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搞好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拟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这个概念在21世纪初正式以中央文件突出显现,预示着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点已从以往的"崇高"向公民道德教育转移,社会教育标准走向的变化,启示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补上公民教育这一课。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公民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七大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公民教育涉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属于终身教育,大学生接受公民教育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我国对公民教育的研究从上世纪就开始了,普陀区这两年推进现代公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否谈谈您对现代公民教育的认识?范以纲:对于现代公民教育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2001年我国就出台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但很多人把公民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公德敦育,或者是一讲公民就认为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公民的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部重大课题"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也将"公民人格"作为重点内容之一。近两年推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公民社会在我国正逐渐地发展成熟起来。1998年我国已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需要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公民来实现。正如美国公民教育之父霍拉斯·曼所言: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更是共和国和民主制度得以延续、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公民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新世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在小学生中进行公民道  相似文献   

7.
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思考公民道德教育,目的是体现教育价值的有效性。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社会道德要求为取向的教育形态,它体现了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在方法择取上,多是以“道德灌输”为承载的理性化教育形式,这在塑造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人格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公民个体的主体性与心性价值世界的多样性,又使理性化教育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情感化教育正是弥补了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并对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人格塑造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在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的关系之间形成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8.
公民在一个国家可以说是涵盖面最广的称呼。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谓公民道德就是公民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是对公民提出的一种普遍的、应该遵守的、覆盖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向往,这体现了道德的应然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9.
2001年中共中央颁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升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水平,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内化为全体公民的价值观念,生命尊严、社会责任、正义、慈善等道德原则尚未得到普遍践履,社会整体道德风尚亦未根本性改观。这种现状与公民道德之文化资源的梳理,公民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公民道德建设的担当力量,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等问题未完全解决相关。本刊编发这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探讨,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学术界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其中,对公民教育中道德典范问题的探讨也不断深入。革命领袖毛泽东在道德建设领域独树一帜,很有必要了解毛泽东的道德典范思想,并汲取营养为新时期道德典范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苗丽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11-113
20世纪末开始,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而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亦成为各国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高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对中日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提高新时期中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教育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高校是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行公民道德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公民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公民素质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作为公民教育主战场的学校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学校公民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小学作为公民素质塑造的起始阶段,肩负着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公民道德建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显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学校如何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不多见的探讨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学校,其自身的伦理性质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没有得到关注。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要求学校具有公共性。当前我国学校组织的私利性、个体化特征非常突出,这恰恰是与之相冲突的。这正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学校实践所面临的组织困境。这说明,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应该与学校改革结合起来,并让学校成为培养好公民的场所。根据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个体化社会中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可能就存在于把个体化的学校组织改造为一种民主共同体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美德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真正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也出现了公民道德素养滑坡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要维护国家的正常秩序,保证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而道德建设必须从孩子抓起。本文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对学生实施美德教育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2001年10月24日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和现实意义。一、公民,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涵义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首先要对诸如公民和公民道德的基本规定性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具有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作为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自身的道德素质直接反映了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建设。在这种背景下,众多专家学者针对大学生公民道德责任及其教育进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文立足于此,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对大学生公民道德责任教育展开若干思考,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要在社会大力提倡公民道德规范,本文对公民道德规范主要调整的5种关系和10个道德范畴的内涵作了探讨,以期对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就是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指出:“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我院在德育的方法上,主张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以小促大,在“小”字上大做文章,把远大的目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道德习惯联系起来,保证了学生健康地学习、成长,成功地实施了开放型、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