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现代化新局面,是对毛泽东的两个继承和两个超越。关于继承,一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历史前提的继承;二是邓小平对毛泽东初步探索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关于超越,一是邓小平以改革开放作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对毛泽东用阶级斗争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超越;二是邓小平设计“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波浪式”的现代化运行模式,是对毛泽东的“赶超”战略和均衡运行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实现现代化构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现代化路径、整体目标、发展战略和战略步骤的探索与选择,开启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进行了积极探索,体现为历史、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统一。历史维度上,毛泽东对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决条件、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作出精准判断;实践维度上,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作出系统规划,形成了以工业现代化为核心、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科技文化现代化为智力支持、国防现代化为重要保障的总布局;价值维度上,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分步走战略等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鹏森、王先俊、张奇才教授主编,姚宏志、章征科、余君、解莉、彭样睿、唐晓菁、张红、季良佼参与撰稿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战略》,今年4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250千字,全面研究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战略问题,包括晚清政府的现代化战略思路,民国时期的现代化战略问题,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探索,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谋划,江泽民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最终体系的形成,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历史演进,从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考察,以人为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就是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和动力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动力来源等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所作的艰辛理论探索,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对农业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及毛泽东在制度、技术、农业生产条件组织农业劳动力就业等层面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战略构想-农业社会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的核心,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贡献在于:创造了中国开展现代化的前提,提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选择了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探索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韩振峰 《天中学刊》2003,18(1):10-13
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领导的核心,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提出和解决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制度选择、目标设计、基本原则、战略方针、依靠力量和战略步骤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实质上就是一个追赶并超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探索中,毛泽东形成了“赶超型”的现代化思想,提出了包括现代化赶超的目标、内容、时间步骤、方式等在内的一整套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成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面对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就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系统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他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走自己道路的现代化,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现实基础的现代化。提出了对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模式——探索的“新经济政策”,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途径——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步骤——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对中国现代化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现代化必须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即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自身现代化。今天重温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现代化的构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表述,毛泽东同志“分三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与邓小平“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虽处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探索、继承、发展的关系。没有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早期探索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就不会有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探索的开始和丰硕的成果。但与毛泽东的赶超战略相比,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更加实事求是,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从正确认识中国建设的历史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初步设计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超常规发展战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对我国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而邓小平则对他的现代化构想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主要在现代化的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发展路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教育战略观严子琪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的教育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面向ZI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总体布局的重要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和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实质上就是一个追赶并超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探索中,毛泽东形成了"赶超型"的现代化思想,提出了包括现代化赶超的目标、内容、时间步骤、方式等在内的一整套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成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读《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默明哲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一个伟大的名字──毛泽东,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作了什么样的贡献?取得了哪些成就?他的现代化思想有些什么特点?以往少有系统的、研究性的专著。北京大学哲学系张文儒教授主编的《毛泽东与中国现...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毛泽东一生奋斗的重要目标。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深刻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和战略构想,提出要实现并保护农民的利益等。当然,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即带有民粹主义的色彩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源泉,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目标、战略步骤、动力源、依靠力量等重要思想,并创造性地进行了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勾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的过程中,鉴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特别是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经济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优先,农轻重综合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案例。首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毛泽东阐述了农业对工业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其次,经济发展历来就有不同的模式,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经济落后的大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增长,农轻重综合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为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捷径,而且超越了发展经济学家的论争;其三,毛泽东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试图走出一条超越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道路:人民公社和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