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如果周瑜不借助东风发动火攻打败曹操,东吴很可能为曹操所灭,孙策的妻子大乔、周瑜的妻子小乔,两位著名的江东美女就要被掠到铜雀台做曹操的玩物了。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杜牧曾作《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的“二乔”指孙策、周瑜的妻子,史称大乔、小乔。《三国演义》中的二乔故事,是作者根据杜诗虚构而成。孔明为了促成孙刘联合,对周瑜谎说曹操曾发誓要夺得江东“二乔”,置于铜雀台,以乐晚年。为让周确信。孔明还背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其中有两句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件事被称为“孔明智激周瑜”。《三国演义》中,在《宴长江曹操赋诗》一回里,作者又让曹操亲口说出想得到“二乔”,以此与孔明之言相呼应。 但一查史籍就会明白,孔明、曹操之言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历史上,曹操建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是赤壁之战后的第三年。而曹植的《铜雀台赋》写成于该台建成后的两年。可见,铜雀台与赤壁之战根本无关。孔明所念的两句诗也是赋中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3.
汉末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战败引兵北归。于是孙权坐领江东,刘备经营荆襄,并力图向西南发展,从而一举奠定三足鼎立局面:三国时代由此开启帷幕。赤壁也因此成为划时代的历史名胜,后世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凭吊历史,缅怀英雄,抒发豪情,展望未来,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文佳章,其中李白、杜牧的《赤壁诗》尤为著名。前者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后者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而自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出,俨为翘楚,…  相似文献   

4.
杜牧七绝《赤壁》一诗最后两句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先作假设——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再推演出结果——东吴就会灭亡,大乔和小乔就会被曹操抢去关在铜雀台。俄国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前半部分是这样写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美国海伦·凯勒《假  相似文献   

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棗——杜牧《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山名。共有五处,皆在湖北省境内。其中有两处最为著名,一处是今蒲圻县赤壁乡,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军队于此;另一处是在黄冈县城西…  相似文献   

6.
古人作诗赋词题咏赤壁,亦多歌颂指挥疆场,取得战争胜利的周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李白的《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相似文献   

7.
许凯的《彦周诗话》:“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大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相似文献   

8.
假设推演法     
杜牧七绝《赤壁》一诗最后两句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先作假设——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再推演出结果——东吴就会灭亡,大乔和小乔就会被曹操抢去关在锕雀台。俄国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前半部分是这样写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美国海伦&;#183;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文都是假设前提下的推演。毕淑敏《我很重要》也通过假设推演来突出“我很重要”这个主题。请看其中文字——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视野     
赤壁之战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历代文人雅士常借赤擘为题,托物咏志,发思古之幽情,不乏名篇传世。但它的地理位置究竟在哪里,却又不甚了然。“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几杜牧在《赤壁》绝句中,就曾把黄冈城之赤鼻矶误为古战场。后世文人便以讹传讹,如北宋苏轼即在今黄冈县作了《念奴矫·赤壁怀古》一词,语甚暧昧地沿用前说。那么,“三国周郎赤壁”到底在何处呢?目前主要有两种见解。  相似文献   

10.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国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又称"赤壁鏖兵",其熊熊的火光不仅照亮了许多雄姿英发的人物,改写了三国时代豪强纷争的历史,而且催生了不少怀今吊古的诗篇。晚唐时号称"小杜"(杜甫被尊称为"老杜")的杰出诗人杜牧的《赤壁》,就是其中极出色的一首。  相似文献   

11.
“了”字在古诗文中常用义为“明了”“了结”等,也作助词用,这些都为人所熟知,而它的“全然”“完全”之义则容易被人们忽略。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了”字,当作“全然”“完全”来理解,应该把这阙词的下片前三句读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说的是赤壁大战前,小乔刚刚嫁给周瑜,周瑜当年全然一副体貌出众、言谈卓绝的样  相似文献   

1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词坛的奇葩,脍炙人口,传颂千古。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的赤壁景色,“雄姿英发”的周瑜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创造了美的艺术意境。吟诵这首词,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结构美、图画美和语言美。结构美。这首词的结构是精巧的。它做到了古人最推崇的文章谋篇布局之法——起、承、转、合。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下笔写眼前江景,用以起兴。万里长江,汹涌澎湃,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这句便破题——“怀古”。承——_“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承“怀古”点“赤壁”,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  相似文献   

13.
(三)赤壁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岂页)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  相似文献   

14.
博凯 《中文自修》2008,(6):44-47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游历了三国古战场赤壁后有感而发,借景抒情。其实赤壁之战之时,铜雀台尚未完工,仅仅是这位风流才子想象而已。但是所谓的“东风不与周郎便”却反应了杜才子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倘若东风不在,那历史是否就要改变了呢?突如其来的东风帮助周郎完成了一次伟业,那周郎真是幸运啊!历史上的事情难道真都是这么偶然么?那所谓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是不是又是必然的呢?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孙策     
历来评价三国人物时,对孙策的历史地位是重视不够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他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之名句,又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对孙权推崇备至。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其不朽名作《赤壁怀古》中,尽情地讴歌了“雄姿英发”的“三国周郎”。但对这位开创东吴基业的孙权之兄、周瑜之友——孙策,却似乎较少提及。本文试就孙策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6.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苏轼《念奴矫·赤壁怀古》中的句子。不少注家都认为这几句刻画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雍容闲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表现出周瑜的军事才能和蔑视强敌的气概。然而“小乔初嫁了”一句又如何理解呢?因为众所周知,周瑜娶小乔不是在赤壁之  相似文献   

17.
湖北境内,名曰“赤壁”者有六处:汉阳、汉川、武昌、蒲圻、黄州、崇阳。黄州赤壁,位于黄州西北隅长江故道之滨。“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江山形势,颇似“三国周郎赤壁”。难怪在黄州做剌史的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诗中,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的赤壁写了。苏东坡被贬黄州,登临赤壁,抚今怀古,也权把黄州赤壁  相似文献   

18.
周定波 《湖南教育》2008,(11):15-15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编了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一诗(见25课〈诗词曲五首〉)。该教材给赤壁这样作注:赤壁,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赤壁(原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打开与之配套使用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9.
小乔同周瑜何时结秦晋之好,人们往往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据,认为是在赤壁之战之初。如人教社《教参》说:“写‘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见欣赏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新婚不久,春风得意。”其实,赤壁之战,小乔已是结婚十年的少妇。  相似文献   

20.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是苏轼的千古绝唱。开头写出的是这一名作的上阕后半和下阕前半,这是赤壁词的主体部分。赤壁词的主体部分描绘了一幅历史画卷,即“赤壁之战”的图景。诗人苏轼用“如画”的江山,衬托出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