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历史图片构成,配以相应的文字、背景音乐、视频。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创设情景;设疑思辨,解决问题的作用。采用边播放,边讲解的媒体使用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提出阅读中的困难及疑惑,然后讨论解决。并与之前所学相关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体会《滕王阁序》的文体特点,把握其用典、句式等方面的特点。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形成课件来展示各组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选择自制多媒体课件、实验、直观教具,展示主体内容和动画、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直观感受电容器的构成。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呈现过程,解释原理;设疑思辨,解决问题的作用。采用讲解——播放——概括的媒体使用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采用设疑引入、教师讲解、展示图片、播放影片、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引入激励机制和才能展示等方式,完成“嫁接”一节课外实践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一、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和好奇心,才会产生创新想法,创造活动过程才会异彩纷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的问题情境很重要,教师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1.努力创设课文的情境。在小学各个学段的每册课文中,所选的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播放小故事、播放  相似文献   

5.
实践表明,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境设疑,是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习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在媒体技术的运用中创境设疑在化学课堂中,教者结合网络资源,在运用媒体辅助展现教学内容时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透过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促发学习思维.例引导探究"二氧化硫性质",教者整合网络资源,运用媒体平台播放了一组介绍"酸雨危害"的图片和视频:化工  相似文献   

6.
导学式教学     
所谓导学式教学,就是把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注重教法的研究,又重视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疑——自学——解疑——精讲——运用"的模式进行教学。一、在设疑中导学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去思考,或边读边思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及探索问题的精神,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1.根据基础组织教学精心设疑 在教学中,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恰当地设疑,给学生制造"悬念",会使学生急于求得解疑的欲望,从而保持极强的注意和兴趣.这些教学手段与学生的文化基础分不开,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设疑.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中的“设疑”尝试马青峰,杨桂萍一、布达设疑,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灵活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巧妙地采用布谜法设疑,既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在教学“能被3g除的数的特征”时,首先问哪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会报出对多数,...  相似文献   

9.
录像在语文课堂教学设疑中的五种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录像播放有一定的顺序。利用播放顺序上巧设疑难问题,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录像的播放顺序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设置疑问才能恰到好处呢?下面,谈谈录像播放顺序设疑的几种形式。  一、停定播放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设疑方式,只需将画面在要提问处停定,然后根据停定的画面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峨眉道上》第一自然段时,在峨眉道险峻的画面停定,教师就可提出问题:峨眉山上的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这里怎样理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让学生从画面和…  相似文献   

10.
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语用—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汉字的知识内容,还要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进行汉字教学;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汉字文化讲座。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汉语的兴趣,并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俊英 《学周刊C版》2015,(4):128-129
所谓"三步教学法",就是指"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步教学法"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12.
李俊英 《学周刊C版》2015,(4):128-129
所谓"三步教学法",就是指"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步教学法"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13.
缪小龙 《成才之路》2012,(26):96-96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更好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从善于设疑激趣、运用多种媒体、采用任务驱动、准确课堂评价四个角度入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互动式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种群的特征》教学中,以藏羚羊为背景,创设情境,设疑导入课堂,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动手解决如何调查种群密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融洽交流,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淡化应试的痕迹,增强教学艺术。当然,应掌握设疑的原则和把握设疑的方法,因时因地运用,勿弄巧成拙,合时合地合情地设疑,能让设疑在教学课堂中绽放美丽和光彩。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疑”,即设疑、质疑、释疑,是启发学生勤学好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设疑,即由教师设置疑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质疑,是学生在认真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进而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探讨这些问题。释疑,是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主要由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解答疑难问题。古人云,学起于疑,思起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转化过程。我们通过设疑,为学生创造思维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使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汲取—讨论”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疑—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激疑为准备,以讨论为主线,以教师适当的点拨、概括为支点的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四个教学环节,具体是复习导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掌握运用,其中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为核心。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这种模式深感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  相似文献   

19.
闫英者 《学周刊C版》2015,(4):124-125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探究"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举例说明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教学策略的。  相似文献   

20.
闫英者 《学周刊C版》2015,(4):124-125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探究"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举例说明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教学策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