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2014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职业学校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如何做好这五个“对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等职业学校所从事的教育。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培养出的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预期的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通畅、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对于会计专业而言,校企合作难度更大。职业教育要破除阻碍发展的坚冰,就要构建“五度四融”的“岗课赛证”融合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5+5”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一大创新,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策依据。其中,第一个“5”是指“5对接”工作机制,即产业与专业的对接、生产制造与就业实习的对接、工匠与名师的对接、创新发展与科学研究的对接、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对接;第二个“5”是指“5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力度、广度、深度、密度和效度5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技工荒”现象,这一现象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技工荒”现象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有观念方面的,也有体制与投入方面的原因。为解决“技工荒”问题,高职院校和有关各方应通力合作,从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姻、大力发展民办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何为:由"技工荒"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技工荒”现象,这一现象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技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观念方面、体制方面与投入方面等。为解决“技工荒’’问题,有关各方应通力合作,当前应从推动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6.
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成为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要真正实行“零距离”就业的目标,职业教育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除了传授学生的知识、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还应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要与经济社会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五句话比较好理解,但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尤其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最近,到职业学校观察课堂教学,就看到一则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高应举  李健 《宁夏教育》2014,(11):11-12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实现了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文章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谈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等,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目录也随之调整,在价值导向上比以往更加强调适应性、衔接性和数字化。在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教育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着眼点上要增强匹配性、提升适切性、注重超前性;并从对接区域产业链顶层布局和设置专业、融入新培养标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瞄准新技术方向引领技术转化与应用三方面着力,切实提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姚斌 《考试周刊》2009,(45):158-158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夜增加,国家对现行的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投入更多资金来发展职业教育。技工院校担负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任,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技工院校的根本,而专业技能的培养则是通过实训教学实现的。我院近年来对普通车床实行分层次实训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和课堂教学一样,这一做法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性”、“主动性”和“差异性”。我们相信分层次实训是面向全体学生掌握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良性互动为载体,推动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结构高层化、产品结构高级化,构筑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然而调查显示,技工短缺制约了杭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升级。笔者深入企业一线,对杭州市企业技工队伍建设存在问题进行调查,以期寻找产业转型期企业技工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源,为探索职业教育与企业技工队伍建设对接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发挥企业新型学徒制优势,推动技工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青岛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实体经济振兴战略,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以四个“一体化”着力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落地落实,努力培养更多“青岛工匠”。  相似文献   

13.
实施学校: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核心理念:“无缝对接,校企双赢。” 理论依据: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性质和运行方式也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当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活”已构成我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而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的本质关系和直接联系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与社会经济接轨,与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相互联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鲁侠 《课外阅读》2011,(11):38-39
本文重点阐述我技工学校与企业文化对接、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改革措施: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学校相当于企业,各班级相当于下属分公司或车间,在班级中模拟运作企业车间管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践行“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改革要求;开辟出校企合作中技工学校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玉惠 《中国培训》1999,(12):40-4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4条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和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决定中的这一段话,深刻地指明了当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追求系统性、完整性,追求大而全。这一点,在理论课教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技工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同类大、中专院校的浓缩和简化。这显…  相似文献   

16.
张帆 《学周刊C版》2019,(21):18-18
职业教育主要依托技工学校来实现,所以技工学校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则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改革、创新对技工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对技工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小军 《职教论坛》2005,(8S):51-54
日前南昌市正在积极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在这个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发展各种与其密切相关的事业,而职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职业教育对“南昌制造”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为在岗工人提供继续教育等方面,所以南昌市的职业教育资源在发展上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推动“南昌制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同产业的结合日益密切,建立校企合作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行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借助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优势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使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市场对接,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工贸学校半工半读“对接模式”,其内容是活化教学制度,保证与社会需求对接;优化专业结构,保证与企业需求对接;深化课程改革,保证与岗位需求对接;强化实习管理,保证与职业教育发展对接,其特点是全方位、多层面、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劳动力就业技能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技工荒"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要破解"技工荒"难题,当务之急是端正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大学生和技术工人都是人才的全新人才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走出"技工荒"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