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耕读作业在文中是指学生在耕读教育体系中从事相关体验活动的过程。耕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系,涵盖学生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沉浸式”耕读作业要建构体系,明晰任务。其主要特征为具备地域文化印记,带有传统文化烙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助于培育学生田园生活情怀。耕读作业能够凸显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
梁梦玫  原容莲 《广西教育》2023,(12):107-110
本文分析涉农高等职业院校耕读教育存在认识不足、实施形式较为单一、实施条件不够成熟、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论述坚持耕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原则、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耕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耕读文化”指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耕读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何弘扬、传承、创新“耕读文化”呢?新集中学结合学情、校情,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耕读”教育课程。一、结合校情设置耕读课程内容新集中学地处农村,家家户户有耕地、菜园、庭院;学校在校园里开辟了果园、菜园、花园、竹园四大园区,建设了“汉水流域农耕文化博物馆”,在校外开发了茶园、月季花海、山药小镇、桃花岭等劳动研学基地。这些优势为学校“耕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和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评价——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学校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手段,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校文化相关信息,对学校文化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学校文化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目标不清晰、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缺乏专业的学校文化评价机构、专业评价人员和学校自我评价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样的局面,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学校文化评价:构建明确的评价目标、构建体现本校特色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构建评价与发展相结合的评价实施机制以及构建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
龙门镇中心学校肇始于1912年创办的“龙门两等小学”,龙门古镇醇厚多彩的民风习俗和深重浓郁的东吴文化氛围,更造就了“耕读传家”的社会风尚。秉承“实施生产教育,培养救国人才”的办学宗旨。九十年馥郁芳香,承袭耕读遗风,培养出了诸如孙京良、孙晓梅烈士这样卓尔不群的优秀学  相似文献   

6.
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具有弥合学段衔接和贯通性不足、提升劳动教育体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重价值意蕴,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耕读主体意识与全面发展要求的非一致性、大中小学耕读实践与各方资源配置的非协调性、耕读教育内容设置与实际教学落实的非耦合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师资建设,优化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政策、交互合作、衔接机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新发展阶段学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它秉承“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育人”是根本目标,“协同”是达到“育人”目标的重要工作方式;坚持“关爱原则、科学原则、实践原则”,培育充满关爱的文化夯实情感基础,从培训教师队伍、厘清家校的角色任务、开展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做好评价激励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常态化开展。  相似文献   

8.
冯桂芝 《天津教育》2014,(23):53-5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它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依据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理论,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基于学校实际,我们构建起课程文化体系,形成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即红色理想课程、蓝色经典课程、绿色灵动课程。  相似文献   

9.
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发展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为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新时代耕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解读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分析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索了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发展路径,即构建扎根“三农”的耕读教育体系、拓展立足“三农”的耕读教育实践、建设服务“三农”的耕读教育师资团队、打造热爱“三农”的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跃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学校教育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通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的价值选择及其合法性分析,提出重建公共教育权力体制、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多层次教育传承体系;改革教育评价体制;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网络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重视“素质教育”,并努力构建“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在这个时代下,学校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应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体系,实施以培养创造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从而使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走上素质化教育轨道。  相似文献   

12.
在烟波浩淼的骆马湖畔,有一所与年轻的宿迁市一同诞生、一同成长起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宿迁市实验学校。宿迁市实验学校的办学者们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中汲取营养,提炼出了学校“包容”品质。他们从主体包容、经验包容、价值包容、环境包容四个层面研制“包容教育”的内容,从认同差异、尊重多元、协同发展三个维度解读“包客教育”的内涵,以“理解”与“感激”作为“包容教育”二大基石,构建了“包容教育”的实施体系。旨在张扬人的尊严与个性,营造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校文化,寻求学生的最佳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元化”模式的基本内涵就是校企深度合作,强调合作过程的多元主体和“五位合一”。多元化模式构建的支撑条件是制度支持、利益兼容、文化融合、资源共享。而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是保障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实施质量的重要环境。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评价主体的多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宏观上讲,是学校整体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结合;微观上讲,是学校内部各种评价主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主体和环境双向交互的过程,学习时间和空间作为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是撬动学校系统变革的重要抓手。浙江省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基于儿童发展规律,以重构学习时空为突破口,构建起灵动开放的物理空间、乐学善思的知识空间、友好互动的交往空间和多维立体的体验空间,以此撬动学校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情报参考》2006,(12):57-57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程刚等人认为,把现代学校制度理解为“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是狭隘的。现代学校制度存在着“三个主体”,即政府、学校与社区家庭。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也就是调整主体之间的关系、重建相关规则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对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学校按规律办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它需要评价主体通过长期观察,准确记录学生品德、学业、身心等综合素质表现,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伴随性数据采集和画像的结果,综合判断学生发展情况。“长期观察”“准确记录”和“客观判断”的前提是评价文化、评价制度、评价机构、评价主体的诚信。诚信是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科学运行的生命线。然而,由于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影响,教育领域诚信危机的凸显和学生发展评价中失信现象的存在,致使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存在诚信风险。需要从诚信文化的培育、诚信制度的建设、诚信机构的监控、评价主体的规约等方面构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诚信体系,提升学生发展增值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评价、规范学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实行“统一”的运行方式,从管理方法、评价体系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均实施同一的法则。这种管理模式,在过去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现出了它的不适应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改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构建现代学校管理的崭新模式,已成为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新模式的指…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评价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高质量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评价符合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要求,事关高质量继续教育发展方向。结合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职责和发展实际,高校高质量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评价,涵盖对体系构建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实施保障的高效性、社会贡献的全面性和持续发展的引领性等四个方面,及其相应的评价要素,以期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探索经验和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学校领导质量评价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学校教育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城市学校领导质量评价需要在吸收传统体制思维中“绩效性评价”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学校改进的“发展性评价”取向,从领导文化、领导能力、领导机制三个维度进一步改进评价体系,增强学校发展的“造血”功能,进而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寿县双桥公社孙厂大队,在今年四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基本结束后,举办了一所一揽子学校,包括耕读小学、成人识字班和农中班,对普及农村小学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和团结教育青年,起了积极的作用,被贫下中农赞为“我们的学校”,“培养新人的熔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