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情节高潮部分的划分,应把小说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性格的极度虚荣和丢失项链的尖锐矛盾冲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小说结尾部分的争议,应该从学欣赏和艺术的“再创造”角度分析,应用“实”的情节高潮,而不应用“虚”的小说情节高潮。读想象的“虚”的高潮,不应纳入小说情节结构划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小说理论认为,小说以情节取胜,完整的情节是小说必备的。一般来说,小说可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但是不少中外优秀小说并不具备完整的四部分,有的小说没有高潮,有的没有结尾,情节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模式,读透文本,关键在于能够利用情节去探究文本潜在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试图用外国小说理论分析曾经教过的两篇有争议的文章,对小说的情节发表一些看法。《林黛玉进贾府》侧重分析除了情节和主要人物该如何讲解,而《项链》着重分析文章的生发部分以及情节基本模式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外国文学鉴赏中,小说的鉴赏是关键的部分,而小说的三要素中情节尤其需要巧妙安排。莫泊桑的《项链》是经典短篇小说,其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铺垫伏笔暗藏,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悬念顿生,余味无穷,引发读者节节赞叹。  相似文献   

5.
《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写的脍炙人口的一个短篇。名为短篇,实则篇幅较长。原教学参考书定为三课时讲完。过去,我按常规教学,介绍作者、划分段落、处理生字词、分析人物、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等,也曾用过三四课时进行教学,结果课堂效果不好。现在我自觉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地处理教材,仅用一个课时,就能突出重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个课时中,我着重处理两个问题:1.这篇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有哪些情节?2.小说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启发、点拨,同学们明白:线索是“项链”,围绕线索形成了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等五部分,构成了小说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而这些内容的讲授,仅用十分钟。接着重要的是对路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项链》的情节收煞,新颖别致.它“把女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推到了新的高潮.”(人教版《教参》)小说第二部分,路瓦栽夫人在舞会上,戴着借来的项链,艳压群芳,大出风头,丢失项链后,突然从感情的沸点降到冰点,是故事的高潮。怎么在结尾又涌现“新的高潮”呢?而且这新的高潮又究竟是如何推上去的呢?其实,这新的高潮是一个“倒高潮”.“倒高潮”,“从戏剧创作手法中的‘倒高潮’一词引申而来.指剧作者故意使表面激昂慷慨的剧情最后归结为出人意料的平淡无奇或荒诞可笑的结尾,而收到讽刺幽默的效果.”(《肖伯纳传》)玛蒂尔德丢了项链,赔了五万六千法郎的巨款,便“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与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的主要内容、选材等,从选材相似,剪裁不同;巧合铺垫,异中有同;"偶然"必然,殊途同归三个方面,分析两篇作品巧妙的情节构思,精心安排结尾的写作特点。由此总结出:小说中的偶然,只有反映事物的必然性,才是成功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项链》这两篇作品,正是属于这样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8.
“议项链”,是《项链》这篇小说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从情节看,小说从“借项链”写起,经过“失项链”,写到“赔项链”,故事已经结束,主题已经体现,结构已属完整,为什么还要写“议项链”?按照小说创作的基本要求来看,的确,创作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它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写了“议项链”这个情节,点破了钻石项链是假的,使情节发展出现了新天地,使作品更具有激动人心、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结构更加奇特、完美、自然。这…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既有19世纪中期西欧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吸收、更多的是作家本人的发展和创造。其叙事的特点是时间明晰而凝聚,情节线索单一且有明确的开端和结束,人物多置于时间和情节的发展中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此外.他在多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辩论情节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冲突,以私奔情节将事件推向高潮。还采用相同的人物关系模式以表现两部“多余人”小说的相同主题。这些都说明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起 《都江学刊》2002,14(2):40-42
本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解读莫泊桑的名篇《项链》,指出莫泊桑不仅是情节大师,更是心理描写高手,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作品里的一个重要关目,庞春梅“毁骂中二姐“的情节,写及不同类别的许多人物的言行举止,凸现制造矛盾冲突、处理情节过渡、铺垫故事高潮的关键因素,在揭示人物性情、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具有双重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故意犯罪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犯罪预备并非起始,犯罪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以后,正确地理解犯意表示和阴谋,有助于我们认定犯罪预备。鉴于犯意表示和阴谋存在诸多差异,我国司法制度中应确立阴谋犯制度。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有互相交错的两大结构:一是形而上的宿命结构,掌控着全书的情节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一是形而下的写实结构,具体叙述描写情节和人物。写实结构的构成和功能,有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主要层面:人物关系结构是以宝玉为中心形成的类似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作品中的人物基本以其与宝玉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在作品中的地位,人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而故事情节结构则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情节的变化演进。其骨干是三个互有联系的主要情节线索,而其演进的过程形成了几大情节单元。而每个情节线索和情节单元都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相互之间形成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全书的总情节走向其宿命结局,呈现出群峰连绵奔簇的样态。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富阳市东坞山村文化研究报告为例,说明叙述的情节化及情节化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情节化作为一种文本写作手法,能留给读者解读和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对小说情节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讨论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即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从现实生活逻辑入手对小说情节进行历史性还原,以诗人的眼光进行赏析;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内化后的外在表现,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深入把握小说情节内涵的钥匙;文学作品的价值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实现,从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出发对小说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6.
《庄子》寓言中人物寓言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不但由其主观因素所决定,也受到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传承的影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暗合了人物寓言成功的两个决定因素,形象特征类型化,但又不乏生动、鲜明和丰富的个性;故事情节曲折迭起,荒诞、夸张,出人意外。《庄子》人物寓言的成功除准确地把握了这两个基本要点之外,也与其自如旷达的结构设置,清拔恣肆的辞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义"是《三国演义》的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与情节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情节发展的依据,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并在"义"的对比和前后照应中推进情节的发展,显示情节发展的结果。"义"与情节在小说结构上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情节要素入手,探讨元杂剧对情节的处理,说明元杂剧实际是“抒情戏剧”,一般不注重精心组织情节,细致展开矛盾冲突。其次通过对元杂剧戏剧高潮的分析,指出元杂剧文本的戏剧高潮实际是一种情感高潮,并形成其以情感为主、情节为辅的双线结构。  相似文献   

19.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本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的各少数民族艺术,无不自然而然深深切切地从本原意义上相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对于表现当代生活的民族艺术而言,其“乡土情结”则有新的内涵,新的美学机缘。这意味着,从人们的精神期待看,当代城市化的挑战,不但不会远离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乡土内涵,反而会使之更加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