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培育学生的德行品格,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还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了解世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鄢建雄 《江西教育》2023,(23):40-41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顺应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本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场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广东实验中学在生态体验观引领下,以全方位法治教育载体提升青少年法治认知,以对话式体验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以主体性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法治行为与法治信仰,构建“自然生态、类生态与内生态”三重圆融互摄的法治教育生态大课堂,促进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崔富强 《家长》2024,(3):41-43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意识的功能,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采取有效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水平。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方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立足学生实际,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详细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秀华 《天津教育》2023,(32):35-37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核心素养”。同时,针对课程实施,课程标准指出,要“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不难理解,上述内容反映了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经验之间的密切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较为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很多学科知识都源自现实生活,并且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关的感性认知经验。基于此,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对教育 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堂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顺应小学生对世界 认知和理解的发展规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法治观念,以此 来提高学生的日常道德涵养和法律认知。本文从核心素养的 内涵及价值入手,阐述了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旋律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何颖 《江苏教育》2023,(27):46-49
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法治观念素养的培养,要彰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性质,立足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实践。其培养要点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正义理念、程序意识、生命安全意识、宪法意识。在培养法治观念素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关注案例教学,进行正面引导;关注程序正义,体现法治正当。  相似文献   

8.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学校践行德育的基础学科,它对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个性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将来面对的社会实践道德准则和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基于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对德育法治的认知观念比较薄弱,但初中生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的可塑性又是非常强的,他们一方面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快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为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我们倡导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融入课程理念,通过教学策略的拟定与实施,引导学生高效、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并应用,提升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文章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实施困境,提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自觉建立核心素养认知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生活认知实践过程中形成学科素养。启动课程整合机制、创设互动共享平台、强化养成教学训练、接轨学生生活认知,通过给学生提供学习促进和帮助,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观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五个方面。初中学段法治观念目标共5条,可以概括为法学常识教育目标、宪法教育目标、民法典等法律教育目标、预防违法犯罪教育目标、国家安全教育目标。通过对比小学和初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把握法治观念核心素养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中,品德课程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它关系到未来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挖掘教材,感悟认知;创设活动,增强情感;巧借生成,强化观念;把握课外,深化行为等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具体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简言之,核心素养是一种认知,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又包括在价值观念和学科应用上的一些能力。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自我管理、道德认知、法律意识、国家认同和社会参与等。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当在把握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科教学的广度,以使学生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应增强“立德树人”的意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思路,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受年龄制约,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同时思想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学生的行为出现一定的偏差。新课改大背景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应契合生活内容,采取生活化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引导,使理论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善恶是非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阐述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志红 《天津教育》2022,(22):174-176
<正>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包括: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理解能力、规则意识、实践能力等。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紧紧把握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具有交互性、自主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探索与思考,在交流与探索的过程中获取课程知识,形成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思想及道德意识,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长为健康、积极、独立的优秀青年。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极易受到各类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极为重要,教师要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真正建立核心素养下的高质量课堂,切实加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深植到学生的心中,以成为指引学生成长的重要理念。这实际上也是事关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问题。初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以之打开核心素养培育的大门。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形成的"体验加反思"的教学思路,即在教学中赋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法治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而生成法治观念,这是有效的教学途径,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法治观念的培养,应当是一个走向学生主体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家国情怀。小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形成包括具有全面系统的政治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政治情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最终外化的政治行为,它们分别构成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基础、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依托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师应基于认知强化,巩固小学生的政治认知;依托情感教育,孕育小学生的政治情感;借助榜样激励,强化小学生的政治信念;投身实践体验,促发小学生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