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年来一直存在因合作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而导致合作关系松散、合作效能低下等问题。校企利益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突破以往"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着力于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双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实现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黄蘋  陈时见 《教育科学》2020,36(2):76-8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律。研究发现,升格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招生制度、课程体系等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圈子。高职院校没有实现校企利益对接,企业校企合作内生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没有形成利益责任共同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构建校企功能互补耦合、教育责任拓展、业务相向渗透的深度合作模式,具体改革路径是: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同体,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制定校企人员互聘交流和实习管理责任分担制度,加强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摆脱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需要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与责任。校企合作实质是各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寻求“合作共赢”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各利益主体在共同体内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其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职业院校和企业是直接参与者。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院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主体责任,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落实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主体责任的有效措施: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三级责任体系;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体系,降低校企双方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校企合作评价与激励机制,督促各级责任主体履行责任;提升治理水平,实现主体责任落实常态化。  相似文献   

6.
校企耦合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互动互促,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双方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决定了校企共赢的程度。借鉴网络组织关系,探讨了作为系统交互活动形式的校企行为。从确定共同利益基点、探讨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耦合一互惠共赢机制等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分析,提出要在政策体制、参与机制、运行机制和文化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校企耦合一互惠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校企合作面临着组织层、理念层、利益层以及文化层等多个场域的博弈,二者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显现出企业"不想为"、学校"无力为"、双方"难有为"的冲突表征。要想有效缓解校企合作冲突,应着力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博弈整合,树立复杂性的校企合作思维,搭建服务性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问责制的校企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所谓“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是指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教育利益等。“共同体”是指双方或多方在理性估算的基础上.以不同方式结成的类似利益联盟式的行动体.互利共赢是这个行动体中利益不同的双方或多方联合在一起的动力所在。“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以互利共赢为前提。以契约和协议形式建立的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实体或实体联盟.其核心是校企利益共同体.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形式.其特点是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完善职教立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总结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剖析成因并提出以下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措施:明确校企双方利益责任,创建校企共荣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对接、考核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校企融合共同体,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校企之间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异向性、合作上的松散性和懈怠性等现象。需要从观念、利益、环境三方面寻找二者异质因素的耦合对策。职业院校要破解校企合作困局,必须找准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给力"点,敦促政府做出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是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运用引企入校的资源集聚效应,通过课程嵌入、教师嵌入、学生嵌入和管理嵌入,构建专业教学过程全程嵌入企业真实外贸业务流程的嵌入式校企利益共同体,开展实战教学全程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由于相关方——学生、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不同利益格局,导致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难以建立。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构建校企合作相关方利益共同体的联动机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此过程中,政府不能缺位,应主导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分散在社会各界的职业教育资源能长期、有序、可靠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所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探讨通过完善校企作体制机制,以校企共建国家级实训基地为切入点,共同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纽带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校企双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合作长效机制,有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的一种探索,校企双方功能性需求的相互嵌入与满足则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动力来源。“嵌入式”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直接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学校师资、人才培养等搭建平台。要完全利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必须注意处理好校企双方的关系,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监督机制以及防止出现形式化的“嵌入式”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存在模式单一、目标模糊不清、资源互通机制缺失、组织结构松散等问题.对此,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从丰富产教合作模式、厘清校企合作育人目标、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议的实际法律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合作协议法律性质不明;二是校企双方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三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和观念赋予了企业逃避职业教育责任的正当性。要使合作协议起到相应的法律效果,必须要澄清问题的本源———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是企业的天然职责。基于此,建议修改各层级相关立法,构建一套完善的校企分工合作、共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校企合作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点。这样的合作不仅仅体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关系,还不能缺少合作真正的主体——学生与企业、学校的利益关系,三者兼顾,三者不可少。如何调动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者的积极性,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使整个合作过程形成良性循环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参与办学的主体不协调以及校企双方利益保障机制缺失的弊端,遮蔽了学校与企业的主体性,形成缺乏效益的象征性合作。应该以“跨界思维”或“综合思维”的思路在职业教育中构建新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以学校为主体的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联动模式;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共同体模式;企业与学校办学的一体化模式;集团化的多元主体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消除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需要厘清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关系。研究表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决定了其在校企合作中不同的角色定位。其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企业和职业院校是直接参与者。实现校企合作的功能,关键是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