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明堂,从字面解,乃宽敞明亮之厅堂。在上古时代,明堂则是议论朝政、进谏纳谏或祭祀之地,之所以称作“明堂”,据说是取“明目达聪”之意。  相似文献   

2.
明堂是古代重要的礼制建筑,政治、宗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备受重视。泰山东北的西周明堂和汉武帝奉高明堂,是泰山下的两处古明堂,《史记》、《汉书》都有记载。特别是汉武帝奉高明堂,持续发挥作用长达一百多年。本文从位置、背景、时间、形制几个方面,对泰山古明堂加以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泰山的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俄藏敦煌文献收录《黄帝明堂经》碎片五个.该文将五个残片进行了缀合整理,并将缀合后的写卷与传世医籍《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医心方》以及今人黄龙祥辑校本《黄帝明堂经辑校》对勘,就写卷与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肯定了写卷作为《黄帝明堂经》早期传之一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刊发了王杏林《跋敦煌本〈黄帝明堂经〉》一文,王氏通过仔细查找,新发现俄藏两个残卷Дх.06634、Дх.11538(b)亦属于《黄帝明堂经》的内容,且与前人发现的三个残卷进行了缀合,与黄龙祥先生辑复本《黄帝明堂经》进行比对,探讨了该残卷对当今辑复工作的意义。王氏的研究偏重于拼缀研究和价值探讨,今拟在王氏的基础上,对《黄帝明堂经》残卷全文进行逐行校释,并就王氏文中涉及未深的地方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参考唐代史料典章、赋作内容及体现思想,结合李白的其他作品,审慎推敲,对李白《明堂赋》的系年进行了重新考证,认为李白《明堂赋》应当作于天宝元年。  相似文献   

6.
圆丘祭天、宗庙祭祖分别象征了继承天命的天道秩序和世俗王权的人间秩序。明堂既是祭天之所,又是布政之宫,其建制、礼仪素无定制,历代皇帝、儒生亦皆因时制礼,遂致争议不断。隋唐之初,明堂礼尚且能遵循古制,至武后擅权之时新创圣礼则实现了天地合祭。从牛弘、宇文恺、魏徵、颜师古等人明堂方案上看,隋唐明堂建筑形制、明堂礼典施行的论争本质是权力之争。从礼仪空间上看,隋唐明堂祭天礼秉承天上秩序象征“天子”统治的合法性,宣读时令、举行朝贺又象征了人间秩序“皇帝”权力的正统性。武则天明堂沿袭魏徵、颜师古“义以随时”“自我而作”“圣情创造”的礼乐美学思想在形制、礼典上有所创新。武氏明堂的完成把儒家礼乐美学对明堂的想像付诸实践,终结了隋唐儒生明堂建制的论争。这一过程表明专制社会国家礼乐体系服务于皇权,国家礼制建筑、仪式空间体系的最终完成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识。这也是隋唐礼制建筑与礼仪空间所表达的主要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从《木兰诗》的“天子坐明堂”、“着我旧时裳”、“壮士十年归”及“东市买骏马”等内证 ,联系《中兴书目》对《古今乐录》所提示的著录年代 ,《木兰诗》应是北魏孝文帝时代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案汉时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相结合,最终在早期道经中演变为长生成仙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9.
东汉明堂祭祀在国家祭祀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东汉国家祭祀等级中,明堂祭祀仅次于郊祀天、地,是颇受重视的。东汉明堂祭祀以五帝为主祭神祗,以光武帝为配祭神祗。这种神祗规定是为了适应东汉国家祭祀体系的需要。东汉国家为明堂祭祀制定了完善的礼仪。这种祭祀礼仪是东汉宗教观念的体现,并且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圣历二年(699),武则天令太子、相王与梁王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在历史上称为“明堂盟誓”。本文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就该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以探究,认为它的出现与武周时期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在武周朝和中宗朝对抑制李氏与武氏之间的争斗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力量,但后期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东汉明堂祭祀在国家祭祀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东汉国家祭祀等级中,明堂祭祀仅次于郊祀天、地,是颇受重视的。东汉明堂祭祀以五帝为主祭神祇,以光武帝为配祭神祇。这种神祇规定是为了适应东汉国家祭祀体系的需要。东汉国家为明堂祭祀制定了完善的礼仪。这种祭祀礼仪是东汉宗教观念的体现,并且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末日本大举进犯朝鲜,明将刘綎受朝廷委派两度援朝抗倭,朝鲜义僧四溟堂募集僧兵保家卫国。战争中,四溟堂接受刘綎的指挥,多次受命进入倭营搜集情报或与倭谈判周旋,为援朝明军筹措粮草。刘綎用人不疑,二人同心合作,为抗倭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今之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女姑山,在西汉时期曾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名山。这里有汉武帝建造的明堂和交门宫,还有繁盛一时的海港。由于汉武帝初封胶东王,又特别钟情儒学,再加上对蓬莱仙境和长生不死药的追求,就使齐鲁大地和胶东沿海成为他留连忘返的地方,因而留下了极具开发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各级政府以扶持各项经济建设、建立稳固后方抗战基地为目的,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金融业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建立起中央、省和县三级银行体系,为支持抗战和促进鄂西后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考察了战时后方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积极作用,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朴”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和理想,内涵丰富而深邃。“朴”的根本意义在于“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之思和创造智慧,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有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应充分利用道家这一思想文化资源,借鉴其思想智慧,以利于解决阻碍和谐、创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猛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34+147
西汉初期,统治者及其谋臣在重塑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与整和国家政治理念方面,究竟用何种伦理思想作为其外在依据和精神依托,可以说也有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而他们最终选择了儒家和道家的伦理思想作为其主旋律,并在不同时期试图把其伦理思想与政治有机融合,直至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新儒学"的提出,使儒学定于一尊,而后黄老之学让位于儒学,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儒学与政治实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的家庭背景、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思想上的困惑都是他与道教结缘的主要原因。王阳明对道教的态度既有欣仰,又有怀疑。年青时期他对道教道本论和内丹学思想多有吸收,晚年时期又对道教长生不死之说及清静无为思想进行批判。总的来说,他的良知说与心之本体思想受道教思想影响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8.
Daoist (Taoist) philosophical rhetoric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magnificent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alysis of Daoist rhetoric offer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 rhetor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While studies of Daoist rhetoric are increasing, a masterpiece of Daoist thought, Sun‐zi's (Sun‐tzu's) Art of War, has not been examined for its rhetorical implicat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ar is a useful metaphor for rhetoric, and that Art of Wa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sightful, and unique rhetorical theory based on parsimony: extreme economy in the expenditure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品呈现着"人与鬼的纠葛和交融",基于败落家族后系子孙承受的"鬼"的梦魇的切身体验,鲁迅对"人鬼纠葛"的社会中人生悲剧的展示极其深入,显示出《新青年》同仁倡导思想启蒙之不足;鲁迅作品同时又存在着一个"人鬼交融"的世界,这与他对"道教"与"道士思想"的区分相一致,根源于他早期思想中对民间宗教的肯定和追寻,是他审视和批判人鬼纠葛的社会根基之一,同时,又是在补救"五四"新文化倡导之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