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是提升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标准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和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理论,阐释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内涵概念与外延,构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框架模型,并对该体系中的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同时,对未来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建设在工作思维、标准化体系构建和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标准引领、认证通行,专业规范、政策关照,多边合作、广泛磋商,需求牵引、科研驱动,学术支持、工程应用的因应对策,为指导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学习、测试和评估提供抓手,同时也为提升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深化国际认知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三大新使命: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服务世界各国发展并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与推动中文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并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三大使命,需要制定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三阶段规划,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各国广泛合作、差异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全球体系,构建国别区域中文教育学科体系,设立国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项目,大力发展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启动中文教育薄弱国家支持项目,推动中文师资“走出去”培养等十项行动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35年使中文成为一门普遍教授的语言;中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使中文成为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远景目标是使中文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邱畅  王晖 《中国考试》2023,(4):59-67
2021年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构建了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新标准体系,是各类中文测验改革与开发的权威依据。其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包括构建三等九级能力体系、强化以交际能力培养为导向、涵盖多语言要素与量化指标、使用清晰精准的描述语等,对于当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借鉴《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并针对测试实践中的问题,普通话水平测试应从调整能力等级体系、拓展口语能力测评维度、完善语法评价指标、提高描述语的精准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强调的"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标定了方位、绘制了蓝图、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新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实现其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要从语言知识体系及认知水平的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国家形象意识的增强与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加强等方面完善。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综合、动态的过程,促进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可以从建立成长型思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追求、构建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共同体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同时,加强与国外语言教学标准的对接问题。基于对国内外有影响的口语大纲的全面梳理和评析,可以发现已有汉语口语等级大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新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汉语口语等级标准的确立应该遵循口语能力总体描述与分项描述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与交际功能和交际任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整的专业评估与自评体系,这对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在服务我国强国战略方面具有八大功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助力我国国际传播本土队伍建设,推动当代中国本土化阐释;培育知华友华力量,助力构筑国际统一战线;赋能国际技术人才培养,助推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改善国家形象海外认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公共外交;促进华侨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增强海内外中华民族凝聚力。基于此提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6条路径:科学制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力度推进中文课程纳入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并启动标准体系支持项目;推动虚拟空间国际中文教育加快发展;加强中文教学资源的精准化、数字化建设;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着力培养各国高层次本土中文人才;大力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教师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核心内容的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和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前提,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必要依据,也是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构建客观、科学、系统的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学成为一门专业、教师成为专业工作者的基本标志。基于上述认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周南照教授领衔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与合作开发"课题组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其最终研究成果——"教师专业标准研究丛书"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经验》便是该丛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该书从不同国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出发,透视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典型国际案例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我国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政策与实施建议,对我国进一步开发和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全球疫情蔓延下的教育生态危机、布局结构失衡下的发展空间危机、学科体系建设下的人才供给危机、教材同质化下的课程资源危机。在国际社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充分发挥好语言文化在促进“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主动跟进”回应本、硕、博学科体系建设,以“合作发展”搭建世界文明交流平台,以“融通中外”构建国际中文话语体系。国际中文教育要在变局中开新局,需将自身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互联互通、合作交流、共建共享为根基,打造与世界各国各区域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科背景多元化,选题内容相对集中;二是国际学生关注语言对比的比例高,区域国别特征显著;三是部分论文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不清,学术规范亟待加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加强以中文为载体的文化传播研究,重视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形成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专业学位建设、加快构建跨学科的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王治芳 《现代教育》2012,(Z1):18-19
构建科学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中等职业学校立校、发展的关键。质量评价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标准又是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元素,因而构建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体系已是非常迫切且十分必要。近期,山东省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加快了中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步伐。笔者就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娥  李乾 《成人教育》2019,39(5):21-25
非学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开发利用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助力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整合的重要抓手。基于非学历教育课程开发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构建非学历教育课程建设标准体系,包括以政策为导向,构建非学历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能力为本和成效为本的资历框架、能力标准说明、岗位能级单元证书、课程大纲的标准体系;各教育和培训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基于能力标准为本的教材资源,规范和指导非学历教育课程建设,保障非学历教育的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构建科学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中等职业学校立校、发展的关键。质量评价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标准又是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元素,因而构建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体系已是非常迫切且十分必要。近期,山东省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加快了中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步伐。笔者就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息之窗     
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的构建1 构建目的。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构建一个标准体系 ,能对各地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起到很好的定向、激励和评估作用 ,减少盲目性和无效性 ,提高效率与质量。2 构建原则。(1)共性和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构建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体系时 ,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一个既能体现国际一般标准 ,又能突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 ,以指导教育现代化的实践。(2)整体构建的原则。在构建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时 ,一定要坚持整体构建的原则 ,不可顾此失…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开启了一个普及化的新时代,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提升教师质量和数量,亟需构建更为完善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体系。美国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教师培训模式较为成熟,已经得到全球英语教师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通过对TESOL项目的培训理念、教学对象、课程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国内学界了解美国TESOL项目的特点,为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构建一套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统一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内涵特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以质量、结构、创新等关键要素的配置和优化为实践进路,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质量提升,要加强标准建设和应用,提高国际中文教育师资质量,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治理能力;二是结构优化,要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布局,优化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模式;三是创新驱动,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技术赋能,制度创新及业态创新。  相似文献   

17.
赵萍 《中国教师》2012,(13):29-30
<正>教师作为教育质量改进的核心要素始终是各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有关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国际社会为提升师资队伍质量进而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探索。在探索与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基于标准(standard-based)的或者说"标准导向"的教师教育体系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以多种形式改革了原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强化和突出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对构建和改革教师教育体系的功能价值和指导作用。从国际经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中文教育以母语教育的形式建构了包含“本-硕-博”全部学历层次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同时作为二语教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分别发展出完整的师资和教材体系;私立高校中的中文教育学历层次完整,孔子学院逐渐开发出“中文+”的职业教育。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呈现出国家政府和华人组织“董教总”对中文教育协同促进的发展特征。基于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东南亚中文教育的区域性中心,并着力进行硕博高层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历经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并被纳入中小学校长、教师在职培训的学科体系建设序列。在基础教育中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该国际教育项目的系统构建。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创新性的学科,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其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完善地方课程体系以及学习模式的构建;这些内容建设要从理论研究、教师培训、教学实践三个层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研究是在全球化步伐持续加快和国际中文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已有研究在内容视野上凸显了国际中文教育复杂、多元、跨文化的特殊性;从职前、新手和有经验的熟手教师等角度描述了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现状;关注了不同国别语境的多元性;并且注意到身份认同冲突在国际中文教师群体上的突出表现并剖析身份认同冲突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学科定位重实践、人才培养轻科研、评价认证缺体系。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同时也面临困于对复杂多元对象的划分、研究缺乏跨学科理论视角以及忽视认同冲突的积极作用等挑战。后方法理论为教师身份的解构与重塑提供了新的路径,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研究应将“身份”建立在个人、社会、国家和全球现实的交叉点上,真正从理解转化为行动,推动高素质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