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又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经验,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脱离本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也不可忽视大学发展的共性规律,故步自封,而应当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借鉴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在将中国研究型大学推向世界一流的同时,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可视化成果方面成绩显著,但在无形的文化资本方面仍然薄弱。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构,就是要瞄准世界一流,凸显中国大学的理想与追求。从共性维度,大学文化建构要以大学理念为先导,坚持“崇尚学术”的核心理念,形成保障学术发展的学者共同体。从个性维度,大学文化建构要以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厘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脉络,挖掘校本文化资源,形成中国大学特有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大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许多共同的理念: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发展与其追求卓越的理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秉承"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形成以大学内部保障为主、内外相融合的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精英教育理念贯穿在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发展之中;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有明显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将学生作为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索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走什么样道路,首先要看清跨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大背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进程,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紧缺等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而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农村改革和发展道路。本文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世界农业未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及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反文化现象是指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并与世界一流大学倡导、追求与弘扬的真善美文化相悖的畸形与异化的文化现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反文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价值扭曲、文化阙如、学术浮夸以及人本虚置。愈演愈烈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反文化现象,已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理念、价值坚守与文化担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严重的危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蔓延,是建设的数字化、管理的行政化、目的的悬置化以及学术的资本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想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进行文化改造,要保持坚定战略定力、坚持立德树人使命、积极探索中国道路以及提升大学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高校章程作为上承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下启高校具体规章制度的桥梁,对建设现代大 学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 国20 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章程文本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研 究的基础上,梳理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高校的决策权力机构组成及权力范围、执行权力主体、 监督主体和民主治理机构等要素。尽管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章程中,治理要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性,但还是呈现出一些共性,例如决策机构的组成、决策程序、执行机构权力界定等。这些对于建设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数字化崇拜,是指将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机整体的世界一流大学分解还原为理想化与抽象化的数字化指标体系,进而以此指引、考察与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进程与质量,甚至将达到数字化指标体系的某些要求异化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的的理念与实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数字化崇拜割裂了大学的有机整体性,加速了大学的同质化发展,背离了大学的育人使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数字化崇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过度的行政主导、畸形的绩效管理、扭曲的市场逻辑以及走偏的理论研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应厘清与探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内涵,审视与反思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目的,探索与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如此才能走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数字化崇拜的迷途。  相似文献   

8.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基础,中国"双一流"战略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体系。科学界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对其进行客观分类和特征固化,进而合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样本对照标杆大学进行实践验证,既可以为党和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动态评估"双一流"战略建设进展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为中国学界的理论话语逐步转化为世界性实践话语奠定前期基础,更可以为破解世界大学评价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早日建成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离不开其理念的建设。赫钦斯认为,自由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它对抽绎永恒人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加强大学凝聚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可以实现妥协甚至融合,这些对当前我国在大学理念建设中坚持永恒的自由教育、坚持大学的个性化和整个国家教育特色、正确处理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等具有明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总结了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柏克莱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八大名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之道中具有共性的规律性经验,以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借鉴。本文提炼出来的这九条经验也可谓现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5-2015年,台湾大学入选台湾地区“迈向顶尖大学(一流大学)计划”两期。通过对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行动与效果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台湾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纵向比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大学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与预期目标形成反差。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个案解构说明:“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地集聚资源促进大学综合水平快速提升;但对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变化要有理性的看待,排行榜只是“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的参考,不能以排行榜位置变化作为“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允许高校保留自身特色并不断地自我超越,这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评价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深刻领会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在实践中凸显这些原则的中国特色,对于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发掘比较优势;重视学科建设不断面向国家和区域创新;在面向社会、服务国家中追求卓越;在传统文化、区域文化融合发展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学典礼的校长致辞,通常以高等教育不同的功能视角和主题,来阐释大学精神、宣传教育理念、弘扬学校传统、激励学子奋斗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选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学典礼的校长致辞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统计提取近四年校长致辞的核心高频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个体功能四个角度切入,结合校长致辞文本内容等进行描述解释,以揭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价值和功能定位,有助于概括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职责、特色、内涵和根本,揭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许多共同的理念,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比如,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大学的学术本质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秉承“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形成了以大学内部保障为主、内外相融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研究生院制度的建立来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有明显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等等;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这些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学术的基础,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薛莲 《时代教育》2010,(2):24-24
一个国家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的建设常常和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中国近些年来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为此目标我国在大学建设上需要努力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潘云鹤在2006年3月17日《光明日报》撰指出,大学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未来支撑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之一则是世界一流大学。因此,中国大学越早越多地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对中国尽早成为创新型国家越具有战略意义。首先,中国大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观念,过去我们以专业为本,培养的是专业人才,今后应该转向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其次,我国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建成创新型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知识的会聚与交流中寻找突破。第三,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大师,应该具有历史自豪感。第四,创建一流大学既要自主创新.也要借梯爬高。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大学以实力、贡献和声誉等为核心指标在历史竞争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它具有区域性与类型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形成离不开"追求卓越、个性发展"的大学发展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与科学研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还需要借助于现代大学制度来经营大学。我国"双一流"建设需要遵循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形成具有"中国个性"的发展模式;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重点,突出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在发展中的优先地位;构建宽松高效的人才成长机制与学术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实现重点突破 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自主创新与一流大学建设,既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话题,也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牵引下,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承载的历史使命。部分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形成机制具有一些共性,最为重要的有两点:与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形成与转移有密切联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学相辅相成。我国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经历加快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在办学实践中,清华大学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初步探索出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应具备当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宽阔视野,要站在教育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高度上,在培养精英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文化等方面作出表率。第一,从责任与作为来讲,一流大学要培养精英人才。清华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领导能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学校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将各方面的办学资源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旨归,理性的文化选择是"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中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世界的关键。但由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文化依附的窘境、跨文化交流中文化霸权的困扰以及我国本土大学文化底蕴不深厚等阻抗因素的存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在保守与创新的文化选择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在借鉴与超越的文化选择中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