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针对殷海光“道德重建”的思想展开述评,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道义为之根”这一命题,具体分析该命题与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评述殷海光对传统旧道德尤其是儒家德目的批判;第三部分,评述殷海光对东西道德的整合以及新人本主义的提出,笔者力图指出该思想中的独到与不足之处。一言之,殷海光并未彻底解决现实道德问题,但不失为一次大胆而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殷海光“道德重建”的思想展开述评,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道义为之根”这一命题,具体分析该命题与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评述殷海光对传统旧道德尤其是儒家德目的批判;第三部分,评述殷海光对东西道德的整合以及新人本主义的提出,笔者力图指出该思想中的独到与不足之处。一言之,殷海光并未彻底解决现实道德问题,但不失为一次大胆而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殷海光早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激烈地反对和批判,到晚年转而反思并重估传统,且试图整合中西、融贯宗教与道德,以期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实现中国文化的重建.考察殷海光前后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以及剖析其转变原因,对于当代文化事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政治哲学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走向了相互融合。就中国现代政治哲学史而言,这种现象也是常态。徐复观与殷海光分别是现代中国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是从各自立场吸收对方思想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5日是著名的鄂籍赴台教育家、政论家、哲学家殷海光诞辰的日子,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法学系和湖北省团风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及大陆赴台知识分子--纪念殷海光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6.
西化派的伦理思潮主要表现在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西文化讨论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胡适、吴稚晖、陈序经等人。他们以整体性反传统和整体性西化为思想基础,对中国传统习俗、文化以及道德价值理念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宣扬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并提出了注重感性的伦理观,构成了与早期现代新儒学、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殷海光是逻辑学大师金岳霖早年的学生,当时,殷海光的家境很贫寒,金岳霖一直在学习和生活上资助他。后来殷海光去了台湾,成了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对金岳霖非常感激,经常提及金岳霖早年对他的帮助,临终之际都念念不忘。海峡两岸交往正常化以后,台北中华电视台记者来到北京采访了80多岁的金岳霖教授,询问他关于殷海光的事,金岳霖教授说:“我太老了,教过的学生很多,记不得了。”  相似文献   

8.
成庆 《政治思想史》2012,(3):192-195
早年服膺于救国救民的殷海光,去台后开始批评"五四"前辈们的思想学术肤浅不力。当时林毓生先生初出国门,与殷海光先生隔海问学,信中对五四一代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颇多臧否之词:"自五四以来像他这种只会‘眼到、手到、脚到’,内心深处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的人,怎么会领袖群伦数十年?傅孟真以霸才闻,又怎么会居然被他罩住一辈子?"  相似文献   

9.
隋文涛 《文教资料》2009,(33):102-103
中国近代的思想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思想界始终处于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的激烈争辩中。正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成为了反西化思潮的一簇萌芽。在诸多的文化保守主义流派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作者通过对比分析阐述《青鹤》与国粹派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
早年服膺于救国救民的殷海光,去台后开始批评“五四”前辈们的思想学术肤浅不力。当时林毓生先生初出国门,与殷海光先生隔海问学,信中对五四一代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颇多臧否之词:“自五四以来像他这种只会‘眼到、手到、脚到’,内心深处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的人,怎么会领袖群伦数十年?傅孟真以霸才闻,又怎么会居然被他罩住一辈子?”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自由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的殷光海,对个人主义是情感上认同、理智上服膺,从而形成了比较丰富的言述。殷海光对个人主义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规范个人主义中的政治个人主义上,在政治个人主义方面,殷海光明确认定国家是一个法治联合体,各个个体是国家的真实主体,各个个体的交互关系组成国家,故而也可以说国家是一个关系丛。作为个人主义者的殷海光对中国传统社会持一种较为严厉的批评态度,该现象的实质是纯正的个人主义者和非个人主义社会之间的紧张与对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学的学脉:吕思勉与钱宾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 大体有两大说史系统。一是顺着说,也就是顺着中国历史自身发展的逻辑说中国历史,究明真相,进矣哉,阐明其自有之文化动源。一是横入说,即以西方的种种工场、主义、思想、观点,横插进来,说中国历史。其胜义,或可提供一种诠解。其劣义,则在套解、图解。 说史的史家,可谓如林似云。而评说这些如林似云的史学人物,我这里介绍两付眼光。一付是香港中文大学许冠三的《新史学九十年1900——》。许是胡适弟子殷海光的学生,许书可说是新文化运动的眼光,或“中国自由主义”的眼光。推崇许书者甚众,我看有些问题。其书虽标榜“超越宗派门户,力求录实传信”,列史家六派十六人,不仅他自己“当仁不让”,而且连没有一本正式史著的逻辑学家殷海光只因是他的老师也专列一节,可史学著作等身的吕思勉,钱穆却  相似文献   

13.
麦金泰尔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存在道德危机,他通过追寻西方历史中的美德传统,指出当代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道德思想的缺陷,主张用传统的美德伦理取代自由主义的规范伦理。这对于变革中打破了旧有价值体系却没有相应的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的中国来说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49年底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知识分子进行大规模思想改造.新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冯友兰,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西化派艰难的历史文化选择中徘徊.建国初期,他积极参加土地改革的劳动学习,实现了从排斥马克思主义到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5.
当唯我独尊的天朝千年迷梦破碎之后,中华民族的危机渐次呈露为根本上的民族文化的危机。而大一统的文化秩序的崩解所导致的便是汹涌庞杂的百家思潮。客观言之,诸种思潮的兴起,其理论归趋大都指向中国文化之复兴与重建,乃至欲以此为基点,寻求和确立中国现代化的文化理据与运作规模。这其中,以“五四”以来的自由主义西化派、文化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个体本位为文化基因的"自由"概念来自西方,却与殷海光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个性暗合,因而成就了他最近乎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观."志道之士"的历史使命又决定了殷海光个体本位自由观"分裂"与"两难"的本土命运."自由思想者"与"志道之士"两难取舍的背后,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生存之道的冲突与较量.殷海光以生命为代价向世人昭示的,与其说是西方自由理念,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的质疑,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7.
殷海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是台湾现代逻辑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是殷海光的代表作,它对逻辑的本质,逻辑的功能等作了富有新意的阐发。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与殷海光之间的断交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一桩重大公案,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自由主义者与新儒家之间的大论战,关联到众多学术人物与学派,尤其是与中国当代思想史以及现实社会的历史进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文章以大量翔实史料为基础,对这桩学术公案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地考察与论述,回顾与反省了中国当代两大学派:自由主义与新儒家之间在思想上从交往互动到对立、冲突与论战,再到对立、冲突消解而趋于一致的历史和前景;指出:“‘一个继承五四自由主义传统,而不受五四反传统思想所囿的新时代的到临。’是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者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9.
殷海光早年就以“五四”为旗帜,极力的提倡科学、民主与自由,揭露中国传统的缺陷,进行着激烈且全面的反传统。殷海光晚年对五四运动、五四反传统现象都有了理论上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与殷海光——兼论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宗三与殷海光之间的断交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一桩重大公案,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自由主义者与新儒家之间的大论战,关联到众多学术人物与学派,尤其是与中国当代思想史以及现实社会的历史进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文章以大量翔实史料为基础,对这桩学术公案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地考察与论述,回顾与反省了中国当代两大学派:自由主义与新儒家之间在思想上从交往互动到对立、冲突与论战,再到对立、冲突消解而趋于一致的历史和前景;指出:“‘一个继承五四自由主义传统,而不受五四反传统思想所囿的新时代的到临。’是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者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