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化学研究性实验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研究性实验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方法 ,创设不同的实验情景 ,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反应从多方位、多层面进行分析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 ,从而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本文就几个具体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实验进行探讨。1 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研究性实验相同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 ,可能发生什么现象 ?生成哪些物质 ?实验时可设计采用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和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两种不同的滴加方式。若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局部产生黑色沉淀。振荡后黑色沉淀消失 ,…  相似文献   

2.
我在化学教学中,努力探索提高效率的途径,从中悟出了一些粗浅的道理,现整理如下:一、重视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巩固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1.做好演示实验.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我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在教师指导下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如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在引导学生观察气体颜色,溶液颜色变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后,提出问题:“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蓝色溶液是什么物质?”、“铜与盐酸不反应,而铜和浓硝酸却能剧烈反  相似文献   

3.
力是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引出结论。例如在讲授同离子效应时,为了加深对同离子效应的理解,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实验时,可用对比试验,一组在氨水中滴入酚酞指示剂,再加入氯化铵晶体,另一组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再加入氯化钠晶体,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两组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就不是靠讲解,而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检验钠与水反应后,水溶液的性质时,一般是往溶液中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氢氧化钠。那么做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到底何时加入酚酞好,加入酚酞后溶液是否一定会变红?按照高级中学课本第一册94页对实验作的规定“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去做,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而清楚地了解酚酞溶液不能使水变颜色,当“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钠与水起反应后溶液的颜色立即发生变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2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2-2中,未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用量作具体说明,笔者在实验中滴入少量H2SO4溶液后发现,反应至变色的时间过长,不太适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溶液中,用HNO3氧化Fe2+为Fe3+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在不少化学教师中存在争议.采用微型实验,以影响该实验的HNO3自身所含铁量、HNO3溶液的浓度及用量、KSCN溶液及Fe2+浓度等为可变因素,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旨在找到用HNO3作氧化剂鉴别Fe2+存在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若滴入HNO3溶液的浓度适合且是少量的,则HNO3可先跟还原性较强的Fe2+反应,将Fe2+氧化为Fe3+,即可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若HNO3溶液浓度用量过大,就会继续氧化SCN-而使鉴别实验失效.  相似文献   

7.
基本理论知识是化学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该部分十大考试热点的探讨,使同学们了解该类试题的特点,有利于复习迎考。1.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 OH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采用“pH试纸颜色变化对比”的方法来检验硅酸的酸性: 在盛有硅酸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事前用pH试纸测出显蓝色程度的NaOH溶液.待反应后,再用另一张pH试纸测出生成物溶液所显示的颜色.然后,将两张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进行比较,其结果,后者颜色浅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用Cu—Zn原电池,铜棒做电极,硫酸钠溶液做电解液(滴入酚酞溶液)的实验内容作了改进,做原实验时很难看到溶液有颜色的变化;而改进后的实验用Cu—Mg原电池,石墨做电极,碘化钾溶液做电解液(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和酚酞溶液),做此实验时立即可看到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明显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通用化学教材初中全一册,叙述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写道:“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烧杯里。”“钠跟水起反应后,使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这个现象说明有别的物质生成,这种生成物就是氢氧化钠(NaOH),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是氩氧化钠的一种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按上述实验步骤演示,结果学生误认为;氢氧化钠能使水变为红色。在另一堂课上我将酚酞改为在氢氧化钠生成后再滴入,结果学生没有上述误解。因此,我认为在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后滴入酚酞好。  相似文献   

11.
1实验探究实例及分析 在第一年上《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一课题时。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探究步骤:烧杯中加入10ml 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成无色,取无色溶液在玻片上蒸发,观察现象,最后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第二学年的时候,我在此把这个实验进行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1实验探究实例及分析 在第一年上《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一课题时。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探究步骤:烧杯中加入10ml 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成无色,取无色溶液在玻片上蒸发,观察现象,最后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第二学年的时候,我在此把这个实验进行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电解NaCl溶液的实验现象例1.(2005·全国理综I)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解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NaCl 2H2O=电解2NaOH H2↑ Cl2↑,故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呈碱性。在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时,发生反应2I- Cl2=2Cl- I2,故溶液…  相似文献   

14.
一个“熟视无睹”的现象: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这是人教版的化学教科书16面的提法,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呢?只字未提,好像根本就没看到溶液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浅议铝与酸反应中的溶液变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化学实验一为“铝与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在实验中,铝片与酸在加热剧烈反应后大多数组别的溶液出现了变黑现象。当时实验条件为:电解铝片, 1∶ 2盐酸和 20%硫酸,在直径 10mm、长 150mm试管中反应,酒精灯加热。加热几秒钟后,反应趋向剧烈。此时以铝片为中心,溶液颜色开始变黑,有大量细碎气泡在溶液中上下翻覆。变黑后的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后,颜色变浅,并不褪去。   对此情况,首先疑为药品问题。换上新的铝片和新配置的盐酸后,实验结果依旧,可知不是药品问题。将盐酸稀释一倍后,重复实验溶液颜色依旧变为灰黑色。换浓盐…  相似文献   

16.
下面介绍几个温度对平衡影响的溶液反应实验,它可指示温度的变化,因此称它为“化学温度计”实验。供化学课外活动之用。过渡元素大多可形成络合物,许多络合物有漂亮的颜色,有的随温度变化,颜色变化较灵敏,可用以指示温度的变化。 [实验一]用小烧坏配制0.5摩尔/升的CoCl_2溶液25毫升,再加入固体N_aC14克,加热,溶液由  相似文献   

17.
硫代硫酸钠的重要性质是还原性和易形成配住化合物。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中还未对于Na2S2O3与AgNO3的反应结果进行解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Na2S2O3与AgNO3反应结果到底是如何的,为什么生成物颜色会发生连续的变化?最后生成物是什么,下面根据实验来进行验证:通过Na2S2O3与AgNO3反应的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当反应物Na2S2O3过量时取一支小试管,在其中加入3ml,0.1mol·L-1Na2S2O3溶液,然后经试管中滴加0.1mol·L-1AgNO3溶液,刚滴入马上看到局部有白色沉淀生成,稍加振荡试…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情境 在对人教版新课程教材"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互相转化"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的学习方式.其中一组学生设计的"Fe2+转变成Fe3+并验证Fe2+的存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1.用过量的铁粉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备FeCl2溶液. 2.取新制备的FeCl2溶液5ml置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约10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这组学生在各自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滴入KSCN溶液时,试管中浅绿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入H2O2溶液时,有三名学生的试管中出现了血红色,另有二名学生的试管中先出现了血红色而后又褪色.这一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银镜反应是中师《化学》有机部分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可作如下改进: 1.在配制银氨溶液之前,先将2%的氨水试剂瓶中加入4~5滴5%的NaOH溶液。 2.在盛有2~3m12%的AgNO_3溶液(现配且不能有颗粒)的试管中,逐渐滴入试剂瓶中2%的氨水,产生黄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直到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相似文献   

20.
酸碱盐反应规律是中考专题复习的核心内容,它所涉及的知识、题型比较广泛,因此在复习中要有一个整体把握的过程,要立足于初中教材的基础知识,加强知识内容的运用训练,并要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化学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以达到“复一通百”的效果。1.溶液PH的变化规律例1在10克5%的盐酸溶液中加入5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待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剂,则溶液呈现什么颜色?解析:这类题型要求同学们能抓住原溶液显什么性,所加物质显什么性,生成物又显什么性,来推出溶液PH的变化方向,再根据反应物中量的关系(是过量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