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王意娟 《湖南教育》2007,(10):34-34
任教了两届高三、取得了高考“辉煌”成绩、主编了百万字高考复习资料的我,再回过头来教高一,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专家”自居。于是,我的口头禅里“高考”横飞,学生一开始还精神抖擞,慢慢地便有些厌倦甚至开始暗地里计算我的“高考”频率了。学生和我或许都有些不适应,彼此不免有些隔膜。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眼睛盯上了高考满分作文. 我也是. 高考过后,我总习惯性地驻足书摊浏览大大小小的晚报,看有没有披露来自阅卷场的"满分作文":高考阅卷一结束.我总习惯性地翻阅书摊上大本小本的<××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年高考满分作文特辑>、<××年高考阅卷标杆作文>之类的图书.以便为备战下一年高考的学生支招:新高三的第一堂作文课,我也总习惯性地拿出几篇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读给学生听,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3.
说到中美学生学习的比较,我深有感触: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甚至有些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  相似文献   

4.
2021年高考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公布高考标准答案,而网络上流传的各式答案质量又参差不齐.因此,我和许多考生一样,选择了不对答案,坐等高考成绩出炉.但是,在高考完毕到高考成绩公布的这段时间里,我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搜集着有关大学和专业资料.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高校官网等官方平台,我对大学的大类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我还通过查阅不同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介绍,譬如就读体验、学习内容、就业形势等,更为细致地了解了这些专业的具体情况.借助着己有的信息,我的头脑中有了大致的志愿填报方向.  相似文献   

5.
朱增明 《师道》2014,(9):62-63
相识,满怀期待 两年前,在QQ群友交流平台,我初识《师道》。 那时,正值高考期间,群友们都在讨论着关于高考的相关话题,有试题方面的、高考改革的、学生发展的……作为QQ群交流平台的一员,一开始我只是潜水,默默咀嚼着群友们的各种观点,有些新鲜的观点和头脑中原有的认知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我对高考的认知进行了重组与新的建构.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临近高考,考生在语文备考上应该做好哪些调整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两个调整",做到"两个清楚"。调整心态,调整部署第一个调整是"调整心态" 高考在即,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心态,正像一位考生所说,"我平时语文学得挺不错的,但随着高考的临近,却找不到做语  相似文献   

7.
"压缩语段"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由于它牵涉到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要求的能力层次较高,学生不易掌握.结合高考复习的实际,我想谈谈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蕾,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2005级学生.) 李蕾说:"当初进这个学院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市场营销专业,如今,我的想法又有些动摇: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广告学专业的学习."李蕾之所以有一年的时间可以重新选泽专业,是因为去年高考时,他所选择的西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实行了按大类招生.这个学院所有的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广告学)在招生目录上都统一成了一个名字--工商学院."赶上大类招生,我很幸运."李蕾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词,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其实,许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而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认为"山青水秀"是对的.  相似文献   

10.
高考十几天后,我用一根冰糕买通了小弟,要他为我打电话查分.他才12岁,还不懂得"高考"这个词的含义,更不知道高考分数对我来说有多重要.我多次在电话接通后猛地放下电话,生怕会有不好的结果.小弟笑嘻嘻地接过我手中的冰糕,说:"姐,好棒哦--400多分呢!"我听了瘫坐在地上.  相似文献   

11.
在走出中考、高考考场的学生当中,总会有些学生认为:今年**试题,有点难!  相似文献   

12.
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爸妈总会跟我说又有哪位叔叔阿姨想让我去开导开导他家的孩子某某。"都快要高考了,这孩子也不知道着急,一点都不用功。"因为学的是教育心理学专业,所以经常会碰到学习方面的心理咨询,而"高考那些事儿"也是问得最多的一个话题。现在,都快成我们家乡的"明星"了。孩子不用功,按照心理学术语来说,这叫"学习动力不足",这是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蔡建明 《新高考》2008,(Z2):20-21
一位阅卷老师如此概括高考满分作文的"奥秘":现在的学生,文章一开始就用排比、比喻、设问、拟人,排山倒海,虚虚实实,华丽浮夸,先把阅卷老师弄晕。话说得有些过,但却说出了一个事实:让老师眼睛一亮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新高考改革的展开,倒逼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关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对于小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太过遥远?答案是否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远不等同于"一纸计划书",在规划开始前,对"生涯"的觉察、对"生涯意识"的培养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反而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学语文只是应付老师,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特别是进入高三,由于高考升学  相似文献   

16.
我负责初三一个"重点班"(成绩和纪律都让人特别头疼的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上英语课不亚于听天书,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望着书上那些单词,它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7.
高考"神"药     
高三开课第一天,老妈便对我说:从今天起,没收你所有漫画、小说,家务也不用你做了,你只需专心应对下半年的高考就是。于是,从那一天开始,整整一年中,我们家就活在我的高考中了。做饭、洗衣,包括拖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客观存在的"过度倾斜的高考分数线"引发的我国"高考移民"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地政府也采取了相关措施来进行"封堵",但"封堵"政策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本文对"高考移民"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阐述此现象引发的消极影响,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今年,同事的女儿考了二本,同事不无遗憾地说:“到高三下学期才知道努力,高一还‘种菜’呢。要是早努力,成绩肯定比这个更好。”与此类似,临近高考,一位前来咨询的高三学生对我说:“如果让我重新从高一开始学习,我一定从一开始就珍惜时间。看到有些高一学生不认真学习,我真替他们着急。”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得到高分,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注重写作技巧、手法、知识,没有将作文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作文的考查方式已经走上开放型,有些学生可以写出一些创意性作文,但是还有一些学生被"以分取才"控制住了活跃的思维。语文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写作,从写作中感受到乐趣,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写,变成主动的"我"要写,充分掌握写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