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荆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中国农谷"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荆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很快,但存在政策支持不到位、土地流转体制机制不畅、经营主体水平不高、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创新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政策扶持体系、土地流转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利益联结机制,以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重点。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与我国三产融合发展内涵一致,其中政府扶持、农旅融合、经营主体培育、人才培养等经验,对促进我国农村三产深度融合有着借签意义。基于我国国情及日本经验,本文提出政府全方位加强支持力度、多模式强抓农旅融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鸡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求的解决和法律风险的防范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通过对荆门市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发现近年来荆门市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基本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但还存在着贷款难、贷款贵、有效担保难以落实等系列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加强自身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快信贷模式和产品创新,政府要创优环境,三方协同创新,共同破解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5.
左璐 《职教通讯》2018,(23):55-60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规划的重要战略蓝图,为谱写绿色发展篇章,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来源之一,以精益求精的职业"工匠精神"锤炼新时代的职业农民,以期生产高质量农业产品、塑造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形态。新型职业农民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农民创新脱贫增收方式的助推器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精神驱动器,因此,必须坚持以政策扶人、呼吁以经济助人、注重以文化树人与力求以教育塑人,持续铸就新型职业农民扎根农村、专注农业的"工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价值观、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市场理论、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中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教育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文章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概念界定入手,重点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历史逻辑,根据我国对俄农业经贸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对俄农业经贸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及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就现代来看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样培育一批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以及熟练技术的职业农民,能够运用合理的管理理念通过专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因此,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来推动乡村的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2004—2015年的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VAR计量模型,探究以农业财政支出、农业总贷款额、农业总保险额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效益产生正向影响,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效益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基本不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发展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拥有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比较收益低引致的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步显现;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受教育程度提升缓慢使得农业劳动力质量问题愈发突出。这种状况会从多个方面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体表现为:非"休耕"的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农田水利设施投工不足,削弱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农产品品质下降,不利于农业提质增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困难,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乡村振兴的农业劳动力问题破解路径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必要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制约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抵质押缺乏、土地流转不规范、资金支持与需求不匹配、农业保险保障不足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信贷政策引导,推动商业银行应调整经营战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强增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满足水平;加快财政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为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