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尊重"童心"为基础。教师应该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  相似文献   

2.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肥沃土壤"。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实践活动,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大胆开放文本,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呵护学生的心灵之花,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尊重"童心"为基础.教师应该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相似文献   

4.
李春华 《考试周刊》2009,(36):66-67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呢?可以从课文解读、写作教学、课外阅读、活动实践这四个方面去关注。使学生们在学习,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道德情感,树立道德规范,深化道德行为,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注重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笔者尝试在《陋室铭》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这些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语文走进师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建设,工具性应充分关注学科的基础性作用,二者的统一需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得",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习得",学得知识,习得能力,学、习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口语交际教学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协同发展的同时,对他们健康的情感、恰当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胡忠国 《快乐阅读》2011,(18):61-62
教育的核心是"育",这不仅是我国古代关于教育的要义,也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多关注学生们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真正的去关注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要让课堂成为一潭"活水",令教学富有人性,使学生"乐学"而有效,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就必须发挥它的应有之义——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抓手。那么,作为教学组织者和主导者的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心灵插上腾飞的翅膀,应该让激情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应该能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迁移到语文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应给学生带走什么?本文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提出语文课堂在研究如何教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什么的问题,努力构造本位课堂,让语文成为学生带得走的工具;构筑文化课堂,让阅读成为学生带得走的能力;构建童真课堂,让语文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相似文献   

11.
<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突显语文学科特点,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人"的发展,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第一是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二者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人文熏陶。第二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性和根本性,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应该最终落脚在实现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发展上。第三点  相似文献   

12.
叶利萍 《教育》2008,(5):56-56
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让学生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义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应用生命去经营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启迪智慧、陶冶性灵,以大师为范、借经典为媒,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基础,使学生也能享受语文的快乐,获得智慧的硕果。即在关注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语文的人文解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注重工具性,"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应该说,在一段时间里,这样做对于强化语言的基础工具性有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强化训练"和"应试教育"一拍即合,并集合在"应试"的大旗下,使"训练"变成了脱离人文精神的纯技能训练.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在目标清晰、过程严密、层次分明的课堂训练中日渐失落了形象思维,失落了人文精神.阅读教学不仅未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而且离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作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构想。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当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的感受是:语文课应该要倾情、倾心,读文章的感受,生命的感悟,心中的那一份情怀,要传递给学生,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心底的情丝,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白,童心、童趣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尤其是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为学生的心理“把脉”,指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惘.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绿化我们的校园,净化社会风气,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如何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乐学并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主要的不是解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程度,虽然这些东西也很重要,主要的还是要唤醒学生内心的那种生命意识,让他们的心灵和现实社会人生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师更应该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数学教学语言应富有情感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说,情感会左右学生的理智,一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情感所决定。因此,教师应善用教学语言,对学生"以情动人",才会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激发  相似文献   

20.
刘鹏 《考试周刊》2014,(52):159-160
教育是最接近心灵的接触,是通向学生心灵的道路,教育也最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动。感动是前进的动力,在感动中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获得启发、感悟与提高。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心生"感动",并在"感动"中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