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认识当今农民,要从小农与市场的关系着手,通过小农与市场结合的程度、方式、媒介考察小农的性质及其变化。文章认为,当今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大异传统小农与市场的关系,从"以业为商"走向"以农为市",农村、农业、农民分别成为交易内容、市场载体和商品主体。当今小农是"无人不市",当今乡村是"无物不商",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蜂窝结构"走向"网状结构"、从"人情交换"走向"货币交易"。  相似文献   

2.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因而从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3.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因而从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4.
交换的深度、广度与小农生产绩效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也决定着信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交换在范围、规模和速度上的升级、小农生产方式的改变,将促进小农生产绩效的提高;因缺乏交换导致的信用文化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也将随之改变,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用文化将成为普遍的文化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5.
交换的深度、广度与小农生产绩效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也决定着信用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交换在范围、规模和速度上的升级、小农生产方式的改变,将促进小农生产绩效的提高;因缺乏交换导致的信用化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也将随之改变,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用化将成为普遍的化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6.
<正>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良好的空间观念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创造发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小农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农的社会化是一个立体式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纵向一体化与横向社会化两个方面。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家化过程消灭了传统小农,通过组织整合和计划经济实现了小农与国家权力的纵向一体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引导着小农进入一个社会化的交换过程之中。正是由于前后相继的两个向度的一体化过程,小农开始进入到一个立体式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传统小农开始向社会化小农转变。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小农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解决小农问题的途径不相同,可以分成若干理论流派。文章根据小农行为与动机将小农理论分成四大学派,即生存小农、弱势小农、效用小农、理性小农。四大小农理论可以解释特定研究对象、特定时期的小农行为与动机,但是无法解释中国农村改革以后,生存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即社会化小农的动机与行为。社会化小农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基于货币压力,崇尚“货币伦理”,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管理与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新浪潮,引领着新的教育趋势,高等教育的人性化教育则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中重中之重的学生工作的教育模式。这种人性化管理的教育模式本着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走近学生,捕捉学生身上的发光点,针对他们迥异的个性,为他们构建一个和谐的鲜活的生活空间和发展空间,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其特长,使学生工作更为和谐更为高效,从而为构筑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一、再现生活经验,培养空间观念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首先是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上课伊始教师说:“同学们,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夺得了第28届雅典奥运会首枚金…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教师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工作与发展和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调查中发现:老中青教师比例结构失调,青年教师收入来源单一、物质生活压力比较大;高职教师对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机会的需求比较强烈;个人发展压力比较大,渴望获得更多的学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萧红是一个觉醒而且叛逆的女性。她一生都在努力冲破传统文化束缚,追求女性自由、理想的生存空间。但传统的压力和女性悲剧的生存现状,以及自身的坎坷遭遇,使她的女性意识和传统观念互相矛盾、冲突,这种情感的纠葛呈现在她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之中。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声望低下、职业压力、心理倦怠等因素,导致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窘迫,从而影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低下的教师专业水平,缺乏应有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权力,则进一步加剧职业压力,恶化着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鉴于此,调整教师政策,减少教师职业压力,加强教师培训,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改变农村教师生存窘境的重要举措。但是,确立"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生命关怀"的理念,帮助他们立足于自身的生命成长而提升专业水平,拓展生命的空间,是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存困境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城郊集体土地进行征收具有变革性的价值,对缓解城市空间压力,解决具体民生问题等起到积极作用。在这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利益交换活动中,程序正义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主体间因程序不正义产生的异议与矛盾,极易激化社会矛盾,这也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在不对等的交换中,补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土地补偿制度,完善土地补偿机制,才能缓解冲突与矛盾,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郑渊洁的童话是孩子们向往的乐园,它一直在探索怎样为孩子营造其自由成长、顺应其快乐天性的生存空间。都市生活的喧哗繁闹与高楼林立,媒体的发达鼓噪与商业繁盛,人们的追名逐利,弥漫在都市的每个角落,无情地挤压着儿童天性自然张扬的空间;乡村的淳朴与恬静,使儿童的快乐本性得以释放,却也难逃都市文化的浸渗污染。孩子们在都市的压力与乡村净土的被入侵,以及自我天性顽强释放的张力的夹缝中顽强地成长着。郑渊洁在看似轻快活泛的童话故事中,写透了孩子的孤独与无奈,足以敲击人的心灵,让人扪心自问:人类应该为自己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居室室内设计中的空间类型较多,虚拟空间是创造完美居室室内空间的一种有效方法,具体形式主要表现于地面、顶棚等界面,但虚拟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于整体空间之中,而是和其它空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把握虚拟空间的设计手法将会使居室室内空间变得更丰富、更完善.  相似文献   

17.
欲望搬迁原理下惠安城区生活空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滨海小城市惠安城区为例,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和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的相关理念着手,分析出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不断受到关注和欲望搬迁原理评价生活空间质量的人本真实性;阐述了案例区的基本概况、社区发展过程并对社区进行划分;基于欲望搬迁原理对其城市内部居住生活空间质量进行人本综合评价与分析,将惠安城区的居住生活空间质量分成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活经历并发.生了诸多变化。在网络开辟的新的传播渠道与交流空间中,只有正确认识网络的大众性与文化的大众化之间的关系,使网络成为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地位过程中的积极、正向推动力,才能有效防范文化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媚俗化、庸俗化形象,才能使网络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力量,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旅游开发本是对旅游空间资源和价值的商品化利用过程,而居民生活空间置换是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手段和结果。古镇居民生活空间置换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置换成旅游空间和商业空间;同时,生活空间置换对旅游古镇又产生重要影响。“旅游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置换”是对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拓展,“旅游地空间商品化”是对旅游地旅游开发的另一种解读,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对此二者做单独分析还是结合分析,都是对旅游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是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村落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定生活空间,这一生活空间的建构总是遵循着民族的文化个性。就白马藏族的村寨而言,白马部族聚居空间的历史性、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以及"血缘—姻缘"并重的传统伦理价值规范,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村落建构的文化逻辑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