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赵剑峰  初梅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6):43-46,52
建筑创作的广义地域性特征作为应对建筑文化与形式趋同的一种策略,起到连接地域性与全球性建筑文化两极的链接作用.本文从对传统地域建筑产生及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广义地域性建筑的创作特征,并对二者之间的分殊加以界定,以求对整合建筑思想起到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方全球化发展,形成"受伤城市",后现代极端自由主义文化,形成自我中心主义(Egoism),引致城市精神文化与道德崩落.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困境,是马克思早年所谓的"异化"(alienation),城市建筑中,人都用铁窗、铁闸把自己锁在屋内,结果形成"枷锁城市"(carceral city).一个正义的城市,必须有义人传统,要解决当代城市这些问题,须了解城市是一个"他者共在的世界",由此寻索一个城市和谐文化的方向.蒲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我一你"思想模式,关键就是要把"他者"视为一个完整的存在,人与人须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这人与他者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仁义"的理念.仁是人性中一种对"他者"的"感通",义则是正直合宜的行为.设计一个后后现代的城市,必须考虑一个文化的空间,建造一个有仁义感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位大师。上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他试图“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与民主,试图文化救国。但是他的文化救国论,根本就起不到救国的作用,而只能作为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试论道家的审美自然观对传统建筑的美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军宏  郭明生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6):109-109,111
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自然观,是古人对建筑文化进行美学观照的一种审美精神。此在探寻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揭示其文化符号特征和文化本蕴。  相似文献   

5.
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个城市同样也在不停被设计着,建设着.作为设计者,应该在设计思想上,理念上挖掘深层的历史文化传统,带着慎重的思维去利用和规划前人留下的遗产的同时,更应考虑为后人留下更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设计的不只是一个建筑,一尊雕塑,而是一种元素,一种符号,一种文化,一种延绵不断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生殖崇拜思想及其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历史中的世界性原始文化现象,它在我国古建筑文化中有着诸多的反映。从生殖崇拜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出发,并从鱼、葫芦、龙、鸟等一些具体的崇拜意象入手,分别从建筑规划选址、建筑造型、建筑构件与装饰图案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生殖崇拜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形式与文化中的物化表现形式,并对其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论用景观人类学的方法重新考虑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迄今为止许多客家学者认为客家建筑内涵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风水等起源于中原的文化思想体系。但是,在客家的大本营——梅州其实不少当地人更加重视另一种环境知识,假如仅从中原文化的角度说明客家建筑会妨碍理解客家建筑文化的全面性质。本论以梅州的传统民居围龙屋的个案指出客家建筑文化的重叠性,从而提出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对建筑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非常必要.而当前建筑教育存在着建筑教育者还未摒弃传统的建筑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还未真正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理念,从传统建筑教育模式向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模式的转变,将可持续发展观渗透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可持续发展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一种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一、学校建筑与文化 学校建筑是体现学校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显性东西.我们一般从三个层面讲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筑文化显然属于物质文化.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从建筑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价值观念、审美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经济条件等所构成的文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英国现代文论家、诗人、教育家瑞恰慈倾心于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情有独钟.他试图建立一种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的文学观念,提出了"包容诗"的观念.瑞恰慈在华讲学期间撰著<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中国文化成为其思想结构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西方的清晰逻辑,正需要"语法范畴不明"的中国思想方式加以平衡.其所积极推进的基本英语运动在中国的最终失败,源自于这一运动理念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身份追求的根本矛盾.作为一个典范的实践批评家.其枇评理念及操作方法,有助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理是建筑环境科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在当前的建筑物理教学中,存在老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思维习惯不相适应等问题,难于取得预期效果。该课程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剑峰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69-71,93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异有着多层面的联系。本文就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的继承,现代建筑对建筑文化的依赖性,以及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等3个方面,对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最早的建筑是在满足人们实用功能的需要下产生的。通过“家园”感,使得建筑超越了单纯的实用功能而生发出它的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两者缺一不可。建筑师只有准确地把握了建筑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尺度,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彝族建筑是彝族文化的载体,彝族建筑业应是一项重要的彝族文化产业。要以彝族建筑文化为基础,以建筑企业的资本为纽带,以“创意触动、政府促动、品牌带动、项目牵动、人才推动、市场拉动”为培育途径,将彝族建筑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将建筑行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联系起来,把静止的彝族建筑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供当代人消费的彝族建筑过程,将彝族建筑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彝族建筑文化产品,实现彝族建筑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改革建筑教育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分析我校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现状后,提出将可持续发展建筑理论教学与建筑设计基础的原有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系统的、渐进的整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闽台传统建筑化是闽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图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形成闽台许多共同的建筑形式与工匠艺术。往往以地理空间上的形胜来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基本条件;而建筑空间的创作,则以中轴、对称、主次、尊卑等手法,通过建筑的方位、规模、色彩、材料、形式等一系列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与建筑形式来反映;庭院则充当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中介,充满内聚力的空间。闽台传统建筑虽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七千多年的建筑史,不仅体现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一部分在于因为中国传统民居本质上带有某种现代的特征,在其发展和普及中渐次形成了现代建筑的原型,尤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文化、环境、采光、住宅和公共建筑方面,如何认真地去吸收消化,是解决现代建筑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建筑类高职学生是服务于区域建筑工程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对建筑类高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防教育的相应对策。加强建筑类高职学生国防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