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南方文学在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它所特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庄园文学、边疆幽默、哥特式小说等传统对福克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克纳把从南方文学传统中吸取的丰富的艺术营养同自己的现代主义世界观和写作手法结合起来探索和表现美国南方的社会和历史。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些传统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南方文学'派乃是以威廉?福克纳为代表的一大批小说创作者.这一流派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乡土气息.同时福克纳又是"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是他的作品体现了这个文学流派的"辉煌顶点".本论文的出发点在于,客观地正视福克纳的创作及创作上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对张恨水的通俗小说创作的研究,主要从他的小说创作的文学追求方面着手,论述了他不把"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注重其通俗消闲功能的同时注重文学的责任,以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深刻领悟在现代通俗小说中进行自我改良,真正做到了打通雅俗,以俗为雅的境界观。  相似文献   

4.
W.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神话因素的运用是福克纳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喧哗与骚动》被推为20世纪杰出的意识流小说。但许多读者对该小说的无时空性和神话因素感到难以理解。以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为基础,从圣经原型人物分析角度出发,探讨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与圣经中人物的置换与对应,则可为我们提供一个赏析作品的新视角,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福克纳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最突出的代表,威廉·福克纳始终以自己最熟悉的南方历史和家乡生活为创作素材。本文将着眼于分析将福克纳的这一创作理念推向极致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通过阐释该世系中的代表作,从侧面说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展现了南方社会的变迁,折射出福克纳对南方传统文明的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福克纳的短篇名著《献给埃米莉的玫瑰花》介绍美国南方文学的特点以及福克纳本人的风格。小说布局离奇,用文简练而内涵丰富,表现出福克纳对其南方家乡的热爱和留恋。小说表达了作者的创作个性,是了解和欣赏美国南方文学及作者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叙事方式体现了作家对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正如沃伦·贝克在评论福克纳的创作所说,“福克纳对生活的看法怎样,他的文体也是怎样。”确实,一个人怎样看待生活,实质其中暗含了他的思维模式、情感内容、人格精神。作家如果要将自己的主体精神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必然地要选择合适的文体形式。因此,通过对小说叙事方式、结构形式等小说艺术情感符号外构的分析与译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富个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文体作家”、“多产作家”。透过他卷帙浩繁的小说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诚挚的叙事人跨跃于时间与空间的河流之上,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如数家珍地向读者展示他所经营的生命世界,让读者随他  相似文献   

8.
虚构和象征是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善于通过虚构的手段叙述故事,并以不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的象征意义。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其虚构与象征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对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与否做出了心理结构分析。福克纳小说创作的经验对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莫言在改革开放时期,向福克纳学习的同时力主自主创新,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以及发挥文学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9.
从立体派绘画看《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有些评论家之所以将它赞誉为文学中的“立体派”作品,是因为福克纳在创作中打破了传统的小说时空观念而着重以人物的意识流程为线索,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地对人物工笔细画,使人物形象的各个侧面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四维空间的层次感。而立体派绘画的艺术追求,创作原则和革新精神正好也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被看作是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创作的高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体,要想对福克纳小说进行研究,就要清楚"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组成。《喧哗与躁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问世后惊动美国文坛,《喧哗与躁动》也对美国小说艺术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大量改写再现影响深远的《圣经》原型进行创作,独具匠心地将圣经原型置换变形,不仅更好地刻画人物升华主题,还使作品在置换变形的结构中突显特有的价值寓意。通过圣经原型的置换变形,他展现了自己对南方社会基督道德的极大讽刺,高度浓缩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兴衰史,突出了康普生家庭沦落的根源。在震撼读者的心灵的同时,又拓展了作品的现实意义,创造了一部令人慨叹的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我国读者、专家学者、作家对福克纳都有浓厚的兴趣,福克纳的代表性作品已全部被译成中文,中国学者撰写并出版的福克纳研究专著近10部,发表的论文有三百多篇。同时福克纳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种族问题与黑人生活是福克纳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但福克纳仅限于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奴隶制与种族主义,他不能认同黑人的文化和他们非白人化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基本立场,表现出他在人道主义理性思考和南方种族主义情感偏见上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14.
老向创作的黄土情结和大众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平民教育”运动,催生了一位“农民文学家”———老向,是他将五四“平民文学”的倡导推入田野实践。抗战爆发后,他又率先进入通俗文学领域。一个自由派作家强烈的乡村意识和朴素的平民关怀,使他的文学创作直达民间和民众,较早搭建起新文学与读者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看,老向的创作又是40年代中国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前期实验”。老向的文学实践表明,新文学从“西学“到最终走向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运行轨道,这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文学家们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5.
余华与福克纳都是先锋作家,他们在创作的前期都曾有过对文学的探索和实验。在大胆的文学实验中,他们寻找着自我的创作原则,使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得到了充实。两位作家的创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十分关注内心冲突,在创作中重视对时间的利用和创造,在处理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们都找到了一条能表达自己的正确道路。对比余华与福克纳的作品,可以发现余华在对福克纳作品的借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并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着属于自己风格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徐Yu是一个集现代、传奇、通俗学于一身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既与形而上的哲理结合,又与形而下的大众趣味合成一体。与大众趣味的结合必然造成其小说具有通俗性特征。徐Yu在他的创作理论中就自觉契合了通俗小说要求,强调小说应具有娱乐消遣功能;在小说创作模式中重复使用了第一人称“内焦点叙事”视角和“多角”言情模式;在情节上运用富于传奇色彩的异域风情、奇特恋情及奇异人物等,在制造陌生化效果的同时,又满足了读的好奇心理。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小说成功地实现了传播,其隐性原因在于准确定位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立足报纸副刊、引雅入俗,创作出雅俗共赏、富有文化内蕴的小说文本;其显性特征表现为通过现代传媒成功实施了小说的文本传播和影视剧传播。张恨水的经验为当代通俗文学创作及其传播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位公认的美国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在其著名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将意识流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频繁地表现意识流是为了直接向读者提供生活的片断,使作品能更加接近真实,同时也是服从刻画特殊人物的需要,从中可以领会到福克纳运用娴熟意识流写作手法而体现出的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一崭新的文学形式不仅使他走到了时代文学的前列,而且也给他的精神追求以合适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的小说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是除了他对经典小说创作所做出的努力外,他的小说还明显带有通俗性的一面,以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多样化和审美多元化的诉求。笛福在小说创作中采用了多种通俗模式的表现手法,这表明作者在神圣的艺术殿堂中孜孜不倦地寻求自己的创作理念,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敏锐洞察和对自然界的深邃理解。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关于文学的虚构本质说十分流行,这无形中纵容了作家们在虚构与想象上的冒险甚至是胡编乱造,导致文学虚构与想象的品质有下滑之虞。对此,本文主张文学虚构和想象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有其方向和目标。因为作家创作会有意向性,读者接受也会有“可能”和“可信”原则。严肃文学有其深度目标,不同的文学类型或创作方法也有各自的规则或惯例。为了进一步提升虚构与想象之品质,作家们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或努力方向,比如审美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