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中夺目的奇葩。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涵泳,在背诵的基础上,再现诗词之境,领略诗词之气,体味诗词之美,了解诗词之精髓。  相似文献   

2.
诗词是抒情的艺术,诗篇中那浓浓的"诗情"是诗词之所以为诗词的重要特征,亦是诗词能打动读者的基础,诗词之美,美在深情。作为读者,只有被诗情"感动",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诗词之美。因此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悟诗词中的情感之美,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是中职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诗词王国。从古到今,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以诗来写战争之悲苦、爱国之豪情、情感之幽怨、美食之高雅。诗词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金庸浑厚博学的文化修养,更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武侠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吕坤认为诗词要“发乎情”、“写胸中自得之趣”和“我境”,要有“忧君爱国之意,济人利物之心”。在此理论的导引下,他创作出了反映下层人民疾苦、揭露社会弊端的诗词华章。他的诗词理论和诗词创作,符合社会现实生活的急切要求和诗词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明中叶诗坛词坛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教学,反复诵读必不可少,在诵读的基础上,造境亦不可缺。古诗词教学中的造境,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具体学情等,尝试场景还原、身份置换、问题激趣、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情感之根,体悟诗词的精神之魂,发现诗词的独特之美,挖掘诗词的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6.
"诗言志,词言情",诗词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寓言般的教育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性情和为人,能帮助读者绘就亮丽的人生底色。以平易流畅、简易雅美的诗词启智、怡情、崇德,在"润物细无声"中育人,学生易于接受,且效果显著。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今天,弘扬传统诗词文化,把原创诗词渗透到育人工作中,可浸润学生的"爱校之情""志气之怀""仁孝之道""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自2016年2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季第一场,至2018年4月4日第三季第十场总决赛落下帷幕,《中国诗词大会》可谓风靡全国,点燃  相似文献   

8.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于2020年春节期间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节目共十期。《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道德与法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课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细细品鉴《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可以从其中的爱国人物、爱国故事、爱国文化、爱国实践中找寻到答案。吴又存老师的文章保持了他一贯的风格,精心架构、用词考究,全方位、高水准、深层次为我们作了剖析,堪称大家之笔!  相似文献   

9.
言与意具有非一一对应性,它为古典诗词“味”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古典诗词在言意关系的张力系统中,具体呈现出素美之味、比喻象征美之味、含蓄之味和醇美之味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诗词与物理学分属于文理两大领域,诗词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借诗词来思考物理现象和原理,既能训练发散思维,又趣味颇多。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会物理现象之美、感受物理规律之美。  相似文献   

11.
诗词是一种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典型的意象抒发内心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诗家语”,通过诵读、借助想象深层剖析诗词的内涵,体会古典诗词之美。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紧扣“诗家语”,感悟诗词之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姚洪涛 《成才之路》2010,(24):45-45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是个发展的巅峰.盛唐文化孕育了太多的诗人,李白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是他让豪放和浪漫在这里延续,用他彭湃而又充满浪漫色彩的激情创造了诗词的奔放奇逸之美。李白的诗词中的浪漫、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更能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体会诗词的情感。激发他们鉴赏诗词的兴趣。因此,借李白等诗人的作品来感受诗词之美,是恰到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7,(4):42-48
叶嘉莹在解读与研究过程中,不但立足诗词文本注重审美意蕴的诠解,而且将之放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把握与析解,揭示诗词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意蕴与历史之维。以儒家文化观照中国古典诗词与诗学的审美特性,不仅可以揭示古典诗词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意蕴,而且也将拓展和丰富学界对诗词的研究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词以其凝练、优雅的气质,成为汉语言文化之中的瑰宝,占据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一席。然而,很多学生为学而学,对诗词解读缺乏兴趣,自然无法体悟到诗词语言之美。怎样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诗词解读上来,是教师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要让学生领略到诗词解读的乐趣,感受古人落笔之精妙,学会欣赏诗词之美韵。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古之诗词家在创作中注重苦吟炼句,因而便有诸多寄寓着主体审美理想、凝聚着华夏民族精神的诗词名句诞生当时并流传后世。可今之诗词创作界却明显存在着虽篇章众多却名句匮乏之缺憾,这就要求当代诗词家须本着借鉴与创新的原则,按着格高、情真、味厚、语工的标准,认真锤炼中华诗词新名句,努力铸造中华民族新诗魂。  相似文献   

16.
谢桂华 《课外阅读》2011,(1):192-193
传统诗词以其意境优美,情感含蓄,词采华丽,音律和谐,能很好地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建构学生人文品格而为高考所重。在高三诗词鉴赏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诗词鉴赏教学应突出一个“品”字,含荚咀华,方能品出关感,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如何品出诗词美感?本文从品意境之优美、品语言之精炼、赏表现手法之巧妙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古典诗词教学的现实困惑是: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教古典诗词,教学却往往是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少对诗词本身的深入解读,也没有很好地带动学生去仔细品味。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引入文本细读的方法,带领学生聚焦细节,勾连全篇、涵泳咀嚼、激发想象,从而品出诗词的结构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开播以来即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其宗旨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它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注重背诵,夯实基础;品读诗词之美,探索诗词之趣;立足生命体验,培养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9.
"弱德之美"是中国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在其多年的诗词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出的。在目前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2016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但是当前的古典诗词教学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文将用"弱德之美"这一理论来指导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更能体味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池明河 《考试周刊》2014,(61):14-15
毛泽东的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毛泽东诗词是一部宏伟壮丽的史诗,抒写伟大共产主义者的心灵轨迹和壮美情怀。本文主要论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