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英国妇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为好,便去请教伟大的学者达尔文。“达尔文先生,您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请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呢?”达尔文问:“你的孩子已经多大了?”“她还小着呢,现在才两岁半。”达尔文叹了口气道:“唉,夫人,你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晚了两年半了。”每一个父母无一例外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古今中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不知酿成了多少千古佳话,也不知又有多少悲剧因此而发生。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刚…  相似文献   

2.
天凌 《小学时代》2009,(3):22-24
你知道哪里的孩子从不接受“挫折教育”?你知道哪里的老师绝对不会对学生说“你真笨”、“你不行”、“你怎么错这么多”之类的话?学生做对10道题和做对5道题,老师都会说“很好(very good)”,哪怕只做对2道题,老师的评语也常常是“你很努力(a good try)”。  相似文献   

3.
不知何时,在中国学术和大众话语中、“理性”玉兔东升、“精神”金乌西坠,即便作为“精神”圣殿的伦理道德,也效颦西方圣哲,冠箍为“实践理性”,“精神”与“理性”这颗灼人的新星比肩,已如昨日巨星,于苍桑中青春不再。  相似文献   

4.
邹凌 《今日教育》2010,(12):38-39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教师的“根”在哪里?》,当时一直心存疑惑,过后也没有弄清楚教师的“根”到底在哪里。所幸的是,最近拜读了李政涛先生大作《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才最终释解了心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题目的意思是:有一堆物品,数目不详。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剩二个,五个五个地去数剩三个,七个七个地去数剩二个。问这堆物品的数目是多少?这道“物不知其数”算题便是世界闻名的“孙子问题”,因其解法早在一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就被发现了,因此又被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得法”与“得道”两个层面,二者紧密关联,但在实践中它们常常是分离的.“法”是方法、用法,“道”是规律、理念;“法”体现在实践层面,应注重建构自我经验;“道”体现在理论层面,应注重形成教育理念.基于认识论的观点,教师专业发展应先“得法”再“得道”.“得法”重在“得当”,应从“技术取向”的行为训练模式转向“课程理解”的意义建构模式,注重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和方法的适应性、变通性与创造性,以达致“因材施教”的境地为“得法”的最终目标.“得道”重在“得理”,即通过教育实践明白道理;“得道”应遵循“基于感性,提升理性,增强悟性”的路径展开,以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教师专业发展从“得法”到“得道”,则要基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过程理性”展开实践以促成其转变,最终达到“得法”与“得道”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言意之辩”包括言既可尽意又不可尽意,以及通过“隐喻”的方式把握道两个方面。孔子认为在名言领域是言可尽意的,而超名言领域则是言不可尽意的,这种观点是辩证的合理的;而孔子对于“语言能否把握道”的回答则是主张以“隐喻”的方式把握道,这种处理方法则是一种化认识论为实践哲学的解决方法,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认知理性不甚发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吸纳中国文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实务主义传统,曾经给自身的发展带来过便利,也在近代化迟速问题的认识上为中国提供过历史性镜鉴。但是,其自古阙如的“第一哲学”思考,却反衬出实用理性的局限性和终极思考的弥足珍贵。与此相对,宋明理学捕捉到的宇宙根本原理在哲学上已超越周孔“圣人之道”的事实,曾经使中国的形而上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和被“形”牵连而成的“一个世界”框架的绑缚下,其忽而一元、忽而二元的悖论性表达,反而降低了“第一哲学”的高度和纯度。在人类生灭与共、彼此依存的今天,对中日哲学不同范式的重新讨论,或将被赋予整体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言意之辩”包括言既可尽意又不可尽意,以及通过“隐喻”的方式把握道两个方面。孔子认为在名言领域是言可尽意的,而超名言领域则是言不可尽意的,这种观点是辩证的合理的;而孔子对于“语言能否把握道”的回答则是主张以“隐喻”的方式把握道,这种处理方法则是一种化认识论为实践哲学的解决方法,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认知理性不甚发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炯强 《山东教育》2005,(17):62-63
对孩子的培养,不能只关注考多少个100分,长期对孩子施压会导致不良后果。中国工程院院士韦珏强调——“情绪教育”对孩子未来很重要。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教育成果应体现在哪里?不在于他识了多少字,也不在于他能考多少个100分,而在于将他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其中情绪教育是最关键的,因为情绪与小孩未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新等都有关系。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教育家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韦珏提出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这山望着那山高”和“一条道跑到黑”秦海干事情没有恒心,“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功的。对此已不知有多少人写过文章了。但是,如果有恒心以至到了“一条道跑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知回旋、不知倒退的地步,那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虽与“...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针对“问题学生”而开设的“择差教育”训练中心和“问题学校”日益增多,它们以准军事化的管理、独特的教育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某种角度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磨难”教育的需求。应当承认,磨难教育的积极意义是很大的,它曾是多少身处逆境者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的动力,也成就了许多伟人和伟大的事业。但这种高强度、超负荷、军事化的“磨难教育”形式是否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是否有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第一主题。培养更多的个性化人才,社会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可是,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教育都是沿着“面向过去”走过来的,传统教育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祖宗之道,授先帝之业,解六经之惑”,开口“子日诗云”,闭口“圣人先贤”,完全是标准答案崇拜的国家,不知语文考试主观题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多少创新幼苗。一小学语文题问“雪化后看到了什么”,答“水”者得满分,答“春天”者得0分,岂不折断创新者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刀切、求统一的传统语文教学培养出的多是顺从型的“绵羊”,缺乏个性,唯标准答案是从。  相似文献   

