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改革发展新时期,作为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形势发展,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院对教师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建立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围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以强化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为切入点,优质高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我院为适应当前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充分发挥师资优势,更好地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服务,已于2001年12月31日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宗旨是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为研究方向,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该“中心”热切希望与国内同行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江西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创新教研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如何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由此研训一体化的理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下,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以阳新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培训机制与基础教育改革不适应;培训模式与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培训资源供给与教师的需求不适应;培训理论与实际教学不适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当前培训机制缺乏创新,跟不上新的变化;培训主体的人格被忽视,见物不见人;培训观念仍只重视职前教育,轻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随意性大。因此,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改革培训体制、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倡导教育科研、建构评价体系、做到依法治教、从严治训,才能促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下,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以阳新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培训机制与基础教育改革不适应;培训模式与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培训资源供给与教师的需求不适应;培训理论与实际教学不适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当前培训机制缺乏创新,跟不上新的变化;培训主体的人格被忽视。见物不见人;培训观念仍只重视职前教育,轻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随意性大。因此,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改革培训体制、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倡导教育科研、建构评价体系、做到依法治教、从严治训,才能促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教师进行改革培训被认为是增强教师改革意愿、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式。面对大规模的改革培训,部分教师常常将其作为一种迫于外在压力被迫参与或者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应急性任务。教师对待改革的功利立场,现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教育改革理念间的落差,"防教师"的教育文化等是导致教育改革中教师被培训的主要原因。改善教师被培训的这种情形,本文从明确教育改革的道德目标、培养培训者和教师的转化意识、培育教师理论自觉、提升教师改革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创新 ,相应地也就要求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以技术型教师观为基础的胜任为本的培训模式 ,将反思研究引入教师培训 ,建立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 ,以确保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2010年师范教育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教师准入机制和推进重大创新举措为抓手,大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为推动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西部地区开展校本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问题日益突出,教师培训模式亟待创新。面对西部地区经济、教育现状,校本培训与传统的院校和基地培训方式相比,更加关注本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使教师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关键在于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本将高等代数的中的“矩阵的转置”定义为“矩阵的主转置”,由此给出矩阵的次转置、行转置、列转置的定义,得出相关结论,并予以严格证明,这对矩阵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Contract research,the university,and the academ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the decline in the funding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traditional sources, many universities are instigating contract research programs as a means of fund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drawing largely 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examined include the mor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the legal aspects, problems over ownership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implications for staff rights, the status of contract research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ation, problems of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eleven points for successful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党的十六届六届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高校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抓住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人才。社会化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城市化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必要前提,国际化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是完成一个人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阶段,现时代的大学应按照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为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丰富大学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use of litigation as a strategic tool of resistance for thwarting school desegregation. Utilizing Cowan v. Bolivar County Board of Education as a case study, I argue that, despite losing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racially segregate public schools according to an explicit white supremacist doctrine, whites in Bolivar County, Mississippi, were successful in stemming the impending tide of social change associated with school desegregation through litigation. Litigious resistance not only provided southern whites with a racially moderate epistemology for undermining school desegregation regionally, but their legal challenges to school desegregation also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non-southern white animus toward all federal education policies that promoted racial in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