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践,从学生实际获得的角度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进一步编码、分析,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模型。梳理出了学校氛围、家庭参与、评价机制、实施路径、行动策略和学生发展等6个主范畴,并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形成了由直接因素、支持条件、中介条件、驱动因素、结果等要素构成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复杂过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家庭参与是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是评价顺利开展的推动力,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为适应学生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大学应积极推动学生事务管理改革。美国一流大学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以及两所学校的案例,诠释了美国一流大学将丰富学生体验、助力学业成功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新使命;将支持学生参与校园治理、学习成果评估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模式;将建设能力素质匹配度高、适应性和稳定性强的专业队伍,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支撑。我国大学应更新理念,重新认识学生事务管理的使命和职能;系统规划,全面对接高校发展战略制定学生事务管理战略;聚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和学生事务评估的价值功用;强化支撑,为学生事务人员开辟全方位的专业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3.
当前,许多高校已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了学分制、推行素质教育等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当中,学校及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各种扶植、支持、激励政策。学生社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抓好第二课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课程参与:内涵、条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的学生课程参与内含包括由基于传递走向基于发现的学生形象,由静态构成走向动态生成的课程观,以及由储存灌输走向解释指导的教学观等相互联动的三个方面。促进学生课程参与需要满足学生自主、能力和归属的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提供有效的支架,整合学生行为、情感和认知维度的参与,并提供多方面协同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中,可通过创设积极且支持性的学习团队,吸纳学生与教师共同做出课程决策,安排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设置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以及引导家长为学生参与课程活动提供支持等,促进学生课程参与。  相似文献   

5.
李月美 《文教资料》2007,(31):102-103,159
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尽量多地给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对他们进行积极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学生参与校园公共事务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高校校园,这一模式被称为参与式民主机制,通过鼓励学生适当地参与校园公共事务和校园民主决策以体现和培养个人的公共责任感。本文研讨了在当前高校管理改革和实践中,适当引入参与式民主机制以加强高校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可行性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社区学院学生成功课程的历史背景、课程内容和开设实例,分析学生成功课程在美国社区学院开设的裨益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推进新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担保学生贷款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国家担保学生贷款政策自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主要经验有:政府为学生贷款提供担保、灵活多样的学生贷款项目、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银行参与、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及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贷款回收等。美国国家担保学生贷款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比较相似,他们的经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生评价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3次组织学生参与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方法、手段、效果”等方面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状况提供了确切的信息,为教师管理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0.
化解知识学习与学生发展悖离的现实困境,需要思考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和过程等问题,促成知识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联为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知识为学生发展提供可能条件;知识学习活动为学生发展创造现实条件;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建构必要条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在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的,经由整体感知知识的初识阶段、自主建构知识的互动阶段和知识与素养互契转化的融合阶段,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岳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49+154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锻炼参与为手段的群体文化。它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把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各种文化有机地融入体育活动中。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对广大学生的举止行为产生较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征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尹丽萍 《甘肃教育》2008,(13):18-18
一、学生参与评价的好处杜威在《教育资源的使用》引言中指出:“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中,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努力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白评提供机会,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性和多元化教学评价正逐渐取代传统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已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既对开展高职学习过程性评价提出了要求,也为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研究高职学生网络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学习过程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期望效应,产生自觉的内驱力“给予学生某种期望,最终就能获得所期望的结果。”期望作为一种教育信念,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没有积极的期望,就谈不上成功教育。教师如果把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作为外在诱因,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体验到成功,就能唤醒他们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自动提高他们对后续目标的自我期望水平,并扮演起自己认定的成功者形象,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使自我期望得以实现。期望效应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自我期望功能。只要学生能充分调动自己内部动力机制的自我期望功能,他们就能在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校园排舞大赛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排舞大赛过程中对学生行为产生影响因素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在校园排舞大赛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排舞大赛对学生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排舞大赛在提高学生多元参与、自我约束、相互尊重、学习创新等方面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生成功包括在学期间的成功和毕业后的成功。促进学生成功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使命。新生研讨课、学习共同体、本科生科研、服务学习和顶点课程等高影响力教育实践,对学生成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纳入课程体系中。为充分发挥高影响力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成功的作用,大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些实践;同时,在设计和实施这些实践时,既要完整把握这些实践的基本要素,又要根据学校特点进行必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等教育扩张时期的学生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生评价肇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的哈佛大学 ,兴盛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大量研究表明 ,学生评价完全可以有效地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 ,但班级大小、学生期望、学科领域、课程类型、教龄、教师个性等对评分也存在一定影响。学生评价的偏差也值得引起我国高教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苏萍 《现代教育科学》2014,(11):148-150
学生的态度和意见在我国现行高校教师考评工作中不被重视,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评价效果差强人意。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考评工作,应从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建良好的学生参与环境、健全校园信息公开制度与教师考评结果反馈制度、厘清学生参与的程度、重视校友的评价等方面着手。同时,高校也应谨慎看待、运用学评教结果。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起,美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性参与调查中心开展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性参与调查".此调查以师生互动质量、学生学业挑战程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教育环境支持度五项为调查基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学业情况和满意度等三类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应用于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绩效问责及评价的参考以及为学生及家长择校时提供参考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学生期望与学业成败互动关系模式进行调研,认为无论是学业期望还是职业期望,学困生自我期望的水平均低。且两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对有关学生期望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表现,认为现实的学业水平高低状况是期望互动的逻辑起点,学生期望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性过程,从学生期望的作用机制来看,期望对于学业成败有显著影响;对学生期望问题在教育实践上的意义和实施进行探讨,认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期望以及尽量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学生应充分发挥期望的自我能动性,家庭必须通过合理方式传递合适的教育期望,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并将其期望中的“问题”纳入到教育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