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对二十年代中期兴盛的乡土文学流派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日益关注,出现了不少研究论文,有的论著也设专章专节论析,对二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仅审视了“乡土文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指出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对于总结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繁荣当代乡土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意义。“乡土文学”的有无之争及概念的界定“乡土文学”概念是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率先提出的。翌年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肯定了乡土文学创作的存在。可惜的是后来并未展开研究和探讨。解放初期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第一次列专节  相似文献   

2.
自“五四”新文学以来,乡土文学在我国文坛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拥有大量的作家和丰富的作品。可是近年来乡土文学的研究、乡土文学的创作有些冷漠起来。两年前刘绍棠同志郑重提出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并且决定今后致力于乡土文学的创作,这是因为,用他的话来说,一、在生身之地生活了三十年以上,土生  相似文献   

3.
由鲁迅开创的中国乡土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以地域为“创作支点”的乡土作家群及左翼作家继续发扬现实主叉创作传统。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在深入现实生活中自觉体味翻身农民的美学理想与艺术趣味。20世纪80年代,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与认同为特征的“寻根文学”占据了乡土文学的位置。新时期乡土文学创作出现喜忧参半的局面。端正乡土文学形态,再树乡土文学魂魄,已成为当前文学创作不客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由鲁迅开创的中国乡土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以地域为“创作支点”的乡土作家群及左翼作家继续发扬现实主叉创作传统。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在深入现实生活中自觉体味翻身农民的美学理想与艺术趣味。20世纪80年代,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与认同为特征的“寻根文学”占据了乡土文学的位置。新时期乡土文学创作出现喜忧参半的局面。端正乡土文学形态,再树乡土文学魂魄,已成为当前文学创作不客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学”出现在二十年代,发展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现代文学史上,实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流派。就是在当代,也还有些作家高举着“乡土文学”于力致,帜旗“乡土文学”创作,创作出不少很有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品。鲁迅和茅盾是很重视“乡土文学”的,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曾撰文论述“乡土文学”,对出现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给予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遗憾的是后人并没有象鲁迅和茅盾那样继续对“乡土文学”予以必要的关注和研究,致使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6.
杨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3):98-102
纵观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自鲁迅以来,一直到世纪末的新写实主义作家,在其浩浩荡荡的作家队伍中,有相当多的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生活,他们的创作活动大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文坛半数以上的作家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作家的行列,而他们的作品又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因此“乡土文学”可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主干。从“五.四”时期的为人生和反帝反封建到八、九十年代的回到生存本身,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多重变迁,对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主题变迁作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变迁,作家将笔触深入到了现实生活,真实地描写了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和追求的执着。乡土文学创作的视角已由纯粹的农村农民转向进城的农民工,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丁帆将他们称为“城市异乡人”。扩展了“乡土文学”在描写对象上的限制,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学”发生某种转型。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变迁,作家将笔触深人到了现实生活,真实地描写了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和追求的执着。乡土文学创作的视角已由纯粹的农村农民转向进城的农民工,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丁帆将他们称为“城市异乡人”。扩展了“乡土文学”在描写对象上的限制,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学”发生某种转型。  相似文献   

