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2.
受制于社会转型又有助于实现社会转型的高校继续教育,正沿着"学历取向型—职业取向型—学习取向型"的轨迹嬗变。为保证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沿着这一线路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必须创新:招生体制从"有为"到"无为",培养体制从"有型"到"无型",办学体制从"有墙"到"无墙"。这些改革与创新将为高校继续教育顺利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出现"拇指族",高校校园"拇指文化"流行。短信资费的低廉性,短信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大学生交往欲求的强烈性,手机短信的多样性,共同促成了高校校园"拇指文化"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何应俊 《考试周刊》2011,(82):14-16
所谓"技能型高考",是湖北省2011年在全国首创并推行的一项重要高考改革,即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占70%)、文化考试(占30%)为辅。这一创新性举措搭建了中职生通过技能操作考试升学的"立交桥",也使工人或从事其他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了更公平的上大学机会。  相似文献   

5.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11,(17):30-31
最近常听内地说大学要"去行政化",我想这只是指不要"官本位的体制""不要外行管内行",而不是要铲除大学的行政管理架构。事实上没有透明、合理、高效、公平的行政体制,大学可能会"一塌糊涂"!港科大用20年时间成为亚洲第一,至于"办成世界级大学是否有共通的规律",我想"共性"是有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个性",就是要符合当地、当时的情况,不能照搬照套。当年港科大创校时也没有说要瞄准哪一所大学去学习。然而,找一所合适的著名大学作为自我发展的参考,却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深刻的教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纲要》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这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影响深远。广播电视大学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实际就是向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目标而积极探索的奋斗历程。但是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绝对不是简单的"翻牌",而是一场深刻、复杂的教育变革,不仅要争取解决办学体制、办学自主权等外部制约因素,而且要克服自身在队伍、资源、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还要积极应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强调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这就要求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其他任何管理不可替代的。本文浅析以育人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和谐财务管理思想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应用,实现和谐财务管理思想在财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起着引领学校发展,传承文化成果,润物无声,陶冶情操,提升素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本文以贵州大学为例,论述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出校园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四组关系",同时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五大路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文贤  曾红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6):126+129-126,129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学科的名称加以概括,他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中的"天人二分"思维模式,参照中国"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模式,提出了科学性论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他还提出了"拿来主义"以及"送去主义",反对"西方中心论",推进"文化多元化"的理论,使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文化前进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高校的体制行政化、高校与政府的吏制统一化、高校领导班子的来源行政化、高校组织运行的模式行政化和高校文化生态的"官本位"化等五个方面。这种现象不仅有悖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利于促进高校的个性化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这种行政化现象是由众多原因造成的,从社会文化方面来说,其根源在于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两大方面。高校"去行政化"要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减政放权,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积极弘扬学术自由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系统化、理论化的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高校基础课教师在备课中要"自知之明",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切合学生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到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和而不同哲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生物"、"相成相济"、"无过无不及"是其丰富内容之一。大学制度,宏观上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微观上指一所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现阶段,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应以和而不同哲学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制度建设过程中选择与超越、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移植与整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石军 《教育导刊》2010,(12):19-21
"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简称"中国教育30人论坛",EduTOP30)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所高校的教育学院(学部)共同主办。本次论坛年会邀请了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实业界30位意见领袖,于5月14~15日聚首中山大学怀士堂,畅谈"教育与中国未来"。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们从"走出困惑:中国教育的使命与视野"、"教育改革,为了中华之崛起:教改方向、方法与体制"和"大学之道:走向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主题就教育问题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激扬对话,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中的缺陷制约了当前我国的学术道德建设,部分学者过度讲求"礼",导致高校里学术"伪君子"的出现;过度讲求"入世",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过度服从权威,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消极避世,导致科学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不足。因此,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应当超越传统文人性格缺陷,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包括:发挥高校文化先锋引领作用、增强高校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加强青年教师学术规范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拟议"说指"拟议以成其变化",出自《周易·系辞》,明代中后期的诗文辨体理论多借用这句话来说明文体创造过程当中的体用规律。每一种文类文体都有各自的体制规范,是为"体",明代文学中"体制为先"的文学观念在强调这种体制规范的重要性;而作家在这种体制规范的制约下所创作的具体文体则是"用"。所谓"拟议以成其变化"既强调了"体"的规范性和制约性,又强调了"用"的能动性和变化会通性。这种体用兼顾的诗文辨体理论,超越了七子派与公安派的模拟与创新之争,显得更为圆融和辩证。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学术人"是其职业的理想状态。当前,针对"学术人"在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缺失,应"以人为本",考虑制度与"学术人"的契合度,特别应围绕"学术人"特点进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两个标准",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诗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中,文化与文体构成了两个重要话题,前者涉及文学的"外部规律",后者涉及文学的"内部规律";前者属于"他律",后者属于"自律"。以前者为主导就面对强调社会功能时代体验的文学史;以后者为主导就面对着重诗歌本体艺术传承的文学史。回顾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前者亦即文化因素要比后者亦即文体因素更有影响力,而且总是前者制约了后者的演化道路。正是由于文化观念制约了文体观念的自然演化,才会构成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困境。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天津教育》2014,(10):5-5
体验式教育吹散职业迷茫 近日,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评选工作启动。大学中流传一句话叫作"好女不嫁工科郎",设立该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工科大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据调查,不少大学生坦言自己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很多高校一直强调对学科的研究和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因而不少大学生陷入了"迷茫"。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国别变体,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提升"中国英语"的认知是中国的英语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前提,而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本土文化几乎呈缺失状态。建议从政策导向、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三个层面构建适合"中国英语"发展的高校教学模式,顺应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