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汉魏以来的七言佛偈的译入,尤其是东晋南朝大量七言佛偈的传译,为七言偈颂式诗歌提供了“通体七言”和“两句两句衔接贯连”的结构形式,加之与本时期中土四言及五言诗“隔句押韵”方法的长期共同作用,为梁代作家如萧绎、庾信、刘孝威等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成熟的七言诗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奠定了七言诗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刘霏 《文教资料》2006,(15):152-153
本文旨在从句子结构、连贯、特定词的含义、作者意图等方面对《葛底斯堡演说》的三个中译本中长句翻译进行比较。对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是一种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较句在汉语中多以"比"字句的形式出现。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语际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编码—传递—解码"这一过程,而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语用现象。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从语义、语用及译本对比三个方面,对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中的比较句进行对比分析。在句式结构上,将《罗生门》中的比较句归纳为四种类型。在语义层面上,主要对比较句的语义范畴平比、差比、极比进行了阐述。在对比分析层面,可以发现各个译本对于原句的翻译有相似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影响佛经的传世因素很多,其中,佛经译者对译介方式的选择对译本传世存在影响.以《金刚经》为例,敦煌写本《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译本.本文从特点分析着手,对比了部分罗什本和玄奘本,结合罗什的中道思想,对罗什本《金刚经》的译者宣教倾向进行研究,发现《金刚经》罗什译本的流传原因,从译者角度来看,取决于译者的翻译手段和宣教思想,是属于译者的主体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护国三宝偈》夏、汉、藏三种文字的文本进行了对勘研究,指出西夏文和汉文九字本当是由藏文同步译出,且翻译时夏、汉两本之间互有参考,西夏文七字本则是在九字本的基础之上缩减而成。按照西夏的度僧考试以语言分科的习惯,论文推测党项、吐蕃童行以党项语念诵该偈的西夏文九字本《守护大千国吉祥颂》,而汉人童行以汉语念诵其相应的汉文九字本《护国三宝偈》。不过,汉文九字本对个别常见藏文词汇的处理出现了失当,给人的感觉是汉译者的翻译或佛学水平可能不是太高。  相似文献   

6.
《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为语言材料的翻译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1)句尾助词“了”并非“体”的标志;(2)在“状态的变化”解释不充分的语境中,必须考虑句尾助词“了”前的谓词的时间特征。谓词的起始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具有“开始”意义的词进行显性翻译;终结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完成体表达;(3)在对句尾助词“了”的“状态的变化”阐释中可以发现译者选用“now”等词汇手段,通过前后的对比突出状态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9.
训释中华书局本《五灯会元》马鸣尊者偈有三点需要注意:"隐显"的主体是"心性"或"法身";"取"是佛学专有名词,其含义是"执取";"离"的含义是"舍"。该偈颂合适的解释应为:心性、法身无论隐显,皆是一法;明暗虽二,原本不二;现在我传授明心见性的微妙法门,你们对此法门不可执着追求亦不可舍弃。  相似文献   

10.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过,翻译三难:曰信、曰达、曰雅。其实,单是一个"信",要落实好亦殊为不易。笔者以为,高考文言翻译考查的着眼点也大多集中于此。而影响"信"的几大要素,归纳起来,多为一字三词四句式。其实,考生做翻译题丢分,并不是整句都不懂,而往往是句中的某些关键字词弄不明白,由此导致整句理解错误。一字三词四句式.就是理解句子的关节点.也常常是文言翻译题的得分点。所谓一字,是指通假字;三词是指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四句式是指高考大纲明示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省略句。落实好了这些,也就踩中了得分点。下面  相似文献   

