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受限的理性",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儿童道德认知基础上的道德情感结出的硕果.由于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2.
习俗作为世代沿袭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反映了某一群体共同拥有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习俗与道德具有同源性,它具有天然的道德特性,与儿童道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习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通过伦理道德精神熏陶、群体情感浸润以及行为规范约束,促进个体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丰润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习俗不同于道德,良俗才具有育人价值。学校需要引导儿童对习俗进行理性审思,辨风正俗,充分挖掘习俗性道德资源,依托日常教学与开发特色习俗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习俗德育活动,引导儿童广泛参与社会习俗活动,构建习俗育人体系来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儿童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伴随着游戏,儿童不断体验外部世界并获得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影响其社会性发展。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认知能力的成长使游戏也具有了阶段性。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游戏兴趣更倾向于规则性游戏,被社会道德原则所浸染的游戏规则影响着儿童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成长。教师不仅仅是游戏的旁观者,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在游戏的道德渗透中逐渐培养道德精神。因此,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自主的、实际的道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4.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他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的强调,以及其"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对我们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是一种表达儿童情感,能满足儿童道德人格成长需求的文学样式。道德人格是作为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儿童文学以其价值时空、镜像反映、追求超我、情感宣泄、审美图景来显现道德意识,唤醒道德情感,完成儿童道德人格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道德成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按照一定阶段,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早期儿童进行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其理性原则是不能被理解的。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把握儿童道德成长规律,以实现道德习惯与道德理性的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按照一定阶段,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早期儿童进行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其理性原则是不能被理解的.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把握儿童道德成长规律,以实现道德习惯与道德理性的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10.
儿童道德情感培养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从儿童自身发掘道德情感培养的生长点,为儿童创设良好道德情感培养的家庭环境和建立有利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朱小蔓教授认为:个体道德的发展不仅是道德认知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也是道德情感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情感在道德成长中具有十分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柴华丽  王瑾 《文教资料》2010,(36):170-171
家庭伴随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人们自降生便生活在家庭之中,与家人发生人际关系,产生情感。这种情感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伴随人的成长过程,对人的道德习性的养成起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克服消极的家庭伦理情感,培育积极的家庭伦理情感有利于儿童道德习性的养成,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道德情感在学生道德行为养成中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教材道德情感的内涵,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自我成长,从而赋予思想品德课堂道德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道德教育大多停留在认知教化上,道德行为脱离情感背景从来不会得到坚持,道德规范的一切调控是通过情感因素发生展现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看重,并相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情感培养模式,体现了许多共同的理念。由此结合众家研究提出道德情感培养的五个基本理念:实践体验,自主生成,生命体谅,理想情感价值,环境熏陶与成长沟通。实践体验是道德情感的基础起源,自主生成是道德情感的发生核心,生命体谅是道德情感归结灵魂,理想道德情感价值是应时代所需的道德情感倡导方向,环境熏陶与成长沟通是青少年道德情感成长最直接的摇篮。  相似文献   

15.
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道德体验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体验具有亲历性、反思性、整合性和不可传授性的特点。关注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是寻求支持道德学习的条件。生活中处处有体验,但不是有生活就有体验,回归生活世界,开发体验式道德学习资源,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所在。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一是把握“物镜”生活,使学生体验到道德就在身边;二是创设“情境”生活,在情感体验中丰富道德智慧;三是开发“意境”生活,让学生在艺术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家庭在培养儿童道德情感上具有学校和社会所没有的优势,然而现在家庭的德育的教育方式却忽视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孔子"礼"、"乐"、"诗"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在家庭德育中对这一思想进行借鉴,将大大的有助于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及逻辑、道德境界、价值判断等三个层面对“次道德”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可认为“次道德”是一个虚妄的概念,不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或者说“在玩中长大的”,在游戏中,儿童不仅仅是身体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的道德人格也是伴随着游戏逐渐养戍和完善的。因此,游戏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的载体和资源,它蕴含着道德教育的契机。本文将从分析游戏的特征入手,来阐述通过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齐素 《华章》2010,(25)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中介,而范畴作为道德情感的基本概念,是人们进一步认识道德情感的工具,只有明确了道德情感的范畴,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所以研究儿童道德情感的范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道”为“德”之本体,“德”为“道”之功、“道”之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问题情境、已有经验、学习活动、真实体验、师生互动”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成长,在道德认知中提升,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