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教育伦理是教育活动中以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教师德性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伦理,体现了当代教育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品性和道德修养,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伦理的自觉践行。在师德教育中,面临着教育目标道德缺失、教育过程道德失落、师生关系道德旁落等问题。为此,应通过道德教化、道德评价、道德激励等方式,将教育伦理内化为教师德性,以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2.
师德建设的前提是对教师道德的认识,教师道德概念上的认识模糊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通过对教师和道德在词源上发展变化来对教师道德进行释义,纠正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简称的不正确说法,对教师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在对教师道德重新释义的基础上,阐释教师道德的内涵,进而提出师德建设目标要自我发展与道德发展同步、师德建设内容要个体道德与专业道德兼顾、师德建设方法要主体反思与团体互助结合和师德建设途径要规范制约与职场实践并重的主张,视师德建设为教师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与诠释,师德建设不是对教师道德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传统道德说教与榜样示范式的师德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难以起到激励教师、引导教师的积极作用。当前开展师德建设的重点有三:一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培植师德建设的道德根基;二是超越传统师德教育模式,实现师德教育理论创新;三是以教师专业伦理精神重构师德规范,以行业自律带动教师个人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4.
国家的兴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決于教师。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一职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她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更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教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人性的灯塔”,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所谓育人者必先以行为示范,为人师表,表明作为育人工作者首先要有的高尚操守和职业道德。“师德”既包括了狭义的忠于教育,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尽教书育人之责,也涵盖了更广范围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等都是前人对师道、师责的探寻所得并尽力恪守的为师之道。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当代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当代教师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筑和谐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代教育中,我们又重新审视了“师德”一词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地完善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并为之努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构成因素,其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本文针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念不新,缺乏师德规范的价值认同与内化,实践不力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师生互为教育资源"的师德教育新理念,要从职业特点和生命完善的角度重新对教师道德及其职业规范做出完满的价值认同与内在认定。构建体系,积极落实是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性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师德研究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既具有颇为一致的理论关注与研究焦点,却又展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旨趣与研究进路。两者皆强调通过教师个人内化的美德来实现社会赋予教育的各种道德价值。然而,与我国研究传统不同的是,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研究更侧重于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而且在研究旨趣上着重于促进教师理解教学行为的道德后果,而非固着于教师个人德性的提升。充分拓展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无疑将为我国当代师德研究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师德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和道德要求,更准确的或者更实质性的建设路径应该是学校道德建设,即通过建设道德的学校,实现师德的高水平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本身就是学校道德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学校道德一定程度上就是师德。对于学生来说,其面对的主要是学校道德,而不是简单的教师个体道德的叠加,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师德水平,基本途径和建设内容就是建设道德的学校。教师师德的培养与维护是两个层面,教师的师德培养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具体而漫长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涯中时时维护。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考验了我们的教师,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挑战,即要求提高教师的道德责任意识。教师道德责任感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以往师德教育中泛道德主义教育的失效;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提高教师道德责任感的策略主要有:加强敬业爱岗教育;鼓励教师进行道德反省;培养教师的道德选择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探讨它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师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中居首要地位。“道德可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但知识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德。  相似文献   

10.
罗超 《中学教育》2010,(6):40-44
对师德的神化与物质化评定,导致了师德建设中人性缺失。走向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既是社会道德的价值追寻,也是基于人性与生活的道德本质所呼唤。重塑教师的新形象,制定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让教师主动地建构自身的道德,是师德的真正实质性建设。这为当下的教师培训回归教师教育的本真,增进教育的价值,奠定了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Notwithstanding its obvious educational importance, the idea of an ethics of belief has been little explored by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The notion turns out to be more complex and to involve more difficulties than is usually supposed. Exploring these complexities and difficulties opens up many avenues of philosophical and educational inquiry. These in turn can enrich our reflections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on eth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In particular they alert us to the need for educational theorists to give overdue attention to the intellectual virtues.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从学生角度看多媒体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利因素,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规律,更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辩证地分析,合理地利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加速转型引发了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现代化语境中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个体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功利化与道德化以及教师与同行的关系问题。要在现代化语境中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必须着眼于全局,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伦理—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教育形态变化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经历了白话文革命、科学化的改造、人文精神的回归三个阶段。当代的语文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包括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实现当代语文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包括 :语文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型 ,国外教育理念的范式转换 ,教师个性化教育实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中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把握"因材施教"的内涵并分析这一思想的演进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不仅有历史的借鉴价值,而且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教学是一种与教育现代化紧密相连的新型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具有生命性、社会性、教育性、交往性,决定了网络教学有自身的教学伦理,网络教学伦理的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网络教学伦理应该在网络教学伦理理论建设、网络教学过程优化、网络人际关系改善和网络教学环境设计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学校布局和教育教学体系、终身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变革;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试验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督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学以学生为本观念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学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但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远非是普遍自明的。而要牢固地确立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既须从教育现代化的合理性高度来认识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性,也须从教学的学生、社会、知识三者的关系上来判明学生所处的地位。教育现代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教学的合理性根据;而在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知识的关系上,学生是本体,这是教学面对学生、社会、知识这三者时的本相,体现这一本相、本色化的教学,应是以学生为本的、让学生成为自主活动的主体、“贵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质量观问题不仅是反映当代教育变革的理念问题,更是影响中小学开展有效教学的方向与质量的实践问题。当前实践层面有效教学推进的"虎头蛇尾"现象揭示了长期以来单极取向教学质量观的偏失。重建教学质量观已成为当前提升中小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为此需要实现从单极取向向整合取向的价值目标转变,二者在思维方式与内涵上具有明显不同。构建整合取向的教学质量观,需要遵循观念与行动联动的变革逻辑,同时期待教师以责任担当为根本的专业伦理提升。  相似文献   

20.
卢作孚是近代中国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和独创性的教育思想。教育救国是卢作孚教育思想的核心,普及基础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卢作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为推动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