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第二自然”是德国著名的大诗人歌德首先运用的一个美学概念。歌德在《〈希腊神庙的门楼〉的发刊词》里论述艺术和自然的关系时说,自然是艺术的“材料宝库”,艺术家只从中“选取对人类值得思索和有味道的那一部分”加以艺术处理;“然后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  相似文献   

2.
“恍惚”、“自然”、“玄览”体现了老子的审美思想旨趣。“恍惚”是“道”的本体状态,朦胧不定的深层生命律动是美所由自的源泉。老子有关“道”之“恍惚”描述,正合乎人类审美体验的特征。老子所谓“自然”可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认识:在形上层面,老子的“自然”指一种不见斧凿痕、未经人为操作的“无为”、“朴”的理想状态。在形下层面,老子的“自然”是“道”的运行之迹,偏重阴柔指向的自然体认。老子的“玄览”乃是效法“自然”的内指心态,是一种柔顺、无欲、无疵、无知的心态。“玄览”之心不是从当代心理学的意义上与审美相通,而是从中国古典哲学重视人格理想的意义上与审美相联。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之旅后,歌德以“希腊理想”作为他艺术的信念和标准。龙格是深受浪漫主义影响、以作品中的神秘信念和象征图像著称,但又相对游离于浪漫派圈子的艺术家。该文通过描述在歌德举办魏玛艺术竞赛后,歌德与浪漫派画家龙格的关系,揭示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下歌德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以及在这信念和承认艺术家创造力之间的两难诀择。  相似文献   

4.
嵇康以后 ,接续嵇康情感理论而又发生很大变化的是向秀、郭象的思想。这种变化 ,主要表现在玄学理论如何与名教结合的层面。向秀承认逐欲合乎自然 ,礼以节欲 ,名教也是合乎自然的。郭象更进一步 ,提出“自性”“自生”“独化”的思想 ,五常本于“自性”,万物之外没有造物主 ,所以名教即自然 ,自然也即名教。郭象据此把“逍遥游”界定为在现实名教中内省超越的心灵之游。现实士人的情感结构结合真、善、美 ,开始有了在自然的基础上、在世俗层面融合和融通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走近大师《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文艺学徒兼私人秘书爱克曼出于“固有的一种自然冲动”而记录下来的。爱克曼(1792—1854)出生于德国纽伦堡和汉堡之间的荒原上一个贫农家庭。1821年进格廷根大学学法律。离开大学后,他写了《论诗·特别以歌德为证》的诗论向歌德请教,并于1823年夏到魏玛拜访歌德。1823年到1832年这9年间,他经常到歌德家请教。每逢听到值得注意的歌德谈话就记录下来,后来编辑成书。于1836年在莱比锡出版了两部,大受欢迎,后又补编了第三部。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W.Goethe1749—1832)太庞杂太深奥了。他有着天神一般威…  相似文献   

6.
“自然”既指大自然、自然物象,又具有天然合理、自然而然之意。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自然”观包括以下内容:文学作为一种人为创造活动的产物,出于“自然”,合乎“自然”;诗文所抒发的感情应当是真实自然的:文章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整体风格上都应自然而然;对文学创作而言,后天的功夫固然不可或缺,但自然禀赋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歌德和席勒是好朋友,而两人的写作方法却不大相同。歌德曾对一个朋友说过这样一段话:“离开有意识的努力,仿佛天机流露,纯属自然的写作,不是席勒所长。他要写的东西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始能  相似文献   

