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抓手,能够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重要支持。加快学分银行建设是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学员注册、组织架构、学分管理、学分转换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试行与实践,也遇到了发展中的问题。制定标准,开发平台是推进省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和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自学考试如何借助改革试验的东风,探寻内源发展与改革需求,对新时期的自学考试发展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学分银行的本质特征出发,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自学考试在学分银行建设体系中优势和困惑,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解决难点、适合自学考试发展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成人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征,本文研究内容是在高校的层面创建"学分银行"的培养模式,以学分积累为基础,创建"学分银行"的机制,承认学生与专业有关的多种的学习成果,开放教学资源方法,设置功能强大的管理平台及建设适合"学分银行"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洁 《教师》2021,(8):112-113
推进"学分银行"建设不仅满足了"四新"背景下对优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当前职业教育体系规模进一步拓展对更加灵活统合的教育管理模式的需求,但现阶段"学分银行"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学分银行"社会认可度不高和通算系统构建迟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设策略,以期实现资源互享、课程互通、学分互队,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福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背景和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福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初步构想,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介绍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背景、定位、基本功能、特点以及运行方式,展示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运行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简要分析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构建与运行面临的困境,以期为国内各省市建设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融通,提供一个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社会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设立"学分银行",同时这一举措也是远程教育未来发展以及改革的主要方向。实施教育"学分银行",要求有关部门以及实施者准确把握其内涵以及其特有的性质,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教育资源共享不足、选课制度难以普及以及学分的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要做到不逃避不拖延,正视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提高数据整理分析、开展软件资源开发以及平台建设活动,为"学分银行"的实施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时期的学分银行制度发展导向,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适应国情,对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更强大的效能。在需求逻辑上,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以跨区域的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满足了区域就业、教育与治理层面的发展需要。在动力逻辑上,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以一致的远景目标,打破了不同主体在合力协同上的要素融通需要,构成了内外并济的跨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管理动力体系。在实践逻辑上,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需要遵循统一目标确定、协同治理机构建设、区域性共享平台建设、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与学习成果认证共同体建设的发展路径,稳步推进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周晶晶、孙耀庭、慈龙玉在《开放教育研究》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并从协同治理的视角提出了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新的思维方式。首先,作者认为学分银行实践的多样性主要在于人们对学分银行概念及功能的认识未达成一致。不同学者从层次、功能、属性这三个层面对学分银行进行概念及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学分银行建设作为实现终身学习重要举措之一显得日益重要.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开展有效有序的学分银行建设更是成为了我国时下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采用“6W分析方法”对国际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并重点对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核心内容,即学习成果认证的层级指标和规则,学分积累与转换的规则和工具,以及学分银行运营及组织架构的典型实践及研究予以剖析,研究不同层面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推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慧川  陈炜 《教书育人》2012,(12):50-51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及特征"学分银行"概念源自韩国。韩国于1995年开始学分银行体系建设,1997年在全球率先实施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具有银行的基本功能,如存储功能、汇兑功能,但并非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银行,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银行概念在教育学领域的移植。学分银行是模拟或借鉴银行运行的模式对学分进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开启了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索实践.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建立起面向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国内学分银行建设虽然吸收了国外的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我国学分银行的总体发展实际情况判断,目前仍处在探索建设的萌芽阶段,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国内外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研究,提出基于"框架+认证+学分银行"模式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学分银行的优化建设提供可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论述青海省建立学分银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学分银行的创新点及优势,并对青海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做了一些构思,以推动青海省终身教育体系的搭建。  相似文献   

14.
"学分银行"制度是目前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重要的方法,建立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构建"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系统,保证建设质量,提高"学分银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学习银行"的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吸取别国的成功经验,反思别国的不足之外,将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学分银行",加强科学的预见性。本文试图分析研究韩国"学分银行"的负向功能,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学分银行",并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16.
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任务与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一套新的学业管理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制度详细规定了学生拓展创新学分的组成、认定机构及职责、学分转换的机制、学分认定的标准、学分认定的流程、学分银行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厉毅 《教育与职业》2021,994(18):68-74
长三角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对于学习成果的跨省域学分互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和不同类型学分银行对接提供样本.从共同体理论的视角出发,文章指出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具有共同地域背景、共同发展前景和共同社会愿景下的一体化建设应然需求,认为在推进模式、制度建设、标准体系和业务开展方面存在实然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了长三角学分银行一体化的行动路径:架构塔尖学分银行共同体,打造学习成果认证共同体,赋能学分转换标准共同体,建设跨域数据交换共同体,构筑学习成果转换共同体,最终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必然、实然与应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个重大事项。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在必然性上,其能够满足学习者自我成长的价值需求、满足学习者技能提升的工具需求、满足学习者应对变革的过程需求。而当前我国的学分银行主要类型为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及其联盟学分银行,企业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等,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法无所依、相互割裂、体系性欠缺等缺陷,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建设学分银行,国家要充分授权资质并成立专门运行机构,统一制定标准体系,扩大学习成果的认证范围并保证学习成果的兑换,建立完善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黄欣、赵华在《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中撰文,阐述了学分银行立法在国际上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并对学分银行的立法与运作内容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还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  相似文献   

20.
"学分银行"制度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对学分进行存储、转换与兑换的教育管理机制。作者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定位,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