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取决于条约的性质。通过对“法的适用”及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认为首先应依国际条约“公法”与“私法”性质的不同.将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分为“转化”和“采纳”两类,在“采纳”方式中再根据是否需要补充立法的不同,又可以将条约分为“自执行”条约和“非自执行”条约,以此划分为基础构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并在宪法性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得不完善,由此导致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出现了法律盲点,因此,笔提出相关《宪法》修正案的立法建议,以确立我国关于国际条约的国内法效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参加和适用的国际民商事条约越来越多,国内学界因而普遍认为国际民商事条约一般都可以在中国直接适用.通过研析国际民商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可以发现:国际民商事条约仅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和严格的条件下才能够在中国直接适用,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适用.这一状况的产生有宪法、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如此,这一状况还给我国的司法实践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基于此,我国应该考虑通过修改我国宪法,明确国际民商事条约的法律地位;取消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国际民商事条约直接适用的限制性条件;通过专门的立法明确我国已经参加的全部国际民商事条约的适用方式问题,以及在司法实践层面做好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4.
条约适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约国际层面的适用,具体由国际机关实施;另一方面是条约国内层面的适用,由当事国国内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实施。其中条约的国内适用是缔约国善意履行“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义务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入宪方式规定条约适用,中国当前依然坚持着“逐个领域、逐个立法”的条约适用模式。学者应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一道,共同努力解决实际层面的困境,推动条约适用制度早日入宪,以更好地推动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履行WTO协定所确定的条约义务,即WTO协定如何在中国适用。从国际法(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理论和各国实践出发,分析WTO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公法的特殊性质,参照各国适用WTO协定的做法,阐明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非直接适用WTO协定是我国履行WTO条约义务的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际法理论,受国际法约束不等于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体系具有直接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仅在国际层面对国家有约束力。由于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缺乏对国际条约效力的一般性规定,国内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或者司法解释就成为国内法院适用国际条约的法律依据。但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代孕子女监护权案"中适用《儿童权利公约》的方式改变了既有的国际法适用模式,将代孕子女类推为继子女后赋予上诉原告监护权,但是这显然违反了我国民法秩序下的身份法定原则。法院依据《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分配了代孕子女监护权,为法院保障人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同时,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法院适用国际人权条约提供了合宪性基础。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合宪性审查机制时,适用与宪法权利性质相同的国际人权条约规范或者原则,既可达到保障人权的效果,也可为法院参与合宪审查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履行WTO协定所确定的条约义务 ,即WTO协定如何在中国适用。从国际法 (国际条约 )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理论和各国实践出发 ,分析WTO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公法的特殊性质 ,参照各国适用WTO协定的做法 ,阐明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 ,非直接适用WTO协定是我国履行WTO条约义务的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国内实践已具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习惯性做法,但无论是接受程序还是适用方式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为此,必须对《缔结条约程序法》进行修改,并建立“自动执行条约”和“非自动执行条约”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投资法中的国民待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待遇与主权国家对外国人的待遇直接相关。在国际投资方面,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针对投资东道国政府的法律、行政规章和其他措施。对体现在各种双边投资条约、区域性投资条约和全球性投资立法中的外资国民待遇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清国际投资立法中国民待遇的相关规定,为我国如何给予外资国民待遇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在中国的适用原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介绍了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分析了我国条约适用的模式特点,评述了国际上关于WTO法在国内适用的各种学说,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适用WTO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条约必须遵守,这是最基本的国际法原则,但其如何在一国内部遵守执行却是留待各国自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条约适用的局面始终呈现出破碎零散的混乱状态,缺乏体系。因此,建立一个适当可行的条约适用体系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一体系的建立,应当以宪法为本源,确立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以《立法法》等基本法律为协调加以完善,确立一个纳入和转化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才能保证条约在我国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签署日益增多的有关劳务贸易国际条约,国际劳务派遣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及法律主体权利保护成为国际法主要关注对象。而相较于国内劳务派遣而言,国际劳务派遣具有的国际性特征使得各国及地区对国际劳务派遣各方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劳务派遣合同性质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规定大相径庭,国际劳务派遣的法律适用难以抉择使得国际劳务派遣员工的权利难以得到救济。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从现存国际劳务派遣问题出发,结合国外诸多国家立法实践,寻求冲突解决方式,以完善我国立法,实现利益与公平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内容主要是存在于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其中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及国际条约的适用存在着有待解决的系列问题。对此,应结合目前国内一些新的立法观念和国际立法趋势制定出与我国现阶段整体立法、司法相适应的新补充性规定或单行法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析1997年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缔结国际条约问题。为此,本文根据“一国两制”的精神和《基本法》的规定,分析了1997年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可继续运用哪些国际条约、以何种方式适用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缔约有哪些权力限制等问题,并对与之有关的“总授权”与“具体授权”,“剩余权力”等争议问题阐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6.
WTO规则如何在国内适用 ?是直接适用 ?还是间接适用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 ,它的解决直接关系到WTO规则在国内的实施。WTO规则是调整政府间行为的国际条约体系 ,它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与国内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弄清两者的关系是解决WTO规则在国内如何适用的前提。分析WTO规则的特性 ,探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WTO规则与国内法新型关系 ,在此基础上初步阐明WTO规则在国内间接适用的理由 ,尝试性提出WTO规则在我国内间接适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限制适用:严格区分国内公共秩序与世界公共秩序,公共秩序保留后不得一概以内国法取而代之;在有关国内法及国际条约中严格公共秩序措辞;对于条约中的统一冲突规范,一般不能援用公共秩序保留来限制其效力;依据条约中冲突规范应适用外国法时,限制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可预见原则是对违约损害完全赔偿原则的限制,该原则已得到各国立法和相关国际条约的承认,其功能是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在适用该原则时必须与因果关系结合运用,并注意预见主体、时间、内容、标准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香港、澳门后与回归前均不是国际法主体,它们作为地方实体享有的部分缔约权来自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授权,中国政府的这一做法,与国际法学理论和国际实践相一致。至于国际条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情况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