8.
[考点精讲] “思想健康”是对文章思想观点的基本要求,即文章的观点和情感倾向应积极向上,合乎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自古而今,文以载道,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也都是强调文章思想观点的重要性。高考作文自然更是如此。“感情真挚”即要求文章在情感表达方面真切而不虚假,具体而不空泛,自然而不做作,要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生活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关于歌德     
1999年是德国大文豪歌德诞生250年的“整日子”,德国是不消说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纪念活动,我们中国也搞了相当规模的纪念活动,歌德作品的若干中译本也隆重再版。我想问一声:是哪位中国翻译家,率先将Goethe译为“歌德”的?为什么不采用“哥德”或“戈德”的译法。我们都知道,西欧有一种古典建筑,我们通译为“哥特式建筑”,而不是“歌德式建筑”,其实那发音很接近。因为是译作“歌德”,所以有位年轻人跑来问我:“这位德国老前辈作家是不是特别地会歌功颂德?”我不是研究歌德的专家,而且连汉译的歌德作品也读得不多,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大体上知道,这位歌德老前辈,他的命特别的好。他出生在小康以上的家庭。1984年,我曾到当时的西德访问,在法兰克福参观过他的故居,那座建筑物及其庭院或许难称豪宅,但也相当地宽敞幽雅,记得我还在其花园中的小喷水池前拍过“到此一游”照。歌德十几岁就离家到德国东部上学。那似乎并非是因为家道中落,他从小就没受过苦,而且后来的社会地位与物质生活堪称“芝麻开花节节高”,二十多岁后,他成为魏玛公国的官员,后来更荣登相当于大臣的位置。他一生顺顺遂遂,国君(魏玛公爵)、同僚以及民众似乎都没怎么难为过他,他极有艳福,养尊处优,以83岁的高寿而终,被隆重地埋葬在魏玛。  相似文献   

10.
《歌德谈话录》是教育部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中学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其中包含歌德许多有价值的文艺美学思想。如关于艺术虚构的问题,歌德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较高境界里,艺术家可以挥洒自如,求助于虚构。再如,歌德主张艺术创作要从具体、个别出发,不能从观念出发,这对我国“文革”时期遵从的“主题先行”的文艺创作主张是一个有力的反驳。把这些美学思想作一梳理,并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对于深化语文教改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人不仅应对社会承担责任,而且也应对宁宙自然承担责任;人类不应一味地征服自然,而应该顺应自然。从冯先生天地境界说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体悟人生境界及人生意义是一重要的指导和参照。  相似文献   

12.
社会政治有机体循环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假设之一。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人体、社会和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同构物,并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著名政治范畴。换言之,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政治事物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具有生命的周期,整体社会的运行也具有功能的相似性。所以,处理社会政治事物就像中医看病一样,形成了一种“政治身体症候学”。这种政治思维取向具有明显的“非本质主义”(a-essentialism)特征,政治行为的目的不是改变事物的自然结构,而是顺应自然法则,协调和整合已失序的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3.
“和谐”思想在儒家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主张“和谐”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指出任何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坚持“和谐”能够增强组织的整体力量。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儒家“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滋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民众相信,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并通过各种活动来达到“绝地天通”,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目的。四季和生命是合而为一的,而四季就是天地精神的最好体现者,人们在四季中的民俗活动也都体现了与自然生命盛衰的协调与和谐交融,即“天人合一”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现实世界,就是人类社会和矛盾双方组成的统一体,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我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关系的基础,人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性。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阶段这一现实,因此,必须思考以当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因素入手,本着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逐步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属性和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键、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调整和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制度的层面上来把握。“和谐制度”指制度的构成、功能、机制,包括制度背后所反映的价值、文化、规范、组织等因素配置上的合理与融洽。和谐制度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整体方法论为基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它不仅可以调整和制约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制度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并不具有伦理意义 ,它只是人与人伦理关系的表现和中介 ;“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评价和判断一切行为活动的标准的一种价值观 ,它并不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反 ,由此出发同样可以提出保护环境的任务和责任 ;一个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感觉能力”不是它们是否应享有道德关怀的依据 ,而主要取决于道德主体对他与这些存在物的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为了保护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人类理应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0.
上帝的记号:福克纳"白痴"形象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经》中"上帝的记号"来解读福克纳笔下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白痴",认为这些形象除了表达受罚人类的意义之外,另一个更为显性的话语是:他们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转化和延续。这群"无意义"人物形象体现了福克纳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