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研究社会和认识论的哲学家。宗教宽容是17世纪欧洲热门的话题之一。宽容在洛克的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685年,他写下了第一封论宗教宽容的信,在这封信中,洛克提出了他对宗教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新的理解:政府不应关心灵魂的事;教会赢得人们信仰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说服而非暴力;暴力不是拯救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吴飞 《中国德育》2008,(11):92-92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处理宗教冲突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新近发现的文献表明,洛克早年是反对宗教宽容的。本文将洛克对宗教宽容的几次讨论放在16、17世纪英国宗教冲突的政治背景之下,指出洛克前后期虽然主张不同,但都遵循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第二篇政府短论》  相似文献   

3.
依据人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和人类理性的局限,洛克主张宗教宽容.基于世俗与神圣、公共与个体的区分,洛克将宗教归之于个人的权利和理性选择,使之成为个人的、私人的问题,进而提倡政教分离,以便公共的政府不干涉属于私人的宗教.宗教成为个体的选择之后,洛克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的德性基础何在、社会如何整合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自由主义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许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111-113,134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批判了当时英国国内出现的政教不分以及教派之间互相迫害的状况,主张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从政教分离与信仰自由两个方面对《论宗教宽容》进行解读,从而剖析作者的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5.
洛克政治思想背后有一系列的哲学基础或前提,它们对洛克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站在经验主义的哲学立场上,洛克在其政治思想中坚持感性经验的原则而拒斥形而上学,并形成了个体理性独立的政治模式。其次,洛克关于人性平等、自由及自利的三重预设也成为他政治思想的前提性立场,其宪政理论的核心观点都根源于此人性预设。最后,洛克自然神论的理性神学立场对其政教分离的宗教宽容思想以及作为政治思想道德原则的自然法理论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英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家,洛克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贡献:提出社会契约论和劳动价值学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宗教宽容、法治原则、分权原则等思想,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自由主义成为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经典,他本人成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各地移民到美国的族裔群体无不拥有从祖籍国或民族带来的宗教,它们往往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是族裔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美国的多元文化实际上就是以宗教为核心标识的不同族裔群体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在早期美国历史进程中,宗教宽容与自由思想的确立对于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基督教宽容思想的演进、洛克宗教自由思想的影响以及国父们为宗教自由而做出的巨大努力,为后来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6世纪宗教宽容思想开始在欧洲兴起,在此之前所有教徒和无神论者都曾遭遇过严重的宗教冲突、迫害,甚至于宗教战争,欧洲文明进程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过宗教改革的思想洗礼,理性信仰的拥趸者不再被迫束缚于披着神学外衣的专制教会。在伏尔泰、卢梭等人重创了自然神论的思想地基,以及杜哥尔、莱辛等人在不同领域提出了宽容思想的基础上,洛克作为启蒙运动的主将也将宽容的旗帜牢牢矗立在宗教土壤之上。  相似文献   

9.
作为17世纪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洛克提出了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公民社会的政治观点,他以此为基础,结合他个人的教育经验与哲学宗教观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公民教育思想.洛克公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洛克的公民教育思想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将后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英国现实社会生活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洛克的公民教育思想富有时代活力,开启了自由至上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宗教的宽容主张是宗教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世界三大宗教共有的。它所依据或引伸的平等、仁慈、和平、宽待 ,与社会世俗道德所提倡的精神相一致 ,是普世的道德。因此 ,宗教的宽容主张无论对世界的和平发展还是对促进社会的稳定 ,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的五大宗教都是历史发展而来的。特定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具有宗教思想从未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过主导地位、教权始终依赖于皇权、宗教的入世性与统治者对宗教的宽容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差异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洛克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一生著书有:《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上、下篇和《人类理智论》等等。其中《政府论》上、下篇是他的代表作。所以文章主要依照《政府论》论述其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政体学说、自由思想和法治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13.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会实践领域。在认识论领域,洛克坚信理性与信仰之间可以实现“中道”;在社会实践领域,洛克意识到国家与教会之间也可以构建一个“中道”。纵然洛克的观点有不可回避的矛盾,但他对上帝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而寻求“中道”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宽容心:道德教育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宽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体现了它越来越高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呼吁宗教宽容、文化宽容、政治宽容与社会宽容.同样,宽容心的教育也在当代德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宽容--从对社会的要求到个体必须具备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把宽容作为对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宽容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宽容心的培养,阐述了宽容之心在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释迦牟尼是伟大的宗教导师,他的生活充满传奇色彩,他教导人们要谦恭、善良、温柔、宽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16~19世纪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的历史作一简单回溯与梳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宽容与自由并没有严格界限。在向个人宗教良心自由的目标迈进时,某一教派集体得到宗教宽容乃是必经步骤。在教派纷争的宗教改革时期,“教随国定”,即某一诸侯可以决定该国臣民的宗教派别隶属,曾经是挣脱宗教专制的积极成果。它随之被“一块土地,多种信念’的现代法制精神代替。对某些教派的特殊宽容被对一切宗教的宽容所代替。  相似文献   

17.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释迦牟尼是伟大的宗教导师,他的生活充满传奇色彩,他教导人们要谦恭、善良、温柔、宽容。  相似文献   

20.
宪政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它承认人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多元化,主张兼容并蓄。而宽容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凝结着人类祖先世代相继的生活知识和政治艺术,它经过历史的蒸馏而沉淀于宪政中的共同内在精神。宽容存在一个从宗教宽容到宪政宽容的发展历程,美国的制宪运动使得宗教宽容精神上升到宪政层面,宪政蕴涵着宽容精神,当今社会应构建体现宽容精神的中国宪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