9.
1977年台湾爆发“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派”大获全胜。但是,“乡土派”在论战中的胜利并未使这一文学流派得以发展,相反,论战之后“乡土文学”风流云散,乡土文学的作家直接或间接地相继转入符合各自利益立场的政治叙述——“统-独”论述众说纷纭。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映真坚持“乡土文学”论战所找回的台湾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策略性地避开政治权力的压制,逐步转入政治小说的创作,寻找国家统一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中,台静农是很有成就的一个。他和鲁迅同是“未名社”成员,又是鲁迅的学生,同鲁迅过从甚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大多作于一九二六——一九二八年。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在鲁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选入四篇小说的作家只有三个:一个是鲁迅自己,一个是陈炜谟,另一个就是台静农。由此可见,鲁迅对台静农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多么重视。本文拟从作品的选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艺术结构等方面,对台静农的乡土小说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的乡土文学,是受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以及东北欧等国描写乡村生活小说的启发和影响而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20世纪的乡土文学创作开始于20年代,以鲁迅及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为代表.之后,乡土文学逐渐发展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小说创作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乡土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可以看作中国小说走向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乡土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母题。现代乡土文学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以其中的“五四”时期为横断面,试图分析流贯于其创作中价值选择的一显一隐的两重性的纠结,即对乡土进行批判的同时,又呈现出一定的眷恋之情。同时,从社会现实、文化选择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其创作风格的内在决定因素。并且在与30年代乡土文学的比较中,加深对“五四”乡土文学鲜明特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论"新海派"作家群对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新海派”作家群的作品远离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以表现都市哲学和市民生活见长,作品具有鲜明的“世俗”倾向。时隔近半个世纪兴起的“新写实”作家同样以表现寻常百姓的凡俗人生为其创作宗旨。“世俗化”是其基本创作倾向。两代作家虽身处的时代、历史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但创作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足以见出“市民话题”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14.
贺享雍是四川省达州市新世纪“巴山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二十余年来,他以其近五百万字的乡土文学创作而享誉中国当代文坛,他的这种返本归真的“农民书写”,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学创作所应具有的“三本”理念:创作立意的农业本体观念,书写身份的农民本位意识,文学风格的农村本色叙述,给我们如何构建新世纪中国地域一乡土文学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巴人从二十年代初开始就以表现家乡的风土习俗、农民的遭遇命运而为文坛所瞩目,直到解放初还在努力修改《莽秀才造反记》这幅五十年前“中国江南农村生活的风俗画”。乡土小说的创作纵贯了巴人整个文学道路,并以其个性特色和可观的艺术成就而在新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巴人的乡土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本文拟就其变化发展作一番探析。一“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来自鲁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作的导言。按鲁迅  相似文献   

16.
台静农是“未名社”重要小说作家.他以“从民间取材”的现实主义创作特点,成为二十年代中期勃兴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鲁  相似文献   

17.
《边城》是30年代乡土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中篇,也是沈从文湘西系列文学的扛鼎之作。这里所言及的“乡土文学”,指的是反复出现、不断演化的“恋乡情结”。这种恋乡情绪是人类京绕内心深处怀恋故土情感的因子,是怀念乡土的赤子之情在文学中回旋显现,渗透着深刻的内容,构成民族群众历史潜意识的积淀。研究者认为,乡土模式的研究是中国文学从古到今在历史深化中不断演变的一个重要原型。这一原型同样活在现代文学创作发展中。鲁迅曾指出:“凡是用笔写出来他的胸臆的人们,不论他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其实往往都是乡土小说艺术。”沈从…  相似文献   

18.
侠义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积淀在民间获得了更广泛的存在领域,现代乡土文学家们自觉不自觉地从中寻找到创作的文化支援。沈从文强调游侠的古典气质,东北作家群笔下的胡子们完成了从绿林好汉到历史英雄的质变.四川袍哥也是新文学中叫得响的人物形象。乡土小说显然继承了民间“小传统”,从而在文本中显现出潜行隐构的民间侠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学"创作是新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乡土文学"立论始,理论家们就把关注现实人生作为"乡土文学"更高的价值来看待。在这种理论导向指引下,新时期乡土文学创作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乡土文学和五十年代乡土文学的传统,作家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作品中渗透着作家浓重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源 《学语文》2004,(3):30-30,37
谈到中国乡土文学创作,自然得提及曾被给予“人民作家,光耀乡土”崇高荣誉的刘绍棠。作为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他创作的以中篇乡土小说为主的“大运河系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特定历史背景下京东北运河两岸的农民生活、风土人情和时代风云,渗透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富于浓郁的土气乡情,给读者以健康昂扬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