11.
元末明初,江南地区为汉地佛教中心,法门兴盛,人才济济。名僧大德普遍淹通佛儒,与士大夫阶层有着广泛交往和密切的联系,是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出于稳固明王朝统治和安定社会秩序的政治需要,明太祖重视对江南佛教上层的结纳与笼络,名僧大德普受征召,并择拔"通儒僧"出仕,径为所用。然而,在明太祖竭力强化专制统治的背景下,江南佛教上层累受各种"党狱"之祸的株连,政治压抑和迫害的阴霾常常笼罩在这些人的头上。经历了洪武一朝,江南佛教人才迅速凋零,僧团萎靡,江南佛教上层作为一股有影响的社会力量由此而消散。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崇祯版、乾隆版、光绪版《九华山志》为主要文献,参考陈岩《九华诗集》原注、陈蔚《九华纪胜》等资料,考察与整理九华山唐宋时期二十余位高僧的历史记录,略显唐宋时期九华山之高僧及其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天台集》是有关天台山的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送别诗在该总集中占有较突出的比例。从《天台集》所收送别诗可以看出天台山文化在唐宋时期的主要传播者是帝王、僧道和文人,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帝王提倡、僧道游方、文人与僧道交游、文人游览,正是这四种传播方式的合力推动天台山文化走向繁荣。因此,以传播学的角度观之,《天台集》所收送别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天台山文化在唐宋时期的发展与传播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圆寂作为高僧之实践行为和佛教的核心概念,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生死观互通相融又有其独到之处。作为僧传文学代表作的《高僧传》,不仅详尽描述了高僧圆寂之诸多情状:或预知生死、坦然接受;或突现异象、天降神物;或以身布施、宣扬佛理。这些描述从心理、形式、内容诸多方面美化和神圣化了死亡这一必然现象,也为死亡这一命题的多样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面对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大局,一百余年来九华山佛教界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高僧,如月霞、心坚、白圣、义方、仁德等人,他们兴办僧伽教育,重光佛教道场,推动了九华山佛教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雪窦禅"因雪窦寺及其住持僧而确立,屡见于唐宋以后的诗歌作品。先后弘法于雪窦寺的著名僧人,自唐至清代不乏人。声名最著者当为永明延寿和雪窦重显,而"雪窦禅"却主要与雪窦重显有关。"雪窦禅"为僧人和文人所共参,而在文人的诗里,雪窦禅的内涵已被泛化为参禅悟道和回归自然两个层面的意义,遂成为文人修心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7.
六朝文人接受佛教,不仅表现在思想观念与语言文辞上,他们还非常重视佛教实践活动,这在永明文人集团内表现得尤为突出。永明文人佛教实践之活动方式主要表现为交游名僧、参与佛事、践行教义和辩护佛理。而佛教实践活动的广泛参与,成为佛教影响永明文人之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济公在南宋只是一个凡僧,其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被赋予了神异色彩,到清代演变成神通广大的知觉罗汉。记载济公事迹的文本,也经历了铭文、话本、章回小说的演变。济公一身兼具多重性格特征,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异僧”形象,几乎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影子。本文试从济公小说的演变和济公形象两方面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巴蜀始于后汉,净土僧侣传播其宗诸经,则时代较后.本文所考论者即净土历史文化及弥勒信仰入蜀之途径,传法高僧弘扬该宗之历程,嘉州大佛弥勒文化之影响.弥勒文化慈善济世,普爱博施的宗风经累世传承,形成了对社会民众受灾莫不广施赈救的优良传统.这种赈灾救难精神为后世的慈善事业开乎先路,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0.
元代统治者采取优容的宗教政策,使诸宗教得以广泛地传播与发展。在那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出身于答失蛮(穆斯林)之家的萨都剌,与佛教的禅宗、律宗和藏传佛教等名僧及道教的正一派、茅山派等名道士频繁交游酬唱,其中不乏富有诗名的释道名流。其倡和诗章不仅是宗教人士与文士阶层之间交往互动结成密切友谊的颂歌,也是释道二教历史和文化的艺术反映。与此同时,萨都剌在亲密接触僧道的过程中不免受到浸染,其人生志趣和诗歌创作也表现出禅思和道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