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梳理之一:昌耀的生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耀是中国当代学界生前和身后都备受关注的少数诗人之一。本认为有必要准确、系统地将昌耀生平资料的整理工作纳入昌耀研究的整体视野之内,以便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昌耀的生活;更深刻地接受和评价昌耀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2.
昌耀及其诗歌的价值是一个逐渐被认识的过程,今天,其作为新诗史上大诗人的地位已被肯定,但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昌耀诗歌及其生平资料的分析研究还远未达到充分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是党和人民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文献史料的研究实践和工作经验,开始逐渐形成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本文试对这一学科的进展作初步探索,以便对学科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李益是中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前期生活较为坎坷,晚年则较显达。两《唐书》皆有传,另有其它史料载有李益传记材料及遗闻逸事。这些史料虽有助于了解李益生平,毕竟语焉不详,况且漏载及讹误亦所难免,因而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深入细致地考证。 近年来,对李益生平的研究取得了不小成绩。卞孝萱先生《李益年谱稿》(载《中华文  相似文献   

5.
刘应秋三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继猛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15-20,26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应秋的生平事迹加以考证:一是考证其家世。主要考察刘应秋与安康刘姓文学世家的关系;二是考证其履历。主要根据刘应秋的诗作及其序文,对有关其生平的史料加以梳理,整理出他的生平履历;三是考证其交游范围。主要选取与刘应秋过往甚密者加以分析,突出这些人物对其生平及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10年来有关殷夫史料的发掘和殷夫作品的出版,澄清和纠正了好些有关殷夫生平、特别是他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史料,避免了今后出现以讹传讹的失误现象,为进一步提高研究殷夫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证。  相似文献   

7.
晁嵩 《文教资料》2011,(36):171-172
廖景文是清代中期著名戏曲家,但学界对其生平事迹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极不充分,目前只有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中对其生平资料的考证较为详细。经笔者研究.发现廖景文生年应比邓氏的结论早三至四年,而关于其生平、家世的情况,均有一些史料可以补充现有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认为:“诗品出于人品”。作家的个性与其文学创作的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一个作家个性的把握与对其创作风格的研究密不可分。这种理论对研究萨都剌同样适用。因各种历史的原因,现存史料中有关萨都剌生平和个性的记载甚为罕见,这给研究,把握萨都剌的个性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难。本文从考察萨都剌交游入手,力图从侧面探知萨都剌的个性。然后将对萨都剌个性所做的推断与现存史料中弥足珍贵的有关萨都剌生平的记载相印证,概括出一个较为符合萨都剌个性实际的结论,并期望这种结论能有助于对萨都剌诗歌创作风格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张九龄研究领域相关史料的甄辨,对张九龄生平籍贯、科考及主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或未曾引起注意,或没有细致比勘,从史料角度重新提出,加以讨论,对张九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偃师市城西南的偃师商城博物馆有一方刻有"大唐故严府君墓志铭"的碑,该碑记载了墓主的姓名、籍贯、家族、生平经历等多方面信息。此墓志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为人们研究隋唐人名、地名、官制、地理沿革增添了新的史料,填补了史料的不足,证实了史料的正确。  相似文献   

11.
陈师道一生仕途偃蹇、生活困顿,生平经历与本朝前辈诗人梅尧臣有着惊人的相似。诗歌创作方面,陈师道曾受到过梅尧臣的影响。闭门觅句、喜好苦吟传承着梅尧臣做诗力主于勤、精雕细琢的写作特征,诗中追求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审美趣味和以此为目的所采取的创作手法则直接效法梅尧臣。另外,陈诗讲究真情实感则是对梅诗核心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词创作为主,而在词学理论方面遗留下来的材料比较少,因此向来被人所忽视。但作为南宋词坛巨擘,辛派词人领袖,缺少思想和理论支撑的辛弃疾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辛弃疾对词体的观念大概有以下几点:以气论词,人词为一,风格雄健;词以陶写,记写行藏,不平则鸣;书寻旧锦,词裁新碧,锤炼出新。深入探讨辛弃疾的词学思想,对于研究其人以及辛派词人的创作乃至南宋词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放在《中山诗话》中认为,晏殊词与冯延巳词一样具有可歌性,而不是晏殊词继承冯延巳词风格;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中晏元献一句出现晏几道的词句,当确为评论晏殊而非晏几道,只是其后的词句将晏几道词误记为晏殊词;李清照《词论》中批评晏殊词有“以诗为词”和“不协音律”两项,前一项已确证,而后一项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二入长安,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历程,虽然政治上没有大的发展,但却触及到了唐代的上层社会,认识到了上层社会的真实面目,对他的性格及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究李白二入长安时的诗歌创作对研究李白在长安的生活及思想状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对后世影响甚远。他提出诗歌应抒发"万古之性情",更多地去表现社会人生,实现个性的共性化,这不仅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反思历史传统的结果,也是符合文学规律的可贵主张。  相似文献   

16.
《读杜心解》的诗歌鉴赏理论基础主要有二":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其中",以意逆志"表现为三点:以心会心,通观全篇,辩证运用注和解;"知人论世"表现为三点:关注时代背景,关注史事,注重对地志、天官、天文、名物的注释。浦氏将两种诗歌鉴赏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达到了最好的诗歌批评效果。以此观照杜诗,浦氏的《读杜心解》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诗人诗歌、书信和相关评论等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追问弗罗斯特深层生态意识的形成:一是弗罗斯特的宗教信仰;二是弗罗斯特的阅读体验;三是弗罗斯特的人生阅历。  相似文献   

18.
丘逢甲一生跨海峡两岸,且有出游南洋的经历,作为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对其诗歌研究具有起步晚、范围广、欠深入、争议多等特点,从对其人其诗研究的历程着眼,主要梳理了大陆及台湾有关研究线索,并通过对其诗歌研究特点及现状的讨论,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抒写了一曲献给传统女性的赞歌。传统女性不仅将丈夫视为人生伴侣,同时对其怀有一种母性爱。因此她们在婚姻生活中表现出善良纯朴、无私奉献、牺牲并且不求回报的特点。这种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源于路遥所受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童年经历的坎坷。但是传统女性主体意识的匮乏,反映了路遥在女性问题上的保守性与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义理、文章、考据”相结合,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史学考史、论史、重视史料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构建研究方法写作体系,部分结论的推导过程上也借鉴了归纳、比较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在编修清史上,对传统正史编写组织形式、体例变动、编修步骤这些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上,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也多有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