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准则,认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列宁《论合作制》的理论。但70-80年代学术界研究证明,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与列宁合作制理论很难说是一脉相承。按照列宁《论合作制》理论,农业合作化是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苏联在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方针。在确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时,尽量注意到列宁在…  相似文献   

2.
列宁农业合作社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可贵之处在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农业合作的思路,将农业合作的共耕制思路转变为合作制思路,从而使列宁农业合作社思想内容不断完善,并表现为演进的流变性特点,即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有重大变化。可以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有关农业合作社的论述体现了其思想的原意。列宁农业合作社思想对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这主要在于: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加强合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关于“过渡时期”问题,最近理论界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讨,我们也谈点看法。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在十月革命后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分析和科学的预见上,而是受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社会实践的检验。一九三六年,当苏联农业集体化和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斯大林在全国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在苏联,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和资产阶级已经消灭了,过渡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从此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斯大林的这一观点载入了全国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宪法。我国建国以来,围绕“过渡时期”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最初,肯定斯大林关于过渡时期的论点和苏联的社会实践。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以这种观点作为指导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托洛茨基与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洛茨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既有一些真知灼见 ,又有明显的矛盾甚至错误之处。他深刻提出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关系 ,在经济落后的俄国 ,工农之间、工业内部都要按市场原则办事 ;但又认为市场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方法 ,在存在大量小生产的条件下 ,市场的发展会导致两极分化乃至资本主义复辟。他认识到 ,只有将来的社会主义才有条件实行计划经济 ,在此之前应长期活跃市场关系 ,但又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为忽视计划造成的 ,因此提出在执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要加强国家计划的作用。托洛茨基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他认为这是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和阶级基础、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根本保证 ,但他的工业化战略不同于我们所说的“剥夺农民”、“超工业化”。在农业政策上 ,托洛茨基虽说拥护列宁的合作化计划 ,但又不把它作为发展农业的长远大计 ;他为农业提出的根本出路是农业集体化 ,然而他却强烈反对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指责它违背经济规律 ,危害极大。对于托洛茨基新经济政策思想中严重的“左”的倾向 ,我们应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七、“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 这是鲍罗廷在大革命时期的一句名言。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为此作了许多贡献。他以列宁、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有关农民的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对土地革命理论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许多震聋发聩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彭湃、毛泽东等都可被称为中国农民革命理论的思想先驱。遗憾的是他是一位不彻底的“先驱”,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他竟然背弃一贯的主张,而且未做出任何合乎逻辑的解释。鄹  相似文献   

6.
在苏联这样一个农民人口占优势的国家里,怎样认识农民问题,斯大林和布哈林有着不同的看法,分析二人思想,可以预见后来党的政策及其变化,同时也可以说明三十年代初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展的必然性。关于怎样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认识农民,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多数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的,他们没有详尽地论述农民问题的地位以及无产阶级国家对农民的政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面临的任务却是要在农民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肯定农民,说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由于列宁逝世过早…  相似文献   

7.
农业走向社会主义,实现集体化,具有不同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发展有两次飞跃。其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合作社思想,不仅第一次从实践上开始了小农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打开了社会主义农业商业化的局面。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思想发展的新形式,它把市场体制化引入集体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一国建成”论评析刘文汇众所周知,列宁逝世不久,斯大林就提出了在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并导致了联共(布)党内的一场公开论争。对这场论争,我国理论界历来都肯定斯大林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而且认为他的“一国建成”论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一国...  相似文献   

9.
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的炮火中刚一诞生就颁布了《土地法令》,宣布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并按农民的要求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列宁一贯认为,平均主义不可能防止两极分化,农民不应再照旧生活下去,只有共耕制才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一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内容列宁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是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实践中,对小农占多数的俄国如何巩固工农联盟,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提出过种种设想并制定了具体政策。这就是以其名著《论合作制》总其大成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合作社运动不是无产阶级的独创,它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存在和流行起来。在俄国  相似文献   

11.
苏联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实行排挤和消灭的过程。斯大林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初步探索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致与和谐的关系。问题在于,斯大林把和谐看成是无矛盾,甚至“完全一致”,这就使得他的认识不仅偏离了唯物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形而上学,而且也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斯大林的错误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列宁 1921-1924年农民思想演进中就充满了人文精神.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意味着农民生存主体的回归;从共耕制到合作制体现着对农业迂回过渡中的以人为本;从经济政策到文化政策的转变蕴含着对农民发展的关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以此为借鉴,不断弘扬人文精神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线,以农民利益为本来实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促进农业的稳定增长,以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一直成为建国后事关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以马列主义合作制理论为依据,以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借鉴,努力探索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不少具有创建性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中,既有对苏联过渡时期列宁和斯大林两位苏联领导人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继承,也有对其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在《国际共运》1985年第3期上看到了王恩保同志的论文:《列宁没有明确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单从题目看,觉得也还近乎史实,说没有明确提出“什么”,并不等于说没有“什么”.但读过文章内容,始知全是对它的否定.这就引起了我重新学习列宁、斯大林有关著作的兴趣.也许是各自的体会不同,感到有话要说,故作此文与王恩保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斯大林对生产关系内容的界定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观点不一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对生产关系的内容界定的历史考察,充分说明了斯大林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观点是一致的。应该把斯大林对生产关系内容的“三分法”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环说”结合起来给生产关系下定义。斯大林对生产关系内容的界定存在一定缺欠,需要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6.
读者看到上面这个题目,似乎让人有些不得其解。那就让我们慢慢地展开叙述,你就会了解其中的原由。斯大林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前苏联革命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逝世后。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国内外的阶级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国内坚持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在30年代后有千百万人(大多数是军队高级干部),被斯大林以叛国罪处决。因此,斯大林以独裁者的身份栽入史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农业发展迟缓,其根源在于发展农业的体制上存在严重问题,这是由斯大林时期超高速工业化政策所产生的。本文分析了斯大林时期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赫鲁晓夫对农业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并在分析比较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揭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局限性及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列宁真的提出过“一国建成”思想吗?》一文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认为否定列宁在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思想是错误的,把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混同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列宁时期,在严酷的国内外形势下,初步建立了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压制了民主,为斯大林个人集权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体制还导致了官僚主义的盛行.为克服这些缺陷,列宁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但均未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集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作用,通过从不同方向上串联起“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关系,推进乡村建设,要以系统的思维对待农业集体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过程,通过实现二者的双向建构实现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