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本期杂志,大家也许会有些意外:怎么回事?一本国家级的学术刊物,居然会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而且排印在最醒目的目录页上。 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在逗小外甥女羽彤。羽彤还不足两岁,长得跟瓷娃娃似的,眼睛亮极了。大人问:“你是好孩子吗?”羽彤答:“是好孩子。”大人又问:“你淘气吗?”“不淘气。“羽彤答完,马上淘气地踢气球去了。显然,在小羽彤的理解中,淘气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实际上,又有多少父母和教师在反复叮嘱孩  相似文献   

2.
淘气儿童往往“让人欢喜让人忧”,并且往往“忧虑”大于“欢喜”。使家长们更为头疼的是,淘气儿童的比例似乎还在不断增加。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发出诸如这样的感叹:我家的3个儿子通通都是淘气鬼……我小时候可没有我家的小海茨顽皮……为了帮助为人父母者教育好淘气儿童,德国的几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总结了一些开明又颇富创见的家长教育引导淘气儿童的经验。A.不要让淘气儿童自感异常。要是家长常把“这小家伙太顽皮了,连老师也怕他”“这野小子的淘气是整个街区都有名的”,或“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淘气的孩子”等话挂在嘴上,顽童们…  相似文献   

3.
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因此我们先后组织了“儿童语文课程”“服务型课堂”“怎样了解儿童的需要”等多个沙龙,以深入探讨走向儿童为本的教学与课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发现,儿童到了三岁左右,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要求自己穿衣、洗手绢;要求让他去倒开水、拖地板;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怎么也叫不听。性格上执拗、任性。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和反抗,儿童的这种“反抗”一直会延续到四岁。成人往往叱之为“捣蛋”、“淘气”等等,实在是冤枉儿童。其实,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相对于青少年期出现的第二次心理突变,教育学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为什么会出现…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要么心理焦虑、抑郁;要么过分淘气、厌学甚至逃学。“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外出打工者的心头之痛,同时作为一个深刻、典型、严峻的社会问题,更是社会之痛、教育之痛。本期我刊将与一线教师共同来关注、探讨“留守孩子”心理与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我园引入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文馥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部委系统重点课题《儿童自主性绘画心理与创新教育新途径》,李文馥教授提出的“自主性绘画”新概念.就是引导儿童自选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自主性绘画着眼于儿童的创新,强调儿童自主,尊重儿童画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把儿童的自主和教师的良好指导结合在一起,以发挥儿童绘画的多种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儿童美术教育应注重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右脑。但是现实却未能如愿,教师在给儿童上美术课时,常常是自己作个范画,学生跟着画。这无疑使教学陷入了一个误区,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提高儿童的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及促使其个性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因此,要使儿童美术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就应努力做到“四不定”。一、不定形儿童绘画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儿童所独有的。在儿童绘画时,教师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列举一大堆“新颖”的构思,或者为儿…  相似文献   

8.
淘气是儿童的智慧表现孙荪孩子们淘气,往往惹得大人们生气。因之,许多少儿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而不喜欢淘气的孩子。在学校里,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偏爱,而调皮淘气的学生则往往成为老师批评、训斥的“靶子”。调皮淘气的孩子果真不是好孩子吗?其实不然!著名...  相似文献   

9.
给儿童“六个解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前主张给儿童“六个解放”。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必须撕下来。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双手能接受头脑的指挥.父母不要包办。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多看好的一...  相似文献   

10.
语文版课本七年级上册选用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对“儿童相见不相识”这句诗,教师用书以及大多数教辅资料都将“儿童”理解为“小孩子”,笔者认为欠妥。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听课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将自己摆放在学生的角度参与课堂教学。我时常会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孩子,我希望老师给我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答案是“儿童情趣”。我以为,“儿童情趣”是基于儿童心理特征.并能引起他们对课堂学习认同的一种情感和趣味。发掘儿童思维过程中的“情趣”因素,往往能够更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孙雯 《山东教育》2002,(12):62-62
一、树立新观念,正确地看待孩子在幼儿教育中“求异”被上升为教育目的,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教师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但有的教师受旧观念的影响,喜欢幼儿规规距距,顺从听话的“乖”幼儿,不喜欢“淘气”的幼儿,实际上“淘气”是儿童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的反映。幼儿淘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往往会给教师带来“麻烦”。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淘气是他们思维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正确看待幼儿,给予淘气幼儿以理解和宽容,以保持…  相似文献   

13.
张夫伟 《山东教育》2007,(10):14-15
反思当前的儿童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弥漫着过多的不可讨论性和不容置疑性。不可讨论、不容置疑的后果是毫无条件地接受。于是,教师和父母把“说不”这种行为认定为是错误的,不道德的。面对不可讨论和不容置疑,他们教给儿童的是不能说“不”.只能服从相照办。于是.听话和顺从成为了美德,成为判定“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标准与尺度。如果教育生活里充斥的是“必须”和“不得不”,那么教育营造的无非是一个精神的牢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待儿童中出现的淘气、恶作剧、撒谎的行为,通常的做法是口诛笔伐,甚至是严厉惩罚。殊不知这些“不良行为”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还有积极的作用。对这些行为,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分析,正确引导教育,而只是简单、粗暴、机械地对待处理,都可能强化儿童以上行为,促使儿...  相似文献   

15.
“淘气幼儿”顾名思义,指的是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有一定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幼儿。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淘气幼儿”.他们人数不多,但“破坏性”可不小。很多教师遇到这些幼儿都感到头疼,若多次耐心说教仍无效果,教师难免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训斥或处罚他们。这样的做法会让幼儿的行为暂时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16.
儿童“任性”问题初探赵勤在辽宁省一个儿童特点调查问卷中,有一题问:“爸爸,妈妈做的饭不爱吃时你怎么办?.”81.6%的儿童坚决地回答:“不吃”,且各有对策:“我把饭扔了”;“告诉爸妈走开”;“让爸妈买别的吃”;“要重做”;“‘让爸妈吃”;“去奶奶家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者要尊重未成年状态。”目前国际社会基本认同的童年概念包括:第一,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即承认其独立人格;第二,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不能将其当作“成人的预备”;第三儿童在成长期,应尽量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活。这是精彩的忠告,又是让人深思的警策。教育,往往把儿童视作“待超越”的初始阶段,一个尚不够“文明”的低级状态。父母、教师总是焦渴地期盼着儿童能尽早摆脱幼稚和单薄,“从生命之树进入文明社会的罐头厂”(凯斯特纳语),尽早地成为和自己一样,“散发着罐头味的人”,继而成为具有进入…  相似文献   

18.
儿童美术教育应注重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右脑。但是现实却未能如愿,教师在给儿童上美术课时,常常是自己作个范画,学生跟着画。这无疑使教学陷入了一个误区,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提高儿童的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及促使其个性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因此,要使儿童美术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就应努力做到“四不定”。  相似文献   

19.
高辉  高晓旺 《考试周刊》2013,(89):164-164
“留守儿童”队伍庞大,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关心他们。但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关照不多.有很多“问题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由于媒介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的“问题儿童”现象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针对“问题儿童”的对策,有针对性地为学校、家庭教育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带着“朴素理论”走进幼儿园,教育需要教师理解、接纳、挑战幼儿的“朴素理论”,课题研究表明:1.幼儿有他们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朴素理论”,需要我们成人尊重;2.我们知道儿童所有的思维并非都是具体形象的,儿童对于很多抽象的概念也有自己的考虑;3.课题研究让我园建立了能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园本教研机制,营造了浓厚的崇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