15.
一、缺失的不仅仅是“负担” 当前,身心俱疲的学生,压力重重的教师,饱受指责的教学,以至不堪重负的教育,都使得“负担”成为一个现实性的持久的教育话题。多年来,教育一直在减负,特别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精神负担等,可谓减了又减。而事实是,时至今日,并没有看到学生能够真正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投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学生的课业负担、精神负担到底减轻了多少,或许并不只有学生才有感受。那么,缘何又要寻找“负担”呢?还嫌“负担”不够吗?还是有所谓的此“负担”非彼“负担”呢?  相似文献   

16.
“中间物”是鲁迅经验理性的思想结晶,它不是形而上学地去阐释某种哲学概念,也不是对自己的灵魂去进行深度拷问,而是在碰了许多“钉子”之后,痛彻肌骨的生命感悟。文化身份的自觉认同,以及强调“中间物”与历史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我们认知鲁迅思想的重要前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何处去?这一连串的精神追问,恰恰反映了鲁迅在历史与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去思考人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最终经过“有”和“无”的激烈冲突,使其以“反抗绝望”的决绝姿态,去细细咀嚼“希望”与“虚妄”的人生滋味。  相似文献   

17.
吕水庚 《江苏教育》2011,(12):55-55
风筝,有线牵着才能飞得高远?:人.在竞争的社会中求自由,求发展,不也需要“线”的约束吗?由此我联想到学校管理的“规范”与“自由”。管理的“规范”讲求控制和约束,是单一的、单向的:管理的“自由”讲究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具有灵活性。学校管理必须刚柔相济,在“自由”与“规范”中行走。  相似文献   

18.
黄小平 《成才之路》2011,(14):97-I0014
一个年轻人学做生意.见别人做什么赚钱.自己也就跟着做什么.结果,只看到别人赚钱.而白己却没有赚到钱.甚至还做了很多赔本的买卖。年轻人去请教一位成功的商人.问怎样才能在生意场上闯出一条道来.商人问年轻人.“道”字是怎么写的?不就是一个”首”再加一个“走”字底么.年轻人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曾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这一观点历来都为众人所知。一般人都因它强调“不变”而视之为形而上学的典型.这一论点的提出者董仲舒也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位顽固守旧的人物。但是,究竟什么是“道”?董仲舒是否认为“道”绝对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真实涵义到底如何?董仲舒是否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守旧乃至反动?我认为.这些问题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曾志贵 《四川教育》2008,(12):42-42
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业题是应该“难”一点,还是“易”一点?学生在做同一道题时,有的说“这道题好难”;有的却说“这道题好简单”。可见,“难”与“易”这一对矛盾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对于数学思维训练中的“难”与“易”,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它呢?如何从“好难”向“好简单”转化呢?这就要求教师对这道题学生“难”在哪里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难”的特殊性,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使“难”向“易”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