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适的教育平等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平等因素.同时也受到西方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胡适主张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在教育问题上男女平等,推行义务教育,用考试方法公平地选拔毕业生,主张在教员的聘请上不拘一格,推崇平民教育。胡适教育平等观的影响相当深远。当然。胡适的教育平等观也有局限,他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以教育为工具来推行他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教育平等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平等因素.同时也受到西方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胡适主张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在教育问题上男女平等,推行义务教育,用考试方法公平地选拔毕业生,主张在教员的聘请上不拘一格,推崇平民教育。胡适教育平等观的影响相当深远。当然。胡适的教育平等观也有局限,他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以教育为工具来推行他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绵延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也对周边国家和域外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举制对促进东亚国家的封建化和考试制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近代欧美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重新审视百年前的科举革废,更有助于进一步总结考试规律、推进当代考试理论与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历程,认为考试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直线前进、健康发展的过程,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说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在中国历史和世界范围内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古代考试制度颠倒了“育才”与“选士”两种功能的关系,其教育功能沦为政治功能的附庸,因而失去了生命力。当前改革考试制度,就要使考试回归其本质功能,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促进人才发展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戴季陶作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执行并发展了孙中山提出的考试思想,是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者,其创建的考试制度不但融合了中西考试制度之优长,更是结合了当时国内的现实及需要。戴季陶的考试思想既是对孙中山考试思想的继承,也独具特色。他强调考试的严格公正、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因需设考、考试制度必须创新与发展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季陶作为民国时期的政治理论家,其教育及考试思想既包含着浓厚的传统元素,又体现出鲜明的现代色彩;既有一定的守旧性,又有明显的创新性。戴季陶的教育特别是考试思想对民国考试制度与人才选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我们今天研究学校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以及教育考试制度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举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其千年存续源自该制度对封建统治困境的巧妙化解。科举制度的废止是历史的必然。科举考试对中国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千年科举积淀下来的考试文化根深蒂固。对科举制度尤其是官本位的考试思想、考试技术手段、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伦理观念、不分门第的"公平"理念的批判性反思,可为现实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历史借鉴,进而探寻制度密钥,通过考试制度及其他制度的优化组合促进中国教育和社会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必然影响到教育思想的变化和教育的大发展。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要求,都给成人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我们的成人教育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质量。而构建科学规范的成人教育考试与教学评价制度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我们必须转换观念,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一套新的科学规范的成人教育考试与教学评价制度,才能使成人教育健康发展。一、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考试制度我国的成人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考试制度。毋庸置疑,这些考试制度在历史上起到过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成人教…  相似文献   

9.
“考试”在其产生的初始阶段常常是推荐、选拔、任用官吏、考核其绩效的一种手段,为中国所首创。中国的考试制度因其存在的科学性、公平性、正义性为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考试自从应用于教育领域,就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左右教育行动。考试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地使用考试手段,可增进教育实效,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反之,就会与教育宗旨相背离,冲击正常教育活动,抵消教育效果。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必然给教育带来深度伤害。实施素质教育也好,开展课程改革也好,不改革考试制度,所有的教育设想很难实现功效。因此,建立适合教育的考试制度,改变教育适应考试的状态,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又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于信凤  马强 《中国考试》2007,(1):12-15,31
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们对于自学考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自学考试的认识,包括理论化的认识,有多个层面。对自学考试性质的认识,是由此引发对自学考试教育理论、考试理论、管理理论等理沦化认识的最基本层面。自学考试制度不仅是考试制度、教育制度,也是个人自主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政治思想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反动同盟的集中表现。胡适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言论以及政治活动,充分说明了他政治思想的反动实质。一、胡适的政治主张是改(?)主义的,彻头彻尾是反人民的胡适的反动政治思想,是美国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实用主义(胡适叫做“实验主义”)在政治方面的应用。胡适自己说过:“我谈政治,只是实行我的实验主义。”(胡适:“我的歧路”) 实用主义哲学是主观唯心论的哲学,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相反,它不承认客观世界和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的考试观是陶行知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摈弃旧的考试制度,注重创造的考成,维护考试的公正。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考试观,有助于我们改革高校考试制度,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努力发挥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浩  刘晓帆 《成人教育》1999,(11):27-28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早的国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被中国教育界看成是本世纪末的一次教育转型,也被看成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对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考试”与“应试教育”并不等同考试是伴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及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将考试概括为“学校检查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我们认为,“作为教育测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实行考试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考试制度,其中包括高等学府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变迁,同时这些变革也影响着中国大学教育发展进程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科举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早已在百年前退出历史舞台,但考试选才这种方式依然存在,科举学因此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科举“追求至公”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与普适性;科举促进社会流动对改善当今社会结构具有积极示范意义;科举立法缜密确保考试权威公正亟待当今考试法治借鉴。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不仅体现在对当今教育考试制度建设的启发借鉴上,还可延展到教育乃至政治领域的许多方面,从科举的公平性、社会流动、考试立法等角度谈古论今,仅是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之“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新政体,形成了他的“政治革新”思想;在文化思想上主张从文化工具、文化内容到意识形态的改革,形成了他的“文化革新”思想。黄遵宪的革新思想深刻而又超前,在晚清思想史上具有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起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茂 《中学文科》2006,(4):73-75
新时期,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流行一种“政治淡化论”,主张在德育中“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反观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们不仅高度重视政治教育,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和资产阶级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适文学观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受当时新文化思潮和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近化论思想的影响,使胡适逐渐形成了进化的社会观和文学观。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潜心研究中国文化与文学,提出了“诗国革命”的主张,同时开始了白话文诗歌创作。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次公开系统地提出文学改革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9.
考试文化是指因考试而形成和衍生的文化,或者说是与考试相关的文化,考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考试观念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考试改变命运三个观念。考试制度文化具有严密、刚性的特征。考试礼仪、考试崇拜或考试信仰、考试习俗等,则是从考试习俗文化方面,使得考试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考试机构文化体现了考试机构的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文化素质,影响着考试机构的效能和形象。考试价值观最核心的部分可以概括为“至公至正,明远明察”。  相似文献   

20.
胡适是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反对中国“惰性文化”,主张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曾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使他未能在文化革命的道路上走到底,这也是胡适本人的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