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为主要对象。后结构主义的哲学观点对教育研究有一定价值。在研究目的上,坚持对教育话语的解构、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微观机制的剖析;在主客体关系上,主张辩证的看待主体的"在场";在方法论方面,秉持"根状茎"和"游牧"思维,引入考古学和谱系学的研究方法,并强调教育研究者对研究实践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知识考古学》是关于福柯思想体系方法论的重要著作,本文通过分析福柯“话语系统”的目的和结构,厘清其话语概念、领域和方法。尝试描画出福柯思想方法论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6.
资产阶级哲学家特别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分别对经验和理性作了具体分析,但是却把二者割裂开来,各执一端,从而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唯理论却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二者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来源、检验认识的标准及方法论上都持对立的观点。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上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福柯话语理论的建构主要由知识图式论、考古学及系谱学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揭示话语意义链中额外的"溢出意义"来打破话语秩序的不证自明性,并将这种自明性结构称为知识图式,考古学通过对不同知识图式间的考察确立了话语对历史的建构作用,叙事话语构成的"新型历史"预示着系谱学的开端与人本主体的消亡。由此,话语理论促使了人文科学认识论的话语转向,其表现在历史的断裂、科学取代了人以及话语权力成为社会主体,而寻求可能性抵抗策略的思路仍然孕育在人的感性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法国,结构主义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受挫相关,结构主义的政治意义在于转移法国知识分子在失败中的沮丧和虚无。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马克思被视作结构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被非政治化。阿尔都塞则以结构主义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主观上希望复活马克思主义,点燃激进文化革命的可能,客观上造成马克思主义由知识和实践迁移到认识论问题。结构主义建构的语言观与社会观启发了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多元政治与霸权结合理论。  相似文献   

9.
简论后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是一种思潮,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早已在艺术、哲学方面深入人心.后现代也影响了整个管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后现代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反传统、反经典、反权威、反逻辑、反结构、反秩序、反制度、反僵化,提倡创造、创新.创建“后现代管理话语“,其宗旨是将“后现代“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引入管理学,开辟一条对现有管理知识体系聚再认识、再聚类和再阐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课程史学研究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美国教育学家波克维茨的社会认识论将历史化和问题化引入课程史研究,开辟出课程史学研究的新理路。社会认识论强调知识内嵌社会性并与权力融合共生,它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关注理性系统。社会认识论将学校教育知识视为一种与权力有关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学的角度反思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各种话语的历史形成过程,并剖析背后的权力运作。以社会认识论为基础,课程史学研究新理路涵盖了五个逻辑转向:从主权权力观转向生产性权力观的核心理念、从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去中心化的关键焦点、从地理空间转向文化场域的限定视角、从线性进步转向间断变革的历史时间观、从编年史转向当下历史的研究范式。新理路揭示了历史的织造特性,填补了传统批判教育研究的不足,审思了课程改革研究,界定了课程史研究者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11.
1977年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是新中国考试发展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学者们极富理性的话语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做出果断抉择。本文从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分析方法,透过对学者理性话语的读解,分析了学者理性话语与恢复高考制度的某些关联,以揭示出学者理性话语与官方权力话语之间的良性互动,必然导致决策的正确与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一、更新观念、强化物理学史教育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汇集了无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劳动结晶,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蕴育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观念、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和突破、理性和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思2000年发表的小说《人性污点》(也译作《人性的污秽》),从知识考古学探索话语的非连续性、解构主体和颠覆理性这三方面切入作品,挖掘那些散落和埋没在小说各处的零落的话语实践,指出它们各自存在的方式和相互关联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建立在20世纪中期的新的哲学基础之上,它批判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否定了结构主义的认识论,运用笛卡尔等人的理性主义,对语言现象作出了系统完整的解释,认为语言反映了心理,人类的语言能力包含天赋成分。熟悉了解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哲学基础,有助于语言学中其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主义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哲学社会思潮和流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西方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对于丰富和提升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知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析,然后梳理了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谱系,最后重点对结构主义作为方法论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到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演变历程是精彩纷呈而又错综复杂的。对这一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重点对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和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路向与谱系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对结构主义教育研究与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闻类学术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的互文形式为:互文标记十互文本.互文类型有: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互文揭示了:互文关系是语篇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本体上,互文关系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依存、彼此对释、意义共生的条件或环境;从话语理解上,互文关系是主体的对话关系,是交际双方的协商、讨论,从而达到交际的理解、接受;从认识论上,互文关系是人们以关系的方式把握知识、经验的认知方式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从方法论上,互文关系作为人们认知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和传播的具体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视角、一种图式、一种模式、一种框架.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发表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管理学导论》基本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等学校管理的认识论;二是高等学校的本体论;三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管理队伍和管理机构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由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部分组成。从认识论上看,随着管理科学与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教育管理逐步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向非理性转变。从本体论上看,出现了从认知到情景、从显性知识到缄默知识、从简化论思维到复杂系统、从真实世界到虚拟世界、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以及精心组织、优化目标等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唯识学与现象学都站在认识论的立场上,对自我之“境”即对象世界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独特诠释,并在人的心识功能和意向性构造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全新方法论,显示出唯识学与现象学对人类理性反省极高的智慧和理念,对于开发人类心智、启迪思维具有重要现代价值。通过比较,虽然二者在目的论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可以互为补充。现象学由于在认识发生论上没有建立“种子”说和“阿赖耶识缘起”论,故无法对意识发生的根源及先验主体性的本质作出更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领军人物,福柯独创了一种研究人文科学的哲学方法:知识考古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不是属于"真理和思想自由"的客观领域,而是与权力相互指涉、相互生产。所谓对知识的考古,就是考察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这种知识考古学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它瓦解了西方理性主体的先验地位,为现代性危机提供反思拯救的路径;揭露了西方宏观大写历史的虚伪性,让被总体性历史压抑的"沉默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的复杂冲突机制,击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