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往事的封印     
“名剑,我们该回地球一趟了。”安伟伦第101次对他的未婚妻说,“是时候把我们订婚后告诉你父母了。”  相似文献   

2.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管“踏破铁鞋”;还是“一见钟情”,在“灯火阑珊”的爱情驿站,我们寻到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天缘。要想婚后生活不清如茶淡如水,夫妻之间也须“三讲”  相似文献   

3.
潘成功 《良师》2010,(9):11-12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儿。向她的母亲提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么把握爱情呢?”  相似文献   

4.
“歪”办法     
当年的王大娘,婚后三年丧夫,受“从一而终”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再嫁,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成人、娶妻生子。  相似文献   

5.
幽默下载     
孙刘联姻,孙权担忧小妹婚后受屈,试问刘备:“如果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入水中,你会先救谁?”  相似文献   

6.
《八小时以外》2011,(9):8-8
“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婚后父母给一方买的房子,另—方无权分割”……8月13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释一经公布,便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包子OR棒子?     
要说各大论坛里排前十位的版块,总少不了个“婆媳关系”。结婚前,麦子从没关注过家庭婚姻中的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儿,婚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免俗地热爱起泡这类论坛了。这里面各式各样极品的婆媳关系都有,从来不缺更强悍的“棒子”和更无能的“包子”。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以人物的名字做题目的并不多见,而《卫风·氓》(氓是弃妇的丈夫)就是这不多见中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氓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他在婚前和婚后的不一,婚前的信誓旦旦,婚后的施以“暴矣”,以至最后的抛弃,从文中的“蚩蚩”都可以体会出来。抓住这个关键词,就能轻易地理解全文及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10月至12月是我国青年男女成婚的高峰期。结婚前的青年男女,相互之间颇为倾心、爱慕,随着爱情发展的“三部曲”(好感-爱慕-结合),往往在蜜月期感情上升至颠峰。然而,随着浪漫恋情的结束,婚后生活的开始。青年夫妻圾易在现实生活中陷入矛盾、摩擦之中,人们把婚后的这一时期称之为“磨合期”。夫妻“磨合期”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正确认识婚后“磨合期”出现的必然性。结婚成家,意味着两个人共同生活的开始。由一人世界变为二人世界,这期间就少不了摩擦。 2.不要对对方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要相互谅解、宽容。结婚前,一方对另一方往往颇有好感,且抱有很高的期望。结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发现对方的一些弱点和不足,这是人人都会有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性选择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在婚前、婚后都不落夫家,并且在寡居期间均有着广泛的社交活动及性选择的自由。婚后这种自由虽然受到某种限制,但仍然基本上处于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此种历史文化现象,仅仅用“母系社会残余”来解释,至少是很不够的。文章运用历史资料和民族志材料,对此种现象进行了论述,进而探索两性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地位与行为差别。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大量的婚嫁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婚嫁礼仪和婚恋生活,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细节和本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淳朴的婚恋民俗生活画卷,成为研究先秦社会婚姻观念和婚恋生活习俗的珍贵原始史料。  相似文献   

12.
东北婚俗文化在清末民初这样一个急剧变动的年代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主要表现在婚姻生活、婚姻礼仪等方面,即出现文明婚俗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变迁在推动东北婚俗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无疑都为东北近现代婚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5-17世纪的英国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贵族的婚姻生活也有别于以往,本文对其几个主要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这一时期父母对贵族子女婚姻的绝对控制权开始缓慢减弱;随着社会济结构的变化,贵族婚姻生活中经济方面的考虑进一步增强;此外,国王的干预和宗教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贵族婚姻生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诗经·国风》中,《氓》是一首反映我们祖先男女婚恋、家庭生活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正确人生态度,以及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抗争精神。可见,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由于远古遗风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女子婚恋比较自由,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子,她们有着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和对自由平等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楚、秦两国在中国进行着最激烈的争夺,他们在军事上进行的殊死搏斗,实际上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观念行为的较量。因此对于这段时间楚、秦两国的社会生活习俗进行一些比较,可以看出两国社会生活的大致发展状况。他们在观念行为、婚姻生活和对待女子的态度上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他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习俗,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观念行为,这些对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结合原因、共同企盼、生活磨合等方面讨论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夫妇的婚姻类型,总结出他们的模式基于现实情况,在生活打磨中形成包容,让我们领略了琐碎微末下的和谐。他们经营婚姻生活的技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思考的婚姻模式,这无疑也成为小说保持永恒魅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类婚姻制度、习俗很早就在民间歌谣中有所反映了。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就《诗经》而言,就有三分之二的诗篇是反映婚姻问题的。从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到当时婚俗的一个侧面以及婚姻制度,同时也展示了婚姻制度发展历史痕迹。试从内婚制、先从妇居制、媵婚制、收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宋代婚姻问题历来为宋学研究者所关注,妇女的再嫁成为宋代妇女地位问题讨论的重中之重.在对史料的归纳总结中得出:宋代妇女的改嫁现象与唐代相比更为普遍,这不仅是由于宋代的守节观念较为淡薄,政策法规允许妇女再嫁,更是由于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商品经济得以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上贞节观念淡薄,世人渐渐认可妇女的再嫁并且不再对再嫁妇女们进行舆论的谴责.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有大量婚恋题材的诗篇,其风格简明而朴素。那时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生动地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婚恋生活和情感世界,并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某些本质。研读《诗经》婚恋诗,可以获知中国古代早期的婚姻观念、礼俗和婚恋生活习俗,更有助于认识《诗经》的艺术原貌、艺术精神及其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公开化是婚姻缔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该时期教会对婚姻的影响逐渐降低.婚姻的世俗化特征明显。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崇尚奢华成为当时一种风尚。奢华的婚礼成为人们展示地位和财富的重要时机。人们对奢华婚礼的普遍追求,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都表明,随着该时期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