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纵观教育的历史可以发现,许多教育家在选择教育方式这一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论述,总结起来即因材施教。教师要实现因材施教,就要充分了解每位学习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立的。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这一思想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能力、性格、特长、原有基础等,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教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这一教学原则在当时是极具应用价值的。然而,在现阶段,因材施教的实施却陷入了困境。因材施教”的先天缺陷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强调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把学生摆在了…  相似文献   

3.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永恒 《教书育人》2004,(4M):32-32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立的。宋代学者朱熹把孔子这-思想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能力、性格、特长、原有基础等,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法,给予不同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一大教育原则,意思是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中所强调的“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也包含一个人的气质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仔细观察来确定一个学生具有哪些气质特征,而后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显然因材施教仍然是新课改教学中的“法宝”、只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因材施教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深化,如今因“材”施教中“材”除学生之“才”,还可理解成教材之“材”、教师之“才”等。  相似文献   

7.
走近新教师     
教育学强调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师管理工作更应该尊重这条原则,“教是为了不教”,同样“管是为了不管”,只有实现了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才是最理想的管理。新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在遇到困惑时会向谁求助?求助方式有哪些?为什么选择这些方式?站在新教师的角度聆  相似文献   

8.
“因材施教”,通常是指针对志趣、能力等不同的学生而进行不同的教育。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看似容易理解,但实则奥妙精深。因为,量“材”的角度多元,而教的方式、内容也多样。“因材”还只是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把握,还必须结合具体的教育目的,教师才能进一步确定如何量材、如何施教。  相似文献   

9.
借鉴庄子的思想方法,可以将艺术教育划分为“技”、“艺”、“道”三个不同层面,艺术教育既是技能教育,又是审美教育,更是境界教育。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分别体现为“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和“传道为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7):196-197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强调针对学生的特点与能力进行有区别的教育,而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他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提出所谓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两者的关系与当代的教育结合会给教师带来很多反思。  相似文献   

11.
杨丹  庞乔 《新疆教育》2013,(2):85-86
孟子的教师道德思想极为丰厚,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发展;教师应善循“以身作则”的师德规范;教学要“因材施教”;反对“好为人师”,主张改过迁善;提倡学习要专心致志,循序渐进。这些师德思想对于今天完善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质”教育即数学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教育。谈及素质教育,其实许多教师在数学的素质教育上都走进了误区。我们的教育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生有着独特个性,而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基础、性格、习惯不同的学生。因此,“数质”教育应始终贯穿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应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在论及教师职业行为要求时.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语言质朴,道理简单,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教育原则,更是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实施小班教学是现代教学“因材施教”的保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现代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全班教学、分层、分组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模式为现代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梁建磊 《考试周刊》2011,(3):230-230
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要深入理解“因材施教”思想的精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技巧上大有文章可做。从古代的“师道尊严”、“正襟危坐”、诵读“四书五经”的主流教育模式到今天的师生平等、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制度.从古代孔子“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仍然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实施教育、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努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最佳手段。然而,现在还有个别教师对因材施教存在片面理解,他们或只重视给“尖子生”开小灶,或只停留在对学困生简单的指导练习,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其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现代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原则又赋予了新的理念,市场的需求为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因材施教的原则赋予的更多的新涵义,而“因地施教”则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升华、拓展和创新。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本人就“因地施教”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弹性教学与管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与以往我们所知“因材施教”有一定的相通性。但不同的是“因材施教”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主体是教师,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上不同手段。学生自己目的性不强,而弹性教育强调学生主动接受,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引导、压力与影响,使学生从自身到学生个体间产生一种学习的原动力与竞争力,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竞争式学习。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源泉流露出来”。教师如果缺乏“个性”,“源泉”就会枯竭,教师如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价来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