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一篇序 ,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晚年作品。该作品用记叙方法讲述了晋太元年武陵一位捕鱼人因捕鱼而迷路 ,偶然间进入“桃花源”的情节。通过叙述“捕鱼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动人的图画 :“土地平旷 ,房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画图清新 ,自然和谐 ,能使人感受到这是一幅和平宁静 ,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其中“往来种作”突出了人人的辛勤劳作 ;“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丰衣足食”的…  相似文献   

2.
东晋诗人陶渊明,用文学作品构想和描绘了桃花源式的和谐社会,图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场景,体现了人性、人情和风俗的和美。透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体察到陶渊明的思想中潜藏着强烈深厚的“和谐意识”。“和谐意识”是其复杂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到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既要反对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态度,又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最根本的是要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积极地尊重、顺应、利用自然规律。人与人和谐相处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的必然需求。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中,彼此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式化解各种矛盾,逐渐积累共识,最终达到相互理解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两千五百年前,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和气生财”、“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类似对“和”的阐释在中国典籍中层出不穷。“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但只要留意,也可从语文课文中找到,人与人之间如何和睦相处,人与动物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选人了《桃花源记》,课本对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句中“外人”的注释为“指桃花源外的人”(即像渔人一样的晋太元中人),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的意思一样。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和谐哲学”。“和谐哲学”的核心,在于倡导一种互助、合作、团结、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以“和谐哲学”为指导,把和谐作为一种根本和长远的价值目标,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坚定不移地朝着社会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顾月华 《云南教育》2008,(10):15-15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选人了《桃花源记》,课本对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句中“外人”的注释为“指桃花源外的人”(即像渔人一样的晋太元中人),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的意思一样。其实将这里“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外人”解释为“另一个世界的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都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校园”,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和谐教学”,师生建立起稳定和谐的“情感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情感场”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关系融洽,进而消除对数学的恐惧感、厌恶感,让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和谐”理念后,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曾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新形势下、新阶段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更为崭新的要求。结合工会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施好“567”工程,即:树立“五种观点”、提高“六种能力”、建立“七项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和谐精神与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精神,包括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团结、顾全大局、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试题设计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学经济”是一种背靠美学而面向经济的新理论,强调创意与创新,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达致“诗意的栖居”,旨在探索一种以人为本,人的精神与物质和谐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之道[1]。大南坡计划是一个涵盖了美学实践、自然教育、地方营造、社会美育、建筑活化、景观设计、展览实践、产品与空间创新等各种活跃动能的联合体[2]。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话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小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理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问题,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起“环保小卫士”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引入和谐理念,把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在创建和谐大学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而“两课”教学的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一、构建和谐社会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2005年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古今中外的哲人,曾留下了探究“和谐”思想的记录。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内容与古代和谐社会有所不同。和谐社会的内容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本质是相同的:人们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同…  相似文献   

15.
《桃花源记》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意思是桃花源的人们,不管男女,穿戴服饰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们一样。人教社版的《教学参考资料》翻译说:“他们的穿戴都和桃花源外的世人一样。”桃花源人的服饰与外面世人是否一样?这个问题,在一些语文刊物上有好多文章作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把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学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与自然理应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道”是“天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和谐相处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谐相处。要做到和谐相处,需要人们加强个人自身修养,掌握和谐相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其起源之初就是和自然界共存共荣的,从而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大自然文学。人们将自己美好的原型,将丰富奇异多彩的自然世界,谱写成壮美的诗篇。为了求得与自然的相处、与自然的相融、与自然的相承、与自然的对话与交流……于是便有了与自然和谐的第一要素———考察大自然。人们逐渐领悟到生态平衡的意义:一是人类本身的生态平衡,这主要指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二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达到最高境界,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共存———“天人合一”。人类在达成共识之际,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往往会调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迎接、去挑战、去探索、去感受自然,使生命充满活力,闪耀着光华,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亮色。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大力神”力拔千均,勇猛无比,始终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一旦离开给予他力量的“母亲”——大地,他就手无缚鸡之力,一击而溃。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力神”要想永远不败,就必须以大地为依托,始终与大地保持密切联系。同样的道理,人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子的“天人合一”与荀子的“人定胜天”。本文试图以哲理进行浅要分析,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