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到“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在认识上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深化改革的结果。怎样实现这个转变呢?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嗖!”又一颗“流星”飞过。别误会,所谓“流星”就是课堂上往来穿梭的、写有“高级机密”的字条。Oh,不好!一颗“流星”向我飞来了。“解放了!”“终于下课了!”“唉,你们是解放了,可我还得去闯‘死亡之谷’!”这就是那颗“流星”送来的高级机密———老师叫我去办公室。My God!真是晴天霹雳!走出教室,我踏上了这条“死亡之路(教室到办公室)”。嗨,反省一下吧,我到底犯了什么错呢?违反校规了?没有啊!作业没交?不可能呀!到底为什么呢?呀?!难道是考试考砸了?答得还不错呀,该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吧……“啊!”一只足球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到了我…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解读的目标是什么?一些教师将其“一分为二”,即公开课上的个性化解读是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潜能;家常课上的个性化解读则是为了考试。公开课与平时的家常课风格迥异,公开课是为了展示,家常课是为了应试——“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成了逢场作戏的“即兴表演”。由于考试制度改革的滞后,许多教师非常茫然,不知语文课该怎么上了。有人听课就体现“个性化解读”,没人听课则恢复“标准化解读”。阅读教学依然承袭传统,因为这一套对考试非常“管用”,这也许正印证了萨特的“存在即合理”吧!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  相似文献   

4.
如今“枪手”的身影频频出没于各类场所,考试雇“枪手”,听课也雇“枪手”,做毕业论文还雇“枪手”,听起来还真像配套一条龙。每每接近名目繁多的考试时期,高校里面,大街小巷,网络论坛,关于寻找“枪手”的广告比比皆是。究竟是谁“制造”了数量如此之多的“枪手”,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枪手”市场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小林上初二,每到考试期间,总是心情烦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也很差,我们为此急得团团转,他到底怎么了?前几天,我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他得了“应考疲劳综合征”,我一下子慌了。这可咋办?四川内江黄英英考试焦虑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是人面对考试刺激产生的一种过度应激状态;而“应考疲劳综合征”则是特指考生在复习应考阶段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和考试压力大,造成生理机能紊乱和心理情绪紧张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疲劳症状。其主要表现有疲乏困倦、肌体无力、体力下降、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理…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育专家到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去考察,跟一位同学闲聊之中,无意地问及最近学校有些什么考试,他的考试成绩怎么样时,这名同学羞赧地低下了头,怯怯地说:“刚刚考过一回数学,考得不怎么好。”专家在心里估摸着他的成绩,以为平平常常,便小心翼翼地问道:“考及格了没有?”同学说:“是按分数算,还是按名次算呢?”专家有些疑惑:“当然是按分数了,只要满60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高中三年级的女生,在高考前的体育测试中,十分意外地失手了,只拿到勉强及格的分数。回到教室,女孩依然懊恼不已,并对前来安慰她的班主任说:“第一次关键性的考试就失利了,这不是好兆头,只怕高考也会不尽人意。”然而班主任却对她说:“你这是什么话?怎么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我听好几个科任老师说  相似文献   

8.
“笛——笛”,我掏出手机,是女儿发来的短讯:爸,你不漂亮的、个儿不高的又不会吹乎的(这是我对她的评价)女儿经过激烈的竞争,被学生会录取了。这是一;其二今天海报出得不错,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其三,口语考试亦不赖。你开心吗?哈哈,谢谢。你的傻菲。我乐了,这傻“小子”!不是女儿  相似文献   

9.
我的哥哥一直令我佩服。他在家里是个好哥哥,在学校里,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不,他刚刚又被提升为副班长。最近哥哥正准备参加市里的语文知识选拔赛,每天睡得更晚了。在哥哥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我走到哥哥身边,不由感到十分纳闷,哥哥并不是在看书,而是把一些纸条粘贴起来。我奇怪地问:“哥哥,你这是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哥哥不耐烦地说:“小孩子懂什么,快去写作业。”我急切地说:“作业早就写好了,你能不能也教教我这种复习的方法?说不定我期末复习时……”哥哥只好实话实说,他害怕到考试时,有些内容想不起来,就用纸条来应应急。我百思不…  相似文献   

10.
“这次考试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向场外的观众求助。也可以要求我降低考试难度,还可以让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这是“开心辞典”栏目的一个广告词,无心者听了都会一笑了之.它只是个广告,有意者难道不能从中悟出一点什么吗?难道综艺节目趣味多多的考试方式不能为学校考试借鉴点什么吗?难道学校考试都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才能名正言顺吗?那么学生的感受谁来负责?这是我每看一期“开心辞典”都会产生的思索和无奈。  相似文献   

