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研究综述胡正豪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建国以后,这一理论经过了从认识到实践,又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长期...  相似文献   

2.
’97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新进展○薛民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理论界,特别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997年,这一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研究者依据丰富的文献史料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实践历程进行了深入考察;结合今天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将研究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层面,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两次加速,这不能仅仅用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态来解释。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的实施对这一加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力图解决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来龙去脉是研究这一理论最基本的依据。笔者拟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之发展历程,把它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发展之最高成果、再逐步降温以至最终放弃和中断等四个阶段,以此来把握毛泽东向社会主义转变思想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党的既定目标。在转变的方向问题上,党内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何时向社会主义转变、如何转变的问题上却存在分歧和争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应当在充分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发挥积极因素,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后,再逐步稳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也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踏踏实实地进行经济建设,不能做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盲目之举。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是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就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然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起点是什么?历来有三种提法:一日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一般的提法,并未反映中国开始过渡时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特点,容易滋长脱离国情的“左”倾教条主义情绪。二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这固然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但未表达其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的过程。三日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应当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提法。因为它既反映了中国革命赖以进行的特殊社会形  相似文献   

8.
王玲 《历史教学问题》2004,(6):74-76,1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时序上是递进衔接的两个社会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独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它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它的前身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的后身则是社会主义 (严格地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就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其关联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从本质上看 ,毫无疑问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本质的不同 ,或者说在本质上是有巨大差异的。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只是有量的发展 ,而且由量的发展引起了质的变化。因此…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毛泽东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的主张,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的路线,从而改变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0.
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过早地放弃了这一理论,使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昙花一现。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留下了诸多遗憾。笔者着重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就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毛泽东过早地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回归”三方面。对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年间,我国通过和平的方式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又一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在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在思想上超越自我,实现了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突破;接着又在实践中超越前人,找到了一条和平赎买的新途径,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即建国后的头七年,我国社会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对于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和干部队伍中长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一种观点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再一种观点认为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李乃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站。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及其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必然走上社...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 ,毛泽东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的主张 ,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的路线 ,从而改变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后,刘少奇对于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从刘少奇与毛泽东比较研究角度,对于他们于建国前后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思之异同做一探讨,以进一步认识刘少奇思想及其特色,并试析一下中国怎样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刘少奇由最初的不同思想转而与毛泽东达成共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纵向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在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继承发展说”;二是横向研究,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为横切面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由多种动力共同推动的,形成“合力说”;三是系统研究,将前两种研究合二为一,认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形成“系统动力说”。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这一部分中,采用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提法。我认为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革命性质的转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二是社会性质的转变,即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无论从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可以概括为三步:第一步,经由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权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乃是共产党赖以实现革命转变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第二步,制定并实践“一化三改”总路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新鲜经验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三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过渡时期时间虽短,但涉及到的内容不少,还有一些比较难掌握的概念。要复习好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首先把握好过渡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过渡时期的含义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时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从1949年到1956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业和手工业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过渡时期又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  相似文献   

20.
1 选择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由此方向自然过渡到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这是建国初期执政党的大思路。对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有如下阐释: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而其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这种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