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更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完成全面育人的根本任务,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论述了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系,重点介绍了通识教育在我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具体应用探索,明确了通识教育应该贯穿、融合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念,为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2.
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也称博雅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与通融识见。文学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发挥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辅助专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产物,而恰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具有必然性、紧迫性和特殊性。当前条件下,应理念先行,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理念;针对问题,开展"补救性"通识教育;循序渐进,不断拓展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灵活多样,采取多种途径实施通识教育,逐步实现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应用型高校中通识教育的广博性、多元性和统整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商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重较大、必修课的构成趋同、选修课的构成和修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的特点,存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自主设置权过窄、特色发挥不足,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过小,与商科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吻合度不够、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商科人才的素质、学校的特色和传统,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等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香港高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其中通识教育功不可没。香港高校坚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培养理念,通识教育与德育融会贯通,利用通识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熏陶,对香港市民素质提升乃至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念下,研究应用型本科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本科必须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立足行业标准,坚持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育为主线,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性、通过项目教学法,重视企业实践课程形成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的,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就"通专融合"理念下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看法和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徐晓艳 《考试周刊》2014,(62):83-84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大学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专业技能,更是注重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体现通识教育,从教学和育人两方面探讨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遭遇的困境根源在于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通识教育的内涵包括了理念、制度与课程三个维度。全人教育的一些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是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福建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所存在的问题,界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概念,在运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分析通专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闽江学院中美本科为例,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爱恩英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及立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促进福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随着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识教育开始被引入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来。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定位,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要培养具有就业优势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必须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以"平台+柔性模块"的形式构建地方高校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平台、实践创新平台,在各平台之下设置相应的柔性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辅之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期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大学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许多高校内推广应用。国内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几年来,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不少困难。笔者就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重要性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对其理念的误解及引入较晚等原因,我国大陆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得比较缓慢,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课题对于通识教育在上海部分高校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并归纳出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后,对于通识教育在上海高校第二课堂中的开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高职高专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主要包括树立全新通识教育理念、确保通识教育应有地位、强化通识课程科学设置、创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测评体系、提升通识教育教学效率等。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从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求、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人文类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以此优化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高校教育在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培养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日益显现的不足,本文立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开展对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理念在西方教育中由来已久,作为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我国高校也相继开展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视域下,英语教学可以更多地注入文化教学。在进行通识教育的同时,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部分问题,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胡萍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116-117
交际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急需提高的综合素质之一,在通识教育中的培养却普遍较为缺乏。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符合通识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符合通识教育"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且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具有其教育发展的充分缘由。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