11.
江玲 《家庭与家教》2005,(12):16-17
“为什么昨晚电视又看到那么晚?”“你怎么又在偷偷玩游戏?”“老是丢三落四,你就不能长点记性呀”……您是否有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您是否常常因为他(她)的种种行为发火?上述这些话是否已经成为您的口头禅了?那么您可要小心喽,当责备、批评、埋怨成为交流的高频率话语时,那么你们之间的沟通已经遭遇瓶颈了。平心静气积极倾听“妈妈,这次数学我考了80分……”没等孩子说完,妈妈便暴跳如雷“:才考了80分!你一定没有好好复习……”等到骂完了,孩子才轻轻地说“:这次考试特别难,我考了第三名。”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活场景,试想那孩子下次还…  相似文献   

12.
始于1994年的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从1997年12月份起一直采用了“英译汉”题型。按照“浙江省高等专科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规定,“英译汉”部分主要测试学生词汇和语法综合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能在“英译汉”考题中得高分呢?笔者从考试现状,如何提高“英译汉”水平,“英译汉”应试技巧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英译汉”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定会知道“吴小迪”这个人的名字。你可别小看她,她可算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一休”呢!原来我也对吴小迪挺不服气的,因为每次考试她的分数总比我高,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为难她。一次,常识老师讲:“风是由空气流动而产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听着听着,心生一计!放学后,我对吴小迪说:“小迪,你认为风是否存在?”“风当然是存在的了,这还用问吗?”小迪自信地回答。“既然风是存在的,我想你‘小一休’装点风肯定是没问题的喽!”我得意洋洋地说道。看着她那涨红的脸,我又为难她说:“想必你胸有成竹了,那你明…  相似文献   

14.
甲:你知道什么是“东西”吗?乙:这谁不知道?是指方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太阳落山的一方是西。甲:是这样的吗?那就请你举个例子吧!乙:可以。这条路东西长5千米。这“东西”就是从东到西,指的是走向。甲:不尽然。“东西”在这里固然含有道路走向的意思,但主要是指这条路的距离。乙:噢,原来“东”“西”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后,表示距离。甲:不尽然。乙:那还表示什么呢?甲:表示事物呀!如我们上街买东西。这里的“东西”就表示事物。告诉你吧,“东西”还能表示人呢!乙:这不是骂人吗?你真不是东西。甲:我不是东西,你是东西?乙:我们都不是东西,我…  相似文献   

15.
幽默10则     
作弊“杰姆考试作弊被抓到了,你听说了吗?”“是怎么一回事?”“他考试时,用手伸进衣服里数自己的肋骨。”“那又怎么了?”“那是人体解剖课考试。”  相似文献   

16.
考试时,经常会有中学生遇到“失手”的情况,明明很熟悉的知识、会做的题,但在考场上却记不起来或做错了,事后懊悔不已。不少同学为什么会频频“失手”呢?  相似文献   

17.
高考的完形填空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测试题型,它向来是考生感到最没有把握、最容易失分的大题之一,许多同学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时就惧怕该题,有的人甚至采取了回避或放弃的态度。怎样才能突破高考英语“完形”这一难关呢?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在全国铺开的第一年,对广大考生特别是今年首次实行“3 X”考试的省份的考生来说,“X”充满了未知与困惑。如今“3 X”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更快地适应这种新型考试,在今年的考试中应该着重注意些什么,过来人又是如何迈过“X”这道坎?  相似文献   

19.
我在长期从事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到底什么是考试评估?它是一种实质,还是一种形式呢?这是必须从理论上澄清的。过去“应试教育”对考试的理解,其认识与观念的错误,就在于将“考试”当作实质,不将其视为教  相似文献   

20.
“这次考试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向场外的观众求助,也可以要求我降低考试难度,还可以让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这是“开心辞典”栏目的一个广告词,无心者听了都会一笑了之,它只是个广告,有意者难道不能从中悟出一点什么吗?难道综艺节目趣味多多的考试方式不能为学校考试借鉴点什么吗?难道学校考试都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才能名正言顺吗?那么学生的感受谁来负责?这是我每看一期“开心辞典”都会产生的思索和无奈。作为教师,我很清楚学生对老一套的考试有多么的反